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
- 2023(1585)
- 2022(1340)
- 2021(1331)
- 2020(1134)
- 2019(2463)
- 2018(2387)
- 2017(4867)
- 2016(2648)
- 2015(2876)
- 2014(2725)
- 2013(2705)
- 2012(2665)
- 2011(2238)
- 2010(2287)
- 2009(2184)
- 2008(2406)
- 2007(2057)
- 2006(1870)
- 2005(1804)
- 学科
- 企(11509)
- 企业(11509)
- 业(11381)
- 管理(10583)
- 济(10115)
- 经济(10096)
- 财(7518)
- 务(6639)
- 财务(6635)
- 财务管理(6628)
- 企业财务(6555)
- 方法(6478)
- 数学(6023)
- 数学方法(6008)
- 券(3676)
- 制(3325)
- 家(2751)
- 债(2669)
- 国家(2669)
- 体(2637)
- 外债(2479)
- 债券(2445)
- 公债(2445)
- 体制(2387)
- 家公(2346)
- 融(2014)
- 金融(2014)
- 市场(1825)
- 银(1748)
- 银行(1745)
- 机构
- 大学(38225)
- 学院(37660)
- 济(15363)
- 经济(15094)
- 管理(14936)
- 理学(12809)
- 理学院(12674)
- 管理学(12483)
- 管理学院(12414)
- 研究(11500)
- 财(10866)
- 中国(10332)
- 财经(8348)
- 京(7791)
- 经(7704)
- 财经大学(6495)
- 科学(6237)
- 所(5907)
- 融(5876)
- 金融(5764)
- 中心(5273)
- 北京(5129)
- 江(5062)
- 研究所(5015)
- 商学(4953)
- 商学院(4927)
- 经济学(4799)
- 农(4629)
- 经济学院(4346)
- 业大(4246)
共检索到5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从斌
债转股是银行保全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在政策设计和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及化解银企债务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债转股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营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良好运行环境。
关键词:
债转股 功能缺陷 企业改革 银行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乾志
债转股是银行保全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其在政策设计和化解宏观金融风险及银企债务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债转股对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形成很强的依赖, 而债转股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则取决于国有银行制度的变迁
关键词:
债转股 督导机制 内控机制 投资人结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革平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不良资产来源于国有企业的贷款。这种银企关 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AMC)的所有制形式最有可能是国有的。AMC 的政府职能和行为模式决定其不应具有存续性。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 有的,债转股并没有出现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 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再次提出有其积极意义,但它成功 的关键还在于能否以此为契机,催生出一种国企良性运行的新体制;切实规范企业 治理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革平
由于历史的、政策的或法律的原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不良资产来源于国有企业的贷款。这种银企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AMC) 的所有制形式最有可能是国有的。AMC的政府职能和行为模式决定其不应具有存续性。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都是国有的, 债转股并没有出现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再次提出有其积极意义, 但它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能否以此为契机, 催生出一种国企良性运行的新体制: 切实规范企业治理制度,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维
债转股作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可化解金融风险和推动国企改革。但债转股存在道德风险、投资风险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运作的风险,能否实现预期目的尚存在较大的变数。同时债转股还存在着各种法律缺陷,如规避《银行法》以及与《公司法》有关条款的矛盾等。
关键词:
债转股 风险 法律缺陷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志刚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向推动下,本轮大规模债转股已经扬帆起航。本文比较了本轮债转股与上一轮的差别,认为上一轮的债转股主要是报表重组,而此次债转股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价值重构。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进一步的推进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好政策预期的影响以及银行选择的标的问题。在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第二次大规模债转股重出江湖,成为国有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玉明 鲁海帆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的问题更加突出显示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实施了“债转股”政策。本文讨论四个命题:(1)国有企业是负债比率过高还是收益率过低;(2)“债转股”政策究竟是使国有企业“财务解困”还是“体制解困”;(3)“债转股”政策究竟是转移金融风险还是化解金融风险;(4)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解困,将来谁为资产管理公司解困。本文认为“债转股”政策设计存在功能缺陷与制度依赖。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成功依赖于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兵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导致企业破产 ,也会将银行拖垮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债转股作为一种延缓矛盾和风险爆发时间应急性措施的债务重组手段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此为契机 ,彻底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使企业的产权明晰 ,将企业推向市场 ,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债转股 不良债务 资产管理公司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关于如何化解已经占GDP160%的国内的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多建议,但主流意见是"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万亿元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债转股"应该也是老调重弹,方案制定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不想着墨这些被广为聚焦的方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被忽略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跃进
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解困的改革目标 ,国家先后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承担处理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任务 ,其中包括对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如何完成好这一责任 ,作者认为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孝章
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可以使一些国有企业解除沉重的债务负担 ,尽快扭亏为盈 ,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不能藉此让逃债赖帐之风大行其道 ,它的适应范围和作用亦是有限的。此项改革的根本宗旨 ,是要借助产权调整和资产重组 ,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债转股 国有企业 企业经营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红敏
由于人们在对资本结构的认识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 ,这给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债转股”政策带来不少错误的认识 ,本文从资本结构理论出发 ,探寻“债转股”的基本理论依据 ,从而消除企业界目前对债转股的错误看法 ,使其了解债转股的本质 ,促其抓住机遇 ,改善经营管理 ,使国有企业达到真正脱困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