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7)
- 2023(10868)
- 2022(9138)
- 2021(8766)
- 2020(7707)
- 2019(17577)
- 2018(17138)
- 2017(33641)
- 2016(17723)
- 2015(19864)
- 2014(19441)
- 2013(19003)
- 2012(16809)
- 2011(14374)
- 2010(14078)
- 2009(13025)
- 2008(13018)
- 2007(11293)
- 2006(9411)
- 2005(8258)
- 学科
- 管理(68721)
- 业(66111)
- 济(62672)
- 经济(62601)
- 企(58453)
- 企业(58453)
- 方法(35827)
- 数学(31401)
- 数学方法(31055)
- 财(30730)
- 务(24321)
- 财务(24277)
- 财务管理(24215)
- 企业财务(23220)
- 制(17849)
- 中国(16487)
- 银(15192)
- 银行(15189)
- 农(14892)
- 业经(14615)
- 行(14039)
- 融(12753)
- 金融(12752)
- 体(11640)
- 险(11158)
- 保险(11066)
- 理论(10970)
- 划(10902)
- 贸(10720)
- 贸易(10712)
- 机构
- 大学(230568)
- 学院(230335)
- 管理(102859)
- 济(94750)
- 经济(92810)
- 理学(87531)
- 理学院(86791)
- 管理学(85724)
- 管理学院(85230)
- 研究(60863)
- 中国(57311)
- 财(53156)
- 京(45720)
- 财经(41260)
- 经(37787)
- 江(33573)
- 中心(32989)
- 科学(32567)
- 财经大学(31428)
- 经济学(28993)
- 商学(28176)
- 业大(28170)
- 商学院(27944)
- 北京(27907)
- 所(26825)
- 州(26721)
- 经济学院(26353)
- 农(26107)
- 经济管理(25730)
- 范(24486)
- 基金
- 项目(154875)
- 科学(124796)
- 基金(117125)
- 研究(115539)
- 家(99180)
- 国家(98353)
- 科学基金(88578)
- 社会(76194)
- 社会科(72441)
- 社会科学(72420)
- 基金项目(62625)
- 省(58273)
- 自然(57702)
- 自然科(56444)
- 自然科学(56431)
- 自然科学基金(55453)
- 教育(53741)
- 划(48781)
- 资助(47714)
- 编号(46377)
- 成果(36164)
- 部(36024)
- 重点(33689)
- 创(32980)
- 教育部(32432)
- 人文(32180)
- 国家社会(31941)
- 制(31183)
- 创新(30814)
- 科研(30554)
- 期刊
- 济(97205)
- 经济(97205)
- 研究(65077)
- 财(49270)
- 中国(41777)
- 管理(40541)
- 融(30932)
- 金融(30932)
- 科学(27283)
- 学报(26880)
- 大学(22870)
- 学学(21789)
- 农(21623)
- 财经(20817)
- 技术(20671)
- 经(17621)
- 财会(17331)
- 教育(16587)
- 会计(15632)
- 业经(15460)
- 经济研究(14678)
- 农业(14208)
- 理论(12184)
- 问题(12025)
- 通讯(11780)
- 会通(11733)
- 技术经济(11197)
- 实践(11088)
- 践(11088)
- 现代(10646)
共检索到338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诗瑶 李星汉 管超
利用KMV模型计算出的债务违约风险衡量债权人监督动力,利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债务违约风险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债权人外部监督对民营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权人监督能够降低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真实盈余管理向下调整利润的程度。
关键词:
债务违约风险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以1999~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单变量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微利企业的债务违约率与其左边相邻公司(即利润为负的公司)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其右边相邻公司(即利润为正的公司),这表明盈余管理企业的债务违约率相对更高。中国银行业不能有效识别企业的会计操纵行为,这些行为导致银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不良债权的发生。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债权保护 债务违约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秦璇 方军雄
本文采用债务风险管理视角,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债务违约曝光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债务违约曝光前,债务违约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相较于未发生债务违约公司没有明显差异,但在违约曝光后,其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而且这种倾向性会随着违约程度的增加而加剧。这表明公司在违约曝光期间会综合权衡盈余管理和债务违约的成本,并且预期到高昂的违约曝光事后成本,因此在违约曝光之前不轻举妄动,等到债务违约曝光之后,实施负向盈余管理,以降低违约曝光带来的声誉损失和法律风险,从而控制债务违约的成本和风险。
关键词:
债务违约 盈余管理策略 债务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宁博 潘越 陈秋平 肖金利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关键词:
信用债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盈余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本文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分析了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债务期限以及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监督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债务期限方面,短期银行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都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进一步考虑地域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银行业竞争较强的地区,长期贷款对会计盈余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在银行业竞争较弱的地区,长期贷款则表现出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控制银行业竞争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从短期和长期贷款比例中剔除银行业竞争因素后的残差替代短期与长期贷款比例,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银行监督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债务融资规模越大,企业越可能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降低,而债务期限的延长却未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关系仅存在于上期盈余管理为正向的公司之中。这说明基于债务契约的银行监督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但这一治理效应受到银行自身利益的制约。
关键词:
债务融资规模 债务期限结构 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熊剑 王金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正逐步推进,72家央企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最新薪酬改革方案,而此时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亦不断完善,到底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制定有何影响呢?本文基于债务成本约束视角,利用近十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债权人对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公司债务成本增加时,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会降低,债务成本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负相关;(2)进一步通过产权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民企,在国企中债务成本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债权人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决策产生影响,企业在制定管理人员薪酬契...
关键词:
激励契约 债务治理 债权人监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新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银行监督、政府控制、法律制度环境以及内部治理交互作用对ST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前三年经理人代理成本的综合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监督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其与股权集中度、内部激励机制有一定的交互治理效应,与政府控制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模型研究中,发现银行监督无治理效应,法律制度环境与银行监督之间没有交互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债权人监督有效性的途径应是加大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减少政府干预,加强法律公平性和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经理人代理成本 ST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如飞 何涌
之前的研究发现负债融资阻碍了企业的R&D投资,本文从债权人监督的角度对负债融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受到债权人监督较少的商业信用对企业的R&D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监督较多的银行信贷则严重阻碍了R&D投资。然而,在银行信贷监督较少的国有企业以及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中,银行信贷却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对R&D投资的影响效果受到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影响,监督力强的债权人更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R&D投资的减少,而监督力弱的债权人则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寇冉 姚梦然
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存在债务违约行为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盈余管理、债务违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某种程度上证实违约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信号传递功能;债务违约行为会显著减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程度,表明企业将根据是否发生债务违约而调整对外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盈余管理可明显减弱债务违约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抑制作用,这或许是因为存在盈余管理的上市企业为掩盖债务违约行为而加大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程度。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债务违约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媛媛 刘斌 罗楠
自1995年我国实行房屋预售制度以来,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预收账款占比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种与其他非房地产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预收账款以及其隐含的盈余储备是否有违约预测作用?是否能提高债务契约的有效性?为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计量预收账款盈余储备的方法;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证明了因预收账款而形成的盈余储备具有明显的违约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其预收账款所形成的盈余储备有明显的信贷决策价值;同时,为检验其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本文还运用了Zhang的利率影响因素模型,其实证结果也显示:房地产上市公司因预收账款而形成的盈余储备降低了银行等信贷机构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奕明 周伟
为观察我国银行对借款企业是否具有监督作用,我们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银行贷款数据,分析了银行贷款政策(贷款数量、期限与保证方式)与企业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不是很明确。两者之间要么不相关,要么相关但不合理,相关又合理的财务指标总体上偏少。也就是说,银行通过某些贷款政策的改变来传导监督压力,其效力是有限的。此外,我们还发现,贷款政策与一些非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合理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在贷款政策制定中对非财务指标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银行监督 贷款政策 财务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雨彬 刘佩瑶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盈余透明度对企业空心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并探究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盈余透明度与制造业企业空心化显著负相关;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与制造业企业空心化显著正相关;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显著增强盈余透明度与制造业企业空心化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云 张健
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特别处理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控制权性质研究特别处理公司的会计选择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对其建立债务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处理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地帮助了其债务契约的建立,考虑控制权性质因素的影响,这种帮助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只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建立债务契约中起到了正向作用。
关键词:
控制权 盈余管理 债务契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畅 张晨宇
本文基于债权人监管的视角,选取2007-2011年7124个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银行债务契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治理效应,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考虑债务期限结构后发现,长期银行借款能够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而短期银行借款的治理效应则不显著。同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中银行债权的治理效应相对较弱,未能很好的监督经理人,这也说明在国有同源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软约束。进一步发现,高管权力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银行债权的治理效应。
关键词:
银行契约 经理人自利 代理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