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0)
- 2023(9591)
- 2022(7802)
- 2021(7078)
- 2020(5924)
- 2019(12821)
- 2018(12184)
- 2017(23390)
- 2016(12766)
- 2015(13690)
- 2014(13176)
- 2013(12919)
- 2012(11501)
- 2011(9908)
- 2010(9792)
- 2009(9481)
- 2008(9956)
- 2007(8768)
- 2006(7667)
- 2005(6949)
- 学科
- 企(76394)
- 企业(76394)
- 业(72342)
- 管理(62806)
- 济(52316)
- 经济(52230)
- 方法(27181)
- 财(26543)
- 务(21945)
- 财务(21939)
- 财务管理(21921)
- 业经(21099)
- 企业财务(21003)
- 数学(19690)
- 数学方法(19606)
- 技术(14127)
- 划(13329)
- 制(13071)
- 企业经济(12338)
- 经营(11453)
- 策(11225)
- 和(11097)
- 技术管理(10885)
- 体(10525)
- 农(10490)
- 理论(9951)
- 贸(9912)
- 贸易(9908)
- 易(9731)
- 决策(9631)
- 机构
- 学院(185669)
- 大学(182599)
- 管理(81522)
- 济(78312)
- 经济(77091)
- 理学(71054)
- 理学院(70441)
- 管理学(69772)
- 管理学院(69426)
- 研究(52938)
- 中国(43656)
- 财(40150)
- 京(36196)
- 财经(32070)
- 科学(31167)
- 农(29875)
- 经(29214)
- 业大(28182)
- 江(27287)
- 所(25719)
- 中心(24816)
- 商学(24746)
- 商学院(24543)
- 财经大学(23995)
- 农业(23672)
- 经济学(23442)
- 研究所(23194)
- 北京(21763)
- 经济管理(21630)
- 经济学院(21370)
- 基金
- 项目(125320)
- 科学(100893)
- 基金(95735)
- 研究(86608)
- 家(84479)
- 国家(83686)
- 科学基金(73882)
- 社会(59894)
- 社会科(56987)
- 社会科学(56965)
- 基金项目(51380)
- 自然(49353)
- 省(48729)
- 自然科(48294)
- 自然科学(48278)
- 自然科学基金(47556)
- 划(40261)
- 教育(38513)
- 资助(37419)
- 编号(32103)
- 创(28489)
- 业(28487)
- 部(27751)
- 重点(27578)
- 创新(26510)
- 国家社会(25536)
- 制(24722)
- 科研(24551)
- 发(24520)
- 教育部(24344)
共检索到26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朱晓丹
本文以2003~2013年间存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按长期、短期银行借款分析不同期限结构的银行债权对国企绩效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企银行债权未发挥对绩效正向的治理效应,反而抑制绩效的提升;银行债权对国企绩效的治理效应随着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得到改善;银行债权对国企绩效的影响明显劣于非国企;短期银行债权对国企绩效的治理效应明显弱于长期。椐此,本文提出建议,银行应当加强对国企经营活动的监督,提高其银行借款的利用效率,提升银行债权治理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简泽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银行债权治理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偏好和绩效的影响。把2002年银行信贷部门的改革作为银行债权治理结构外生变化的源泉,我们发现,银行债权治理约束了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规模偏好、花费偏好和平静生活偏好,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症和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显著地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绩效。这些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制度的改革在国有企业里产生了显著的公司治理效应。
关键词:
银行债权治理 管理者偏好 国有企业的绩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景峰
债权的作用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吕景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0871)一、债权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一)Jensen,M.andMeckling,W.(1976)的研究中指出了债务融资具有其维护经营者经营积极性的一面(通过使经营者占有全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英云
强化国有企业银行债权约束的思考杨英云目前,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中,有40%左右的债务无法清偿,高额的不良债权债务,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国家长期注资不足,利税及社会负担沉重、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的表层原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温军 冯根福
本文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视角,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对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结果发现:(1)中国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的提高有助于机构投资者低成本进入企业和国有大股东有效减持股份,显著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国有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国有上市企业的短期绩效和长期价值;(2)股票流动性对竞争性国企和中央国企的公司价值提升作用强于特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以及地方国企。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股权治理 国有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佳林 朱天锐
债权转股权缓解了债务人偿还贷款支付利息的压力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果。但资产管理公司难以行使股东权力 ,“赖帐经济”的产生是“债转股”后面临的深层问题 ,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债转股 赖帐经济 资金利润率 资产负债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真
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与银行债权的保护问题中国银行广东省国际金融研究所黄真一、国企破产、兼并过程中银行债权流失的种种表现1.母体裂变,金蝉脱壳,悬空银行债权。其基本做法是:将原来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核算的小企业,原有的母体企业的资金、资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九九
利用手工搜集的2010~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党委参与治理数据,研究党委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以嵌入董事会和经理层方式参与治理能够起到提高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但党委以嵌入监事会方式参与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在党委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察党委参与治理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后发现,在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对企业绩效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但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党委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志强 徐新宇
本文以国有上市企业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与混改型国有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和控制权参与度均对国有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混改型国有企业中,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和控制权参与度对高度混改型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中度混改型国有企业,对低度混改型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最小;与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相比,民营企业控制权参与度对混改型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即: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大力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改;优化混改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发挥民营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治理效应;保护企业家产权安全,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成天
运用中介投资机构推进国有企业和银行“债权一股权”的转换陈成天“债权一股权”的转换作为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一种思路,已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所认同,但其转换的渠道和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运用中介投资机构推进国有企业和银行“债权一股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昕 谢恩 李瑜
文章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分析了绩效反馈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探讨分析师覆盖与外部董事两类治理机制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2007-2014年中国206家A股上市国有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于社会期望的绩效会减少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低于行业期望的绩效会增加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较高的分析师覆盖会弱化拥有高于社会期望的绩效对研发投入的负作用,但将加强低于社会期望的绩效对研发投入的提升作用;而外部董事比例增加,不能显著的改变高于行业期望的绩效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但将弱化低于行业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分析师覆盖 外部董事 绩效反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陈艳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已经将对企业的绩效与企业的多重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论研究列为这个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部分学者对于企业利益相关群体类别的划分,并归纳提炼出本文所研究的范围。根据国有企业特点,笔者对数据模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并将此作为研究手段。本文为了研究国有企业绩效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48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范本。根据数据模型的研究结果,最终对影响国有企业业绩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排序,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利益群体 企业绩效 多重利益 利益相关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琳 连怡臻
基于2009年和2014年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限制性政策,应用倍差法分别考察这两次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对国有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次国有企业高管限薪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有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均产生负向的影响作用,限薪政策对国有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能力较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能力却较弱。研究结果间接支持了"锦标赛理论"。对样本企业进行行业差异性和企业性质差异性分析,发现限薪政策对不同行业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并且2014年的高管限薪政策对地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比对中央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