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3)
- 2023(11096)
- 2022(9887)
- 2021(9269)
- 2020(7669)
- 2019(17561)
- 2018(17438)
- 2017(34311)
- 2016(18471)
- 2015(20563)
- 2014(20307)
- 2013(20030)
- 2012(18308)
- 2011(16503)
- 2010(16200)
- 2009(14545)
- 2008(14153)
- 2007(12096)
- 2006(10495)
- 2005(9070)
- 学科
- 济(71578)
- 经济(71495)
- 管理(55758)
- 业(52385)
- 企(45252)
- 企业(45252)
- 方法(35673)
- 数学(30839)
- 数学方法(30501)
- 财(20348)
- 农(18273)
- 中国(17383)
- 业经(16165)
- 学(15722)
- 务(14019)
- 地方(14002)
- 财务(13960)
- 财务管理(13937)
- 企业财务(13377)
- 制(12789)
- 理论(12361)
- 农业(12075)
- 环境(12003)
- 贸(11817)
- 贸易(11813)
- 和(11802)
- 易(11440)
- 技术(11394)
- 划(10615)
- 银(10060)
- 机构
- 大学(259351)
- 学院(256014)
- 管理(107149)
- 济(99655)
- 经济(97471)
- 理学(94069)
- 理学院(93093)
- 管理学(91603)
- 管理学院(91143)
- 研究(82292)
- 中国(60135)
- 京(54285)
- 科学(51112)
- 财(46411)
- 所(40112)
- 财经(38034)
- 业大(37801)
- 农(37747)
- 中心(37147)
- 研究所(36693)
- 经(34756)
- 江(34718)
- 北京(34170)
- 范(33466)
- 师范(33191)
- 院(30222)
- 农业(29383)
- 经济学(29368)
- 财经大学(28738)
- 州(28658)
- 基金
- 项目(182261)
- 科学(143653)
- 研究(134012)
- 基金(133376)
- 家(115413)
- 国家(114442)
- 科学基金(99214)
- 社会(84556)
- 社会科(80166)
- 社会科学(80144)
- 基金项目(71744)
- 省(70422)
- 自然(64939)
- 自然科(63391)
- 自然科学(63379)
- 自然科学基金(62224)
- 教育(61010)
- 划(59229)
- 编号(54738)
- 资助(54362)
- 成果(43809)
- 部(40462)
- 重点(40097)
- 创(37913)
- 发(37512)
- 课题(36592)
- 创新(35277)
- 教育部(35041)
- 科研(34764)
- 国家社会(34446)
- 期刊
- 济(104037)
- 经济(104037)
- 研究(74873)
- 中国(43428)
- 学报(40155)
- 管理(37567)
- 科学(37184)
- 财(34622)
- 农(34020)
- 大学(30600)
- 学学(28683)
- 教育(27712)
- 农业(24156)
- 技术(21061)
- 融(20321)
- 金融(20321)
- 财经(17790)
- 业经(17297)
- 经济研究(16507)
- 经(15023)
- 图书(14624)
- 理论(13398)
- 问题(13345)
- 科技(12765)
- 实践(12379)
- 践(12379)
- 技术经济(12035)
- 版(11659)
- 现代(11538)
- 业(11491)
共检索到35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晨光
债权人治理理论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颠覆股东至上、股权治理的崭新课题。国内外的学者从债权人在公司治理的作用、债权人治理效果、债权人参与内部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做出相关评述。
关键词:
债权人治理 利益相关者 股权逻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芳城 俞潇敏
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类别债权人治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主板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债权和债券债权与盈余质量负相关,债券债权相比银行债权,债权人负向治理效应更明显;供应商债权和客户债权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能够改善盈余质量,客户债权相比供应商债权,债权人治理效应较强;其他债权与盈余质量负相关。
关键词:
债权人治理 债务类别 盈余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公司治理状态和债权人治理力度在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本文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划分,探讨企业不同生命阶段债权人对代理成本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以代理成本为表征的公司治理状态在企业生命周期内表现出显著的波动特征,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的代理成本最高;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债权人短期借款均对公司代理成本有负的解释能力,即其能够抑制波动的代理成本而产生阻尼效应,而长期借款却促进了代理成本的增加,且其促进效应在生命周期内边际递增。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治理,实质上是债权人利益保护行为导向下的债务契约外部性实现过程。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在债权人治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选取政治关系资源依赖性较强的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政治关联指数,分析政治关联对债权人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对代理成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长期负债却对代理成本表现出促进效应;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恶化了债权人治理效应,其对流动负债的治理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长期负债的刺激效应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债权人治理 代理成本 外部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贞洁
为了确定债权人治理失效的环节,本文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分解为债权人筛选机制和债权人监督机制,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行为之间内生性联系的基础上,采用2001—2006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债权人治理效率普遍不高:从股权性质来看,银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低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从股权结构来看,银行对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效率更低,这类公司更容易出现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沈维涛
本文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是导致我国债权人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而债权人治理低效激化了公司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随着政府干预的降低,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长期债务的治理效率有所提高,债权人风险得到控制。但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债权人治理的漏洞,转而利用短期债务进行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这为债权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波
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指导思想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它涉及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共同治理。但我国债权人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为此,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的现状,以及治理弱化的原因,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债权人 公司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满四 任梦 邵国良
银行债权监督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发挥公司治理效应。从经理层治理、董事会治理、股东治理3个方面综述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间作用关系的文献。综述表明,银行债权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督来确定贷款政策,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和激励,但目前我国银行债权的经理层监督效应仍然弱化。大股东治理导致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弱化,银行债权对"隧道效应"的约束作用具有两面性,银企交叉持股有利有弊,目前学界结论尚未统一。银行背景董事有助于企业获得贷款优惠,但我国银行董事的监督效应弱化。现有文献主要研究银行债权与公司治理各个机制之间的关系,但并未充分研究银行债权如何通过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银行监督 公司价值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兰艳泽
文章主要把西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债权融资中的债务约束相关理论到今天的债务约束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对国内关于债务约束的相关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以望对债务约束理论的发展轨迹做一个系统分析。
关键词:
债务治理 融资 债务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梦鸽
债权人作为债务企业重要的财务治理主体之一,他们有权利也有必要在财务治理中享有一定的财权。但在现实中,公司的财务治理权特别是财务控制权却注重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企业内部权力机构之间进行配置,而忽略了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配置。在理论上,债权人参与债务企业财务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若干具有独立财产权的企业契约的参与者,将其要素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并获取相应收益以及保障其收益的权利的一系列契约构成。因此公司治理的参与者应该有如下一些:企业职工、债权人、股东、企业经理人、顾客和供应商等。对公司治理起着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债权人和股东。现代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的经营者进行约束、更换等,达到一定的控制企业的目的,从而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而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是通过相机控制权来达到的,所谓相机控制,即控制权的转移,是指当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海林 戚建爽
去杠杆政策虽然在降低公司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会弱化公司债权人治理,拉升公司第一类代理成本,从而导致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低下。文章以我国2014—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且第一类代理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运营效率的降低效果在中小规模企业、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拥有低质量外部审计机构的企业样本中尤为显著。因此,在去杠杆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应充分关注企业日常经营运转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债权人治理弱化引致的运营效率低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