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2)
2023(5197)
2022(4711)
2021(4337)
2020(3996)
2019(9433)
2018(9399)
2017(18856)
2016(10411)
2015(11980)
2014(12283)
2013(12384)
2012(11775)
2011(10605)
2010(10754)
2009(10112)
2008(10531)
2007(9651)
2006(8201)
2005(7370)
作者
(31300)
(26416)
(26247)
(25237)
(16757)
(12809)
(12214)
(10249)
(9738)
(9360)
(8854)
(8831)
(8387)
(8342)
(8325)
(8270)
(8244)
(7786)
(7767)
(7633)
(6607)
(6497)
(6415)
(6047)
(5987)
(5960)
(5886)
(5800)
(5314)
(5279)
学科
(46746)
经济(46697)
(32251)
管理(31201)
(27100)
企业(27100)
方法(26437)
数学(24143)
数学方法(23988)
(15841)
(11716)
(11543)
财务(11526)
财务管理(11501)
企业财务(11071)
中国(9666)
(9172)
(8828)
(8542)
贸易(8542)
(8290)
业经(8085)
地方(8042)
农业(7567)
(6802)
银行(6782)
(6735)
金融(6733)
(6680)
(6309)
机构
大学(158414)
学院(156971)
(66663)
经济(65327)
管理(61269)
理学(52880)
理学院(52330)
管理学(51506)
管理学院(51206)
研究(50635)
中国(39440)
(32777)
(32517)
科学(31002)
(27923)
(26664)
财经(26166)
研究所(24045)
中心(24000)
业大(23761)
(23750)
(23145)
农业(22307)
经济学(20932)
北京(20574)
财经大学(19566)
经济学院(19183)
(18701)
师范(18503)
(18396)
基金
项目(100143)
科学(78072)
基金(73077)
研究(71385)
(63295)
国家(62802)
科学基金(53480)
社会(44747)
社会科(42469)
社会科学(42451)
基金项目(39131)
(38775)
自然(35338)
自然科(34493)
自然科学(34479)
自然科学基金(33902)
教育(33360)
(32909)
资助(31018)
编号(29358)
成果(24039)
(23131)
重点(22437)
(20838)
(20370)
科研(19821)
教育部(19779)
课题(19437)
大学(19175)
创新(19106)
期刊
(68954)
经济(68954)
研究(43874)
(28358)
中国(26366)
学报(25000)
(24340)
科学(21834)
管理(19852)
大学(18375)
学学(17455)
(16855)
金融(16855)
农业(15864)
财经(13639)
技术(12842)
教育(12187)
(11508)
经济研究(11204)
业经(10759)
问题(9731)
(8873)
技术经济(8636)
理论(8547)
统计(8510)
财会(8465)
实践(7727)
(7727)
(7723)
(7692)
共检索到224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方阳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大华  
债转股是国企脱困的重大举措, 政策性很强。实施债转股, 必须注重培育和健全股权交易市场, 特别要重视避免道德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贾佳  王蓉  
新一轮债转股的特征是市场化,与上一次债转股实践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新一轮债转股开启的背景下,分析涉及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与博弈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以及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机构这三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同时通过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化水平在新一轮债转股实施中很可能出现政策偏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贾佳  王蓉  
新一轮债转股的特征是市场化,与上一次债转股实践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在新一轮债转股开启的背景下,分析涉及利益主体的行为变化与博弈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以及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机构这三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同时通过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化水平在新一轮债转股实施中很可能出现政策偏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绍德  
通过分析债转股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机 ,指出国有企业的真正问题不是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重 ,而是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资金周转不畅、资金流动阻滞 ,是经营管理和制度的问题 ;分析了国家债转股政策的矛盾性。同时 ,指出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最后 ,分析了企业不良债务产生的根源 ,提出化解银企债务应该坚持两条道路 ,依靠银行按经济规律办事 ,最终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国家退出竞争性领域 ,不与民争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敏  张琳  陈本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辉  
债转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快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的重要举措 ,但债转股的推行又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就债转股的四个方面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 :债转股与资本真实原则 ;债转股与公司治理结构 ;债转股与债权人利益保护 ;债转股与股东平等原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郭晔  
我国债转股的初衷在于解救陷入“危机”之中的银行与企业 ,从中达到“双赢”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性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债转股所带来的效应可能远非想象中的最优 ,债转股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可以说 ,我国债转股处于矛盾的处境之中 ,它一方面化解风险 ,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而风险的产生必有其根源 ,通过较详尽的理论分析 ,本文诠释了债转股风险的生成机理 ,否定“风险源于时机欠佳”的看法 ,指出在已有的现实条件下 ,为债转股本身设计的机制欠妥是风险产生的真正源头。并且据此提出最小化债转股风险的途径 :为债转股设计最优机制安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建  况杰  
债转股实际上是一项对我国金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并对其相关利益进行重新调整的政策 ,它必然引发参与金融资源重新配置的四大利益主体 ,即国家 (政府 )、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争夺稀有的“国有”金融资源而进行一系列的博弈 ,从而在债转股前、债转股中、债转股后形成一系列的博弈关系。通过对参与博弈各方利益的分析 ,为我国完成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有效地管理“国有”金融资源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晰 ,将企业推向市场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关于如何化解已经占GDP160%的国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多建议,但主流意见是"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万亿元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债转股"应该也是老调重弹,方案制定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不想着墨这些被广为聚焦的方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被忽略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