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6)
- 2023(17588)
- 2022(14933)
- 2021(13964)
- 2020(11844)
- 2019(27125)
- 2018(26413)
- 2017(51506)
- 2016(27745)
- 2015(30943)
- 2014(30284)
- 2013(30250)
- 2012(27799)
- 2011(24787)
- 2010(24686)
- 2009(23206)
- 2008(23318)
- 2007(20477)
- 2006(18043)
- 2005(16492)
- 学科
- 济(121320)
- 经济(121179)
- 业(105681)
- 管理(96679)
- 企(95140)
- 企业(95140)
- 方法(57286)
- 数学(47291)
- 数学方法(46927)
- 财(39631)
- 农(34457)
- 业经(34286)
- 中国(30788)
- 务(29043)
- 财务(28983)
- 财务管理(28943)
- 企业财务(27633)
- 农业(23836)
- 制(23693)
- 贸(22117)
- 贸易(22104)
- 易(21508)
- 技术(21468)
- 和(20371)
- 地方(20001)
- 划(19516)
- 理论(19500)
- 学(19484)
- 策(18571)
- 体(18062)
- 机构
- 大学(398098)
- 学院(397978)
- 济(171676)
- 经济(168562)
- 管理(164688)
- 理学(142325)
- 理学院(140922)
- 管理学(139064)
- 管理学院(138342)
- 研究(129089)
- 中国(102750)
- 京(84280)
- 财(81404)
- 科学(74426)
- 财经(65231)
- 所(63375)
- 农(60386)
- 经(59621)
- 中心(57737)
- 研究所(56989)
- 江(56595)
- 业大(54967)
- 北京(53547)
- 经济学(52173)
- 财经大学(48669)
- 范(47336)
- 经济学院(47321)
- 农业(47153)
- 师范(46986)
- 院(46672)
- 基金
- 项目(263291)
- 科学(210080)
- 研究(195966)
- 基金(195590)
- 家(168305)
- 国家(166882)
- 科学基金(145755)
- 社会(127889)
- 社会科(121359)
- 社会科学(121328)
- 基金项目(103231)
- 省(99597)
- 自然(92896)
- 自然科(90783)
- 自然科学(90763)
- 自然科学基金(89239)
- 教育(88332)
- 划(83291)
- 资助(80622)
- 编号(78497)
- 成果(62969)
- 部(59935)
- 重点(57799)
- 创(56472)
- 发(55153)
- 国家社会(53480)
- 课题(52579)
- 教育部(52329)
- 创新(52162)
- 人文(51343)
- 期刊
- 济(188151)
- 经济(188151)
- 研究(120375)
- 中国(71909)
- 财(66477)
- 管理(64051)
- 农(55735)
- 学报(55493)
- 科学(54477)
- 大学(43635)
- 学学(41345)
- 农业(38848)
- 融(38216)
- 金融(38216)
- 教育(36001)
- 技术(34087)
- 财经(33101)
- 业经(30761)
- 经济研究(30367)
- 经(28369)
- 问题(24462)
- 业(22618)
- 技术经济(21997)
- 贸(20758)
- 世界(19475)
- 现代(19189)
- 财会(18888)
- 理论(18519)
- 国际(18289)
- 商业(17883)
共检索到588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李晚春 彭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我国债权治理效果整体呈现不确定性,不能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债权各构成部分的有效性不一致:商业信用的治理作用显著,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短期债权的治理作用显著,而长期债权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效果均得到增强。因此,可通过加速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推动银行业改革、规范货币操作以提高我国债权治理有效性。
关键词:
债权治理 投资效率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从债务规模、债务期限、债务来源三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融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本文应用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选择了上市公司2001~2004年作为数据窗口,共4816个公司的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现金流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贷款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借款公司的治理效应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银行对贷款人经营活动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银行债权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丫苹 丁聪敏
文章以后金融危机为时代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状况以及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投资不足;而银行债权能够对企业投资不足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债权对企业投资不足的缓解效应主要由长期银行债权来体现,短期银行债权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对此研究不仅丰富了负债—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债权 投资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王旭 张东潇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成长性的关键,也是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9—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以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构念开发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动态技术能力与债权人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解构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效应生成能力三个维度;债权人治理与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备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债权人治理力度的上升有助于企业提高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但超过一定范围时,债权人治理开始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抑制效应,即存在债权人治理极限。所以,优化债权人治理机制,寻求最优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叶瑶
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和经理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债务融资和经理薪酬均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二者对投资不足的联合效应表现为替代关系,负债率较高的公司采用相对较低的经理薪酬就可以起到缓解投资不足的效果。我们进一步按企业所在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后,发现负债与经理薪酬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效应表现略有不同。此外,我们实证得到经理持股和期权激励可以显著约束到公司投资不足行为。
关键词:
债务融资 经理薪酬 投资不足 股权激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合力 周立 王博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童盼 陆正飞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负债融资及负债来源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负债比例越高的企业,企业投资规模越小,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受新增投资项目风险与投资新项目前企业风险大小关系的影响———低项目风险企业比高项目风险企业,投资额随负债比例上升而下降得更快。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来源负债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花
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和股权分置前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改善投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价值,也可以使企业的投资不足状况恶化,加重非效率投资的程度,从而降低企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雄 谈咏梅
突破传统企业债务具有同质性的假设,从异质性的角度出发,将债务分为期限和来源两个不同维度,探寻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关联,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债务期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债务来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文芳
文章以1999~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债务约束和负债来源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负债融资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负相关;不同负债融资来源对公司R&D投资强度影响不同,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商业信用更难以为高风险的R&D投资提供资金来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类型不同,负债融资对其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负债对R&D投资的约束力更强。
关键词:
负债融资 负债来源 产权性质 R&D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国平 李龙会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尝试性地从股权结构与产权性质两大方面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规模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偏低,公司环保投资行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个体性差异;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分别与公司环保投资规模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普遍缺乏环境治理与环保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他们在环保投资决策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合谋"倾向;公司环保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产权差异特征,即国有公司比民营公司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本文的研究结论既为利益相关者了解当前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政府明确其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又丰富了企业投资研究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彬
股票价格的非理性变化是否会对资本配制产生重要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利用一个面板VAR模型,我们发现,对于高流通股比例的企业,与基本因素相正交的Tobin's Q冲击对投资有显著影响。但是,方差分解显示,投资波动中可由Tobin's Q解释的比例很低。这些证据意味着,非理性的股价变化虽然会对真实投资产生影响,但其作用相当有限。结果还显示,股价的非理性变化主要通过迎合渠道,而非股本融资渠道影响投资。
关键词:
非理性股价 企业投资 Tobin's Q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前程
本文以企业投资决策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1999—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采取SYS-GMM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了基准利率调整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基准利率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存在差异,对民营控股企业的影响较大,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程度,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负向影响则不存在。
关键词:
基准利率 现金流 企业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莱歆 冯延超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使其投资时受到的资金约束较小,管理层容易过度自信,并可能受到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的影响。因此,政治关联企业更可能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导致过度投资。本文以2006~2009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显著高于非关联企业,并且政治关联程度越强,企业过度投资水平也越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身份 政治关联 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数字化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房地产能够提升企业资本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企业生命周期与投资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信贷、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质量审计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从企业投资效率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效率、企业产权与高管变更——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负债融资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会信任环境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