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3)
- 2023(3664)
- 2022(3290)
- 2021(3170)
- 2020(2708)
- 2019(6083)
- 2018(6185)
- 2017(11383)
- 2016(6466)
- 2015(7411)
- 2014(7724)
- 2013(7369)
- 2012(6696)
- 2011(5734)
- 2010(6041)
- 2009(5515)
- 2008(6214)
- 2007(5602)
- 2006(4915)
- 2005(4536)
- 学科
- 管理(23840)
- 业(22045)
- 企(20765)
- 企业(20765)
- 济(16992)
- 经济(16960)
- 财(14722)
- 务(12753)
- 财务(12742)
- 财务管理(12712)
- 企业财务(12043)
- 方法(7752)
- 制(6326)
- 数学(6161)
- 数学方法(6073)
- 银(5064)
- 银行(5057)
- 理论(4934)
- 学(4861)
- 中国(4798)
- 家(4358)
- 会计(4343)
- 行(4319)
- 农(4312)
- 国家(4210)
- 业经(4101)
- 体(3970)
- 教学(3933)
- 融(3682)
- 金融(3681)
- 机构
- 学院(85833)
- 大学(82041)
- 管理(30010)
- 济(28135)
- 经济(27222)
- 理学(24321)
- 理学院(24066)
- 管理学(23607)
- 管理学院(23450)
- 财(23421)
- 中国(22017)
- 研究(21901)
- 京(17088)
- 财经(16330)
- 江(15540)
- 经(14433)
- 科学(12586)
- 州(12534)
- 会计(12204)
- 所(11731)
- 中心(11720)
- 财经大学(11681)
- 北京(11068)
- 农(10198)
- 范(10029)
- 技术(9936)
- 师范(9908)
- 省(9597)
- 职业(9487)
- 业大(9278)
- 基金
- 项目(44593)
- 研究(35879)
- 科学(33393)
- 基金(29985)
- 家(24806)
- 国家(24488)
- 科学基金(21249)
- 社会(20248)
- 社会科(19080)
- 社会科学(19073)
- 省(18397)
- 教育(17629)
- 编号(16906)
- 基金项目(15565)
- 成果(15181)
- 划(14520)
- 自然(13538)
- 资助(13168)
- 自然科(13133)
- 自然科学(13131)
- 自然科学基金(12934)
- 课题(11478)
- 性(11251)
- 项目编号(10836)
- 年(10019)
- 重点(9896)
- 部(9651)
- 阶(9444)
- 段(9416)
- 阶段(9398)
共检索到144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勇 谢树志
在不属于债务重组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交易中,债权人如何对所收到的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假设为实物资产,下同)进行会计处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并不明确。本文认为:债权人应当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并基于非现金资产的实际用途,按给定判断路径将非现金资产分别确认为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确认的其他流动资产应当比照存货进行后续计量(减值测试),但在终止确认(假如为处置)其他流动资产时,不能作为存货终止确认处理。
关键词:
非现金资产 抵偿债务 持有待售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丁虹 杨珊 唐建
本文针对债务重组业务债权人会计处理,立足于现有研究和相应会计准则国际比较,根据债权人出现贷方差额的三种情况,举例论述债务重组现行会计处理,从经济业务实质等角度揭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会计处理 贷方差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丁虹 杨珊 唐建
本文针对债务重组业务债权人会计处理,立足于现有研究和相应会计准则国际比较,根据债权人出现贷方差额的三种情况,举例论述债务重组现行会计处理,从经济业务实质等角度揭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会计处理 贷方差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赛民 苗文
委托贷款中,受托人协助进行贷后管理,收取手续费;委托人在贷后管理中负主要责任,并承担贷款风险。认定委托人为委托贷款中的债权人,既符合法学原理,也有法律依据;既是实践的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委托贷款 债权人 认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兰艳泽
笔者从债权人参与债务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的分析入手,试图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基本框架分别运用了规范和经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目前大债权人———银行介入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银行尚不具备介入公司治理的条件的结论。
关键词:
大债权人 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迎迎
近年来,不良贷款风险防范与化解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重中之重,但银行对采取抵债资产这一化解方式却日趋谨慎,究其原因,除抵债资产在接收、持有和处置过程中成本高昂外,抵债资产会计核算的不明晰、会计规定与现实操作脱节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关键词:
抵债资产 会计核算 入账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雅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属于金融法、担保法和知识产权法交叉调整的融资方式,其法律风险源于跨部门法的规范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一权二质"将侵害质权人(债权人)对出质人(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怀有的一种期待——在债权实现清偿之前债务人或第三人不得将知识产权中出质的财产权再次出质给他人。因此,书面质押合同成立之后到出质登记完成之前非即时取得质权的情形下,债权人的期待权需要获得担保法上安全和秩序价值之特殊保护。债权人期待权的法律价值是决定融资效率的最根本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峰
现行企业破产法对于劳动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的规定过于简单、模糊,不利于劳动债权人合法权利的充分保护。应当从赋予劳动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的权利、完善劳动债权的申报程序、债权人会议规则和债权人委员会规则等方面,加强劳动债权人的破产程序参与权。
关键词:
劳动债权 破产程序 参与权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继晔
根据LLSV的法律起源理论,普通法国家由于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更为完善,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水平比大陆民法国家更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法律体系也开始不断完善,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的相继颁布和修改,使得我国逐步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十分完善,但对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促进金融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制度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部分验证着法律起源理论。
关键词:
法律起源理论 投资者法律保护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文
作为公司非破产清算中重要的责任主体,清算人违反对债权人的清算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清算人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性质为特别法定责任,清算人承担民事责任应以故意或过失为主观认定标准,清算人的赔偿范围应限定于清算人不履行清算义务或违法清算而致公司财产流失、贬值的部分,对清算人承担赔偿责任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清算人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清算人 债权人 特别法定责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王语嫣
诉讼是否具有经济后果可以体现法治化的进程。涉诉主体在诉讼前后行为变化直接反映了法治化效果。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诉讼应该会对被诉人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重大债务诉讼为研究对象,旨在检验诉讼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财务行为,试图为法律制度发挥的外部治理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被债权人提起诉讼之后,会通过调整财务政策而逐步改善企业资产流动性,提高现金持有量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被诉之后,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受到影响,信用借款萎缩,同时抑制了主营业务增长,而被诉企业主要通过收回投资、处置资产和减少长期投资的方式来增加现金持有量,以改善资产流动性。
关键词:
债务诉讼 现金持有量 债权人保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志坚 白雪娟
会计处理的结果应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和一般常识,否则便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读。以债务重组准则中债权人一方的会计处理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既有的会计处理混淆了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信息,未能全面记载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信息。建议应全面、及时确认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重组损失;对债权人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视为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 基本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志坚 白雪娟
会计处理的结果应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和一般常识,否则便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读。以债务重组准则中债权人一方的会计处理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既有的会计处理混淆了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信息,未能全面记载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信息。建议应全面、及时确认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重组损失;对债权人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视为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 基本准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春 陈信元
论保护债权人利益及其对会计的影响张立春,陈信元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试点,1993年岁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并于1994年7月1日起生效实施,公司法是一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法律。它的作用在于保护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