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5)
2023(4160)
2022(3343)
2021(3195)
2020(2346)
2019(5299)
2018(5011)
2017(10274)
2016(5296)
2015(5919)
2014(5715)
2013(5475)
2012(5086)
2011(4460)
2010(4467)
2009(4206)
2008(4483)
2007(4176)
2006(3782)
2005(3623)
作者
(13829)
(11479)
(11300)
(11138)
(7402)
(5502)
(5190)
(4505)
(4189)
(4185)
(4023)
(3948)
(3844)
(3758)
(3519)
(3513)
(3433)
(3431)
(3346)
(3018)
(2908)
(2899)
(2746)
(2728)
(2586)
(2584)
(2531)
(2497)
(2362)
(2330)
学科
(16719)
经济(16692)
(15712)
银行(15567)
管理(14833)
(14650)
(14286)
(13023)
企业(13023)
(12845)
业务(9191)
(8727)
金融(8726)
(8611)
制度(8608)
银行制(7928)
(7885)
方法(7711)
数学(6946)
数学方法(6891)
(6295)
财务(6287)
财务管理(6271)
企业财务(6143)
中国(5408)
(4734)
(4643)
业经(4324)
体制(4232)
(3427)
机构
学院(68451)
大学(67585)
(27954)
经济(27272)
中国(26282)
管理(25794)
研究(21158)
理学(20578)
理学院(20405)
管理学(20209)
管理学院(20075)
(19733)
银行(18917)
(18359)
(17575)
(13898)
财经(13776)
(12555)
(12354)
金融(12059)
中心(11494)
(11339)
科学(10725)
(10671)
财经大学(10519)
(10284)
(9819)
人民(9578)
经济学(9135)
北京(9112)
基金
项目(40537)
研究(31937)
科学(31799)
基金(29520)
(24721)
国家(24467)
科学基金(21259)
社会(20451)
社会科(19461)
社会科学(19452)
(15590)
基金项目(15046)
教育(14408)
编号(13437)
(12933)
自然(12628)
自然科(12229)
自然科学(12227)
资助(12130)
自然科学基金(12032)
成果(11279)
(9442)
课题(9141)
(9097)
重点(9006)
(8950)
项目编号(8740)
(8677)
国家社会(8509)
(8495)
期刊
(31594)
经济(31594)
(28122)
金融(28122)
研究(25145)
(16269)
中国(15155)
(10474)
管理(9159)
学报(8474)
科学(8010)
财经(7452)
大学(6943)
学学(6721)
(6214)
教育(6028)
业经(5281)
农业(4917)
理论(4820)
经济研究(4802)
财会(4776)
农村(4748)
(4748)
技术(4420)
实践(4411)
(4411)
会计(3865)
问题(3824)
国际(3780)
农村金融(3467)
共检索到119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凤歧  于凤坤  
债转股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证券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处理不良资产,还主要依靠财政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分析表明,债权转基金将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可行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德华  李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柏霞  
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银行信贷资产沉淀于企业,使得银行正常商业化经营发生困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应本着政府分担、银行让利、企业消化的"三家抬"原则,既要从客观上寻找解决的方法,也要从银行自身加强管理上寻找突破口,以保全银行的信贷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苏静  詹向勇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日益突出,局部地区和领域信贷风险频发、不良贷款反弹加速。开展不良资产债权管理审计,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履行好资产守护人的职责,同时对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少华  
目前,在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约14000亿元不良债权后,整个银行体系还存在大约20000亿元的不良债权,这部分不良债权由于没有政府的支持,不能采取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处理方法,又由于国内法制环境的制约,也不能采取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因而应采取国际资产证券化的方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刻不容缓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我国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在启动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能单纯归结为银行,也不能单纯归结为国有企业,而是在于被扭曲了银、企关系,要害是国有企业对专业银行欠下的沉重债务,或者说,专业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正芳,熊文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亦是困扰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银行业均加大了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债务重组是我国银行业近两年在吸取各国银行化解授信风险,处理不良资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条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锋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处置与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保值增值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难题。对社保基金参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不仅可行而且必要,是实现双赢的措施,进而提出了社保基金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途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经实证研究得出:由于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产生了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转嫁银行损失、冲击货币政策、影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金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发放国企与非国企合作投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增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傅丽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数据来源:Th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