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8)
2023(7229)
2022(6103)
2021(5234)
2020(4372)
2019(9384)
2018(9045)
2017(16613)
2016(9256)
2015(10190)
2014(10162)
2013(9895)
2012(9145)
2011(7766)
2010(8328)
2009(8082)
2008(8020)
2007(7185)
2006(6367)
2005(6124)
作者
(25190)
(21047)
(20726)
(20186)
(13596)
(9923)
(9484)
(7885)
(7803)
(7647)
(7194)
(7055)
(6759)
(6701)
(6700)
(6405)
(6224)
(6145)
(6038)
(5981)
(5321)
(5066)
(4962)
(4802)
(4777)
(4657)
(4654)
(4638)
(4135)
(4036)
学科
管理(37023)
(31924)
经济(31853)
(30961)
(28304)
企业(28304)
(17018)
(13674)
方法(12373)
审计(12215)
(11647)
财务(11623)
财务管理(11554)
企业财务(11152)
中国(9961)
数学(9880)
数学方法(9790)
(9177)
业经(8521)
体制(8078)
(7762)
(7367)
银行(7361)
(6988)
金融(6986)
(6902)
(6247)
各类(5934)
(5928)
技术(5884)
机构
大学(129191)
学院(128244)
(53601)
经济(52399)
管理(49208)
理学(41622)
理学院(41214)
管理学(40783)
研究(40597)
管理学院(40520)
中国(34692)
(33458)
(27596)
财经(24970)
(22522)
科学(20975)
(20947)
(19767)
中心(19381)
财经大学(18536)
经济学(16969)
北京(16866)
研究所(16611)
(16510)
(16045)
业大(15199)
经济学院(15175)
(15082)
商学(14644)
商学院(14527)
基金
项目(81073)
科学(64934)
研究(62061)
基金(60442)
(51524)
国家(51120)
科学基金(44923)
社会(41621)
社会科(39628)
社会科学(39617)
基金项目(31367)
(30951)
教育(28770)
自然(27423)
自然科(26707)
自然科学(26701)
自然科学基金(26258)
(25573)
编号(24568)
资助(24182)
(22745)
成果(21544)
(19086)
重点(18415)
国家社会(17772)
课题(17472)
(17455)
教育部(17135)
(16974)
人文(16486)
期刊
(61231)
经济(61231)
研究(43128)
中国(34633)
(31446)
管理(19912)
学报(16799)
(16213)
金融(16213)
科学(15454)
(15428)
大学(13986)
教育(13288)
财经(13270)
学学(13211)
(11252)
审计(10115)
财会(10052)
经济研究(9884)
技术(9843)
会计(9741)
农业(9735)
业经(8815)
问题(7640)
通讯(6691)
会通(6675)
(6344)
(6145)
理论(6121)
(6052)
共检索到20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思琪  王彦超  
与外部审计一样,法律诉讼也是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之一。诉讼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会影响公司治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变化。本文以2005~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诉讼与实际控制人变更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涉及债务诉讼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变更。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受债务诉讼的影响较小,并且审计质量越低,债务诉讼与控制权变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而在审计质量较高的情况下二者关系较弱。通过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模型,尽可能地控制和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假设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外部审计与法律诉讼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不断完善法律和审计等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语嫣  李玉环  
本文以债权人诉讼为视角,检验了诉讼之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债权人诉讼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债权人类型和不同企业性质治理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讲,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债务诉讼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在诉讼的治理路径研究中发现,涉诉公司通过变更管理层来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卫秋  
近年来,关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双方,即仅仅局限于股权融资的主体,而将企业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渠道的债务主体———债权人几乎完全置于一边了。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通常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即利用债务融资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证明,即在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的条件下,债权人有可能保持沉默,坐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甚至与大股东合谋来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合谋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姗姗  干胜道  
文章通过研究ST尤夫(002427)联合社会资本频繁转移控制权,最终因债权人法律诉讼触发监管风险的案例发现:(1)民企实际控制人与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合谋来增强对公司的控制;(2)社会资本合谋的空间越大,越是造成民企控制权市场非效率化;(3)随着债权人法律诉讼趋于正式化,非正式制度自利行为空间受到抑制。不仅拓展了非正式制度对控制权问题的研究框架,而且检验了制度环境正式化的公司治理效应,为中国制度背景下践行依法治市提供了案例佐证,也对正在逐步完善的债权人司法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王语嫣  
诉讼是否具有经济后果可以体现法治化的进程。涉诉主体在诉讼前后行为变化直接反映了法治化效果。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诉讼应该会对被诉人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重大债务诉讼为研究对象,旨在检验诉讼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财务行为,试图为法律制度发挥的外部治理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被债权人提起诉讼之后,会通过调整财务政策而逐步改善企业资产流动性,提高现金持有量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被诉之后,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受到影响,信用借款萎缩,同时抑制了主营业务增长,而被诉企业主要通过收回投资、处置资产和减少长期投资的方式来增加现金持有量,以改善资产流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明秀  
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然而 ,由于信息不对称 ,债权人的利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琳  
公司破产重整时,债权人取代股东成为最终控制权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司法权基于重整效率的考量介入到公司治理中,这些都决定和影响着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在现有制度下,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时严重缺位,最终控制权被法院、破产管理人架空。这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为矫正公司治理结构,使债权人在重整期间公司治理中得以发挥最终控制人的作用,应引入债权人派生诉讼,赋予债权人在破产管理人选任方面的话语权,加强债权人对管理人财产处分权的控制,明确债权人有权决定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主体,补充债权人对债务人自行管理的事中监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树文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秋云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超  姜国华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课题之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小股东,更伤害了债权人利益。资金占用规模持续上升加剧了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了约束大股东行为,债权人会通过引进法律这一外部治理机制解决代理冲突,通过诉讼参与公司治理,保护自身的利益。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债务诉讼数据,本文发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越高,越容易引起债权人诉讼,特别是在债权人对公司控制力较弱时,这一关系更加密切;上市公司被债权人起诉后,从第2年开始,资金占用情况得到抑制,表明法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保护债权人利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Aghion-Bolton模型揭示了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的机理,即当企业事后出现可验证的特定信号时,一个有效率的所有权安排就是由债权人获取剩余控制权。在实践领域,英美及德日等国家的银企关系所形成的两种类型债权人控制经验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经验证据也表明我国尚未建立起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兼顾美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和日本企业债权人持续控制这两种债权人控制模式的优点并剔除它们的缺陷、建立企业与银行的一种新型合作关系,是构建我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的可行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杨子萱  
从债务契约特征的视角探讨内部控制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并对比分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债权人会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并通过放宽债务契约条件表现出来,此时债权人会倾向持有更多的债务资本以及偏好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更长的债务期限。另外,通过对比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发现在债权人保护方面,内部控制更具有增量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建成  
保护企业债权人权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以往的企业改革中,保护企业债权人权益问题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侵害债权人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国有企业的不良债权处理过程中不尊重债权的客观现象突出地体现了债权人并没有在国有治理结构中得到应有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债权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及通过改进企业治理结构,强化债权作用达成保债权人权益的目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道宁  
审计收费的高低受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则直接影响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本文以2010-2013年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角度讨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1)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存在相互替代作用;(2)在引入诉讼风险后发现,当公司发生诉讼时,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负相关关系被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