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6)
- 2023(3311)
- 2022(2922)
- 2021(2868)
- 2020(2439)
- 2019(5435)
- 2018(5298)
- 2017(10986)
- 2016(5768)
- 2015(6487)
- 2014(6444)
- 2013(6385)
- 2012(6084)
- 2011(5453)
- 2010(5368)
- 2009(5066)
- 2008(5487)
- 2007(4946)
- 2006(4618)
- 2005(4457)
- 学科
- 济(21798)
- 经济(21757)
- 业(19165)
- 管理(18518)
- 企(18439)
- 企业(18439)
- 银(15362)
- 银行(15217)
- 制(14008)
- 行(13987)
- 方法(12056)
- 数学(10862)
- 数学方法(10785)
- 财(10098)
- 业务(9321)
- 度(8829)
- 制度(8826)
- 融(8469)
- 金融(8469)
- 务(8376)
- 财务(8370)
- 财务管理(8355)
- 企业财务(8196)
- 银行制(8077)
- 体(5560)
- 体制(5099)
- 中国(4765)
- 业经(4372)
- 地方(4100)
- 券(3922)
- 机构
- 大学(79605)
- 学院(77886)
- 济(33119)
- 经济(32384)
- 管理(31742)
- 中国(28771)
- 理学(26240)
- 理学院(26001)
- 管理学(25703)
- 管理学院(25555)
- 研究(24386)
- 财(20772)
- 银(19980)
- 银行(19123)
- 行(17769)
- 京(16452)
- 财经(15881)
- 经(14567)
- 融(13625)
- 金融(13391)
- 中心(12748)
- 江(12552)
- 科学(12260)
- 财经大学(12256)
- 所(12205)
- 农(11780)
- 州(10822)
- 北京(10595)
- 研究所(10517)
- 人民(10381)
- 基金
- 项目(45527)
- 科学(36439)
- 基金(35398)
- 研究(32485)
- 家(30049)
- 国家(29804)
- 科学基金(26495)
- 社会(21564)
- 社会科(20625)
- 社会科学(20616)
- 基金项目(18575)
- 自然(17877)
- 自然科(17486)
- 自然科学(17481)
- 自然科学基金(17203)
- 省(15897)
- 资助(15430)
- 教育(15076)
- 划(13674)
- 编号(12520)
- 部(10930)
- 成果(10330)
- 教育部(9935)
- 重点(9749)
- 人文(9533)
- 创(9127)
- 性(9105)
- 制(9104)
- 大学(8988)
- 国家社会(8848)
共检索到13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刻不容缓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我国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在启动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能单纯归结为银行,也不能单纯归结为国有企业,而是在于被扭曲了银、企关系,要害是国有企业对专业银行欠下的沉重债务,或者说,专业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斌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以及银行巨大的不良债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鉴于此,本文试图从银行债权转股权这一途径来解开银行与国有企业这一债权债务死结。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债权转股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英辉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此路不通于英辉当前我国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表现为“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贷款)。据粗略统计约占专业银行总资产的五分之一左右。数量如此之大的资金沉淀不仅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使银行业务经营捉襟见肘,步履维艰。为摆脱银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德林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五害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朱德林将银行的“不良债权变股权”的思路,为目前经济、金融和企业界所关注,特别受地方政府所重视。有人将其视为推进银行和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路,有人将其选作银行企业渡过债权债务难关之良策,无论其价值取向如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凤歧 于凤坤
债转股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处理不良资产,还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分析表明,债权转基金将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可行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解决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将它与推进跨地区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但这种兼并不应是政府的“拉郎配”行为,而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可运用现代博弈论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债务折扣机制”,来与兼并企业进行博弈。通过兼并,国有银行、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以及政府当局都可从中获益,因而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不良债权,企业兼并,债务折扣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同时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债转股17年后正式重启。之所以启动债转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突出体现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事件数量激增,为此,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同时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债转股17年后正式重启。之所以启动债转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突出体现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事件数量激增,为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孟波 李顶
对解决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探讨殷孟波,李顶当前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2.4万亿信贷资产存量中,有近4000亿处于“不良”状况,约占16.7%。而在工行系统中,不良债权在信贷资产存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在当今日本,不良债权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拖垮了一家又一家银行。不良债权又如一个深不测底的黑洞,吞噬着各方为解决不良债权而投入的巨资。巨额不良债权已成为日本经济萧条的元凶,也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正因为如此,如何解决日本银行界的不良债权,成为国际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维平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姚维平1.企业的选择问题。银行贷款的债权转股权,既不是将企业所欠银行不良贷款全部转变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也不是无选择地将所有企业所欠不良贷款转变为股权,而是将一部分企业所欠银行的一部分贷款转变为股权。就企业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