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3)
- 2023(5568)
- 2022(4535)
- 2021(4224)
- 2020(3636)
- 2019(8057)
- 2018(7587)
- 2017(15545)
- 2016(7819)
- 2015(8600)
- 2014(8295)
- 2013(8213)
- 2012(7699)
- 2011(6765)
- 2010(7132)
- 2009(7148)
- 2008(6220)
- 2007(5715)
- 2006(5038)
- 2005(4778)
- 学科
- 业(29231)
- 融(27546)
- 金融(27546)
- 济(26989)
- 经济(26954)
- 银(25820)
- 银行(25818)
- 行(24920)
- 管理(24292)
- 企(24097)
- 企业(24097)
- 中国(17124)
- 财(14653)
- 制(13563)
- 方法(12842)
- 数学(11806)
- 数学方法(11736)
- 务(11671)
- 财务(11654)
- 财务管理(11635)
- 企业财务(11312)
- 中国金融(11276)
- 险(10857)
- 保险(10766)
- 体(7732)
- 体制(7129)
- 业经(6921)
- 农(6641)
- 地方(6623)
- 制度(6600)
- 机构
- 学院(101257)
- 大学(100735)
- 济(46040)
- 经济(45031)
- 管理(39995)
- 中国(37987)
- 理学(32766)
- 理学院(32527)
- 管理学(32150)
- 管理学院(31972)
- 财(29362)
- 研究(29165)
- 财经(22341)
- 银(21732)
- 融(21683)
- 金融(21277)
- 银行(20791)
- 经(20364)
- 京(19495)
- 行(19350)
- 中心(17598)
- 财经大学(17179)
- 人民(16703)
- 国人(15686)
- 经济学(15670)
- 中国人(15631)
- 中国人民(15047)
- 江(14947)
- 经济学院(14318)
- 所(13456)
- 基金
- 项目(60873)
- 科学(48391)
- 研究(46497)
- 基金(46267)
- 家(38251)
- 国家(37907)
- 科学基金(33811)
- 社会(31561)
- 社会科(30086)
- 社会科学(30077)
- 基金项目(23915)
- 省(22726)
- 自然(20500)
- 教育(20280)
- 自然科(20038)
- 自然科学(20035)
- 资助(19913)
- 自然科学基金(19728)
- 划(18589)
- 编号(18540)
- 成果(15557)
- 部(14058)
- 性(13897)
- 制(13506)
- 国家社会(13383)
- 重点(13277)
- 融(13104)
- 创(13055)
- 教育部(12914)
- 人文(12826)
共检索到16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紫剑
在我国 ,债权托管已成为政府化解金融风险存量的一种手段 ,但它仍只是被作为一种在特殊时期(金融风险积聚到严重的程度 )由政府出面 (即以政府作为委托方 )进行的集中处理不良债权的特殊方法。事实上 ,债权托管应有其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它可以作为单个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量的常规性方式
关键词:
债权托管 金融风险 常规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鲁迪·多恩布什 佛朗西斯科·吉瓦齐 陆符玲
现在国外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银行问题是全世纪最为严重的,至少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的人民币几乎存在不可避免的贬值危险。这些观点或许是言过其实,完全没有根据或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确实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前景。而且,如果仅用资本控制来保护中国的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拯救主要采取重组与和解两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拯救价值的企业实现重组或和解的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破产处置过程中长时间的停业加剧了资产贬损和资源浪费,从而使得破产企业错失重生的有利窗口期。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的继续生产经营问题,通过维持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持续运营来促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达到资产保值、职工稳定、收益增加和企业重生的目的。目前,破产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缺陷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理念尚未确立、债务主体怠于拯救、权利主体利益对峙、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综合服务保障缺位。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理念,不能简单地从企业角度看待破产,而是应当将其视为一种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以化解金融债权风险;二是要优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制度架构,完善破产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债务人申请破产义务制度,健全企业集团破产集中管辖制度;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综合评估的中立性和科学性,将综合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定破产企业继续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以避免决策失误令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新矛盾出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轶昕 贠菲菲 程索奥
受社会融资规模下降与金融去杠杆的持续影响,从2018年开始,民营企业金融债务违约率持续升高。这不仅使民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也让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上升,破坏了金融环境的稳定。从民营企业金融风险的现状入手,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停产对金融债权的影响,提出民营企业发生破产风险但不停产的主要模式、重大意义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基于此,从征信修复、理念推广、金融债权人统一行动规范及破产不停产统一服务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发生破产风险民营企业不停产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债权 破产风险 企业重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以清 胡亦恩 叶奇青 茅冬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内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对数据中心托管的需求与日俱增。伴随着托管市场的高速发展,风险也在日益积聚。笔者结合银行数据中心实践经验以及参与金融业监管的经历,阐述了数据中心托管市场发展状况,深入剖析了目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托管 外包 信息安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婧姝
掌握区域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和"引爆点",多措并举有效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极为紧迫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联动性和自我增强的传播性,区域金融风险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遏制,就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转移、传染和扩散,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掌握区域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和"引爆随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 互联网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德华 李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窦莲梅 杨建新 刘新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飞燕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机构终止存续状态的一种行为 ,对遏制金融风险的蔓延、保护个人存款人的权益、提高公众风险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但同时又在危及中小金融机构信誉、积聚风险等方面存在负效应。究其原因 ,市场退出方式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是关键。这就要求在今后的金融风险处置上要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慎用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退出 风险 效能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荣清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主要有停业整顿、托管、接管和行政重组四种方式。其中停业整顿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有关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的情况。行政重组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虽然出现重大风险,但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地方政府或者有关方面予以支持,并且有可行的重组计划的情形。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莫淑坤 满达 哈斯
一、经济转型条件下的法律风险 美国著名经济家罗纳德·哈里·科斯认为,在中国法律体制的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法律体系欠缺精确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因此,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然而金融法治化并非借若干立法工作就能实现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依然是当前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