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10172)
- 2022(8597)
- 2021(7977)
- 2020(6500)
- 2019(14692)
- 2018(14582)
- 2017(27996)
- 2016(14831)
- 2015(16657)
- 2014(16431)
- 2013(15975)
- 2012(14619)
- 2011(12999)
- 2010(12886)
- 2009(12016)
- 2008(12092)
- 2007(10665)
- 2006(9310)
- 2005(8514)
- 学科
- 济(54725)
- 经济(54626)
- 管理(51508)
- 业(45193)
- 企(40478)
- 企业(40478)
- 财(20870)
- 方法(20722)
- 制(16850)
- 数学(16320)
- 数学方法(16140)
- 农(15202)
- 业经(14888)
- 中国(14636)
- 务(13661)
- 财务(13641)
- 财务管理(13611)
- 企业财务(12970)
- 体(11879)
- 理论(11600)
- 学(11078)
- 银(10683)
- 银行(10677)
- 地方(10591)
- 融(10169)
- 金融(10163)
- 行(10088)
- 体制(9947)
- 农业(9796)
- 环境(9300)
- 机构
- 学院(206141)
- 大学(206078)
- 济(83307)
- 经济(81477)
- 管理(80164)
- 理学(68750)
- 理学院(67991)
- 管理学(67120)
- 管理学院(66701)
- 研究(64415)
- 中国(51648)
- 财(45857)
- 京(42685)
- 科学(36141)
- 财经(35140)
- 经(31713)
- 江(31176)
- 中心(30707)
- 所(30134)
- 范(26921)
- 师范(26712)
- 农(26705)
- 研究所(26670)
- 经济学(26385)
- 北京(26364)
- 财经大学(26149)
- 业大(25934)
- 州(25121)
- 院(23710)
- 经济学院(23589)
- 基金
- 项目(136247)
- 科学(109327)
- 研究(105305)
- 基金(100238)
- 家(85117)
- 国家(84357)
- 科学基金(74315)
- 社会(68914)
- 社会科(65222)
- 社会科学(65204)
- 基金项目(53369)
- 省(53132)
- 教育(48634)
- 自然(45678)
- 自然科(44577)
- 自然科学(44565)
- 划(44050)
- 自然科学基金(43771)
- 编号(43599)
- 资助(38704)
- 成果(36585)
- 制(32304)
- 部(30770)
- 重点(30316)
- 课题(29645)
- 创(29297)
- 国家社会(28749)
- 发(28345)
- 教育部(27502)
- 性(27483)
共检索到31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Aghion-Bolton模型揭示了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的机理,即当企业事后出现可验证的特定信号时,一个有效率的所有权安排就是由债权人获取剩余控制权。在实践领域,英美及德日等国家的银企关系所形成的两种类型债权人控制经验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经验证据也表明我国尚未建立起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兼顾美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和日本企业债权人持续控制这两种债权人控制模式的优点并剔除它们的缺陷、建立企业与银行的一种新型合作关系,是构建我国企业债权人相机控制机制的可行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杨子萱
从债务契约特征的视角探讨内部控制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并对比分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债权人会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并通过放宽债务契约条件表现出来,此时债权人会倾向持有更多的债务资本以及偏好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更长的债务期限。另外,通过对比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发现在债权人保护方面,内部控制更具有增量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沈向光 赵春荣 郑利群
自詹森和麦克林提出代理成本理论以来,理论界对代理成本理论的研究,全部集中在股东与经理之间的股权代理成本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代理成本。而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通过对经理作为“合同收益者”与“剩余收益者”双重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经理和债权人之间代理成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经理 债权人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向光 宋效中
无论是从纵向的财务分层理论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来看,债权人财务明显都是缺位的,由于债权人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作为非人力资本的债权人,就应该和所有者一道共同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债权人财务是一种相机财务,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况。这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应该转移给债权人,相机财务的实施可以采取接管、重组或破产的方式。
关键词:
专用性投资 不完全契约 债权人财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商思争
本文基于企业和会计的不完备契约理论论证了企业会计是利益相关者对自己经济利益进行管理的系统,即利益相关者对其经济利益进行管理的会计,简称"管理的会计",管理的会计是利益相关者协议形成的不完备的契约,是对企业这种利益相关者契约的反映和控制系统;"管理者的会计"不是契约,是剩余控制权拥有者履行剩余控制权的重要方式,是对管理的会计这个不完备契约的弥补。附带论证了财务会计是"管理的会计"的一种特例,责任会计属于"管理的会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熊剑 王金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正逐步推进,72家央企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最新薪酬改革方案,而此时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亦不断完善,到底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制定有何影响呢?本文基于债务成本约束视角,利用近十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公司债务成本增加时,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会降低,债务成本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负相关;(2)进一步通过产权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民企,在国企中债务成本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债权人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决策产生影响,企业在制定管理人员薪酬契...
关键词:
激励契约 债务治理 债权人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明秀
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然而 ,由于信息不对称 ,债权人的利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债权人财务控制的具体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思琪 王彦超
与外部审计一样,法律诉讼也是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之一。诉讼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会影响公司治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控制权的变化。本文以2005~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诉讼与实际控制人变更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涉及债务诉讼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变更。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受债务诉讼的影响较小,并且审计质量越低,债务诉讼与控制权变更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而在审计质量较高的情况下二者关系较弱。通过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模型,尽可能地控制和解决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假设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还表明,外部审计与法律诉讼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不断完善法律和审计等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胃胜 陈杰 陈志祥
主要以随机过程为理论导向,将"需求和契约机制依赖于质量水平"的决策理念纳入传统供应链协调模型的理论框架,进而导出了"质量水平—协调契约"机制及其最优策略,并给出了多个周期的动态协调契约机制。同时,利用马氏过程中的首达性、遍历性、Phase-Type分布等基本理论,分析了供应链在运作和管理过程中的可靠性。模型的相关结论表明:在不完备质量的环境下,利用传统的回购契约不能实现二级供应链的协调目标,然而由供应链协调模型所导出的"质量水平—回购契约"机制可实现二级供应链的协调目标;在可协调供应链中,最优策略是由随机质量过程的转移概率矩阵所确定,若质量水平的波动过程为不可约遍历马氏链时,则供应链的决策机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PPP 不完全契约 关系契约 控制权配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细雄 易娟
如何构建有效的金融契约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最近兴起的金融契约理论突破传统的现金流思路,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机制及对各利益主体行动策略的影响。论文从控制权视角出发,系统回顾了金融契约理论的相关成果,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本文研究将对我国企业融资决策、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金融契约 控制权私有收益 控制权动态配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卫秋
近年来,关于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成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双方,即仅仅局限于股权融资的主体,而将企业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渠道的债务主体———债权人几乎完全置于一边了。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通常认为债务融资对企业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即利用债务融资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证明,即在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的条件下,债权人有可能保持沉默,坐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甚至与大股东合谋来共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合谋行...
关键词:
大股东 小股东 债权人 控制权升水 合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立岩
合同的性质与交易效率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从效率的角度来讨论合同 ,本文也是基于这个出发点 ,提出了合同剩余的效率概念 ,定义合同剩余为C +(A +B)× (1-k) ,相应地 ,对这部分剩余的控制权即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这种定义本身说明了合同剩余的来源 ,体现出合同与交易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莲 张俊瑞 马云高
自2010年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来,关于该交易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尚无文献对债权人如何看待卖空机制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从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卖空机制引入后,债权人对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融资融券首次启动提供的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上述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提升,且这种影响在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交易越活跃,标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卖空机制引入后,标的公司的短期债务比例显著提升而长期债务比重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人需要债务人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来应对卖空交易带来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