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8)
- 2023(7209)
- 2022(6160)
- 2021(5784)
- 2020(4935)
- 2019(10942)
- 2018(10827)
- 2017(20751)
- 2016(11451)
- 2015(12780)
- 2014(12629)
- 2013(12409)
- 2012(11770)
- 2011(10571)
- 2010(10848)
- 2009(10481)
- 2008(10797)
- 2007(9750)
- 2006(8758)
- 2005(8308)
- 学科
- 管理(43373)
- 济(42608)
- 经济(42512)
- 业(39762)
- 企(35860)
- 企业(35860)
- 财(20395)
- 方法(18869)
- 制(17555)
- 数学(16249)
- 数学方法(16069)
- 务(13687)
- 财务(13662)
- 财务管理(13626)
- 企业财务(13114)
- 体(12938)
- 体制(11467)
- 农(10732)
- 中国(10143)
- 业经(10142)
- 学(9287)
- 融(9055)
- 金融(9052)
- 银(8811)
- 银行(8792)
- 行(8282)
- 环境(7473)
- 划(7267)
- 法(7207)
- 贸(7089)
- 机构
- 大学(171912)
- 学院(168497)
- 济(68941)
- 经济(67506)
- 管理(63632)
- 研究(56821)
- 理学(54222)
- 理学院(53616)
- 管理学(52684)
- 管理学院(52360)
- 中国(45924)
- 财(40435)
- 京(35705)
- 科学(32426)
- 财经(30495)
- 所(29097)
- 经(27683)
- 江(26160)
- 农(25849)
- 中心(25693)
- 研究所(25592)
- 财经大学(22837)
- 北京(22737)
- 业大(22404)
- 经济学(21687)
- 院(20415)
- 范(20387)
- 州(20269)
- 师范(20163)
- 农业(20062)
- 基金
- 项目(106813)
- 科学(85274)
- 基金(80697)
- 研究(77372)
- 家(70149)
- 国家(69617)
- 科学基金(60120)
- 社会(51135)
- 社会科(48494)
- 社会科学(48481)
- 基金项目(42123)
- 省(39374)
- 自然(39029)
- 自然科(38055)
- 自然科学(38039)
- 自然科学基金(37442)
- 教育(35694)
- 划(34063)
- 资助(33268)
- 编号(30055)
- 成果(26337)
- 制(26056)
- 部(25008)
- 重点(24083)
- 创(22075)
- 教育部(21898)
- 国家社会(21692)
- 性(21067)
- 人文(20976)
- 创新(20822)
共检索到26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保华
2018年《公司法》修改取消股份回购资金来源限制后,股份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股份向股东返还财产,同时规避利润分配规则与减资规则,导致了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漏洞。两大证券交易所与全国股转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实施细则等自律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漏洞,并实质性地引入了偿债能力测试及董事责任规则,为公司资本制度的未来变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公司法》应当把握股份回购导致财产返还的经济实质,恢复资金来源限制,但具体限制标准则依赖于资本维持原则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国权
2018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份回购制度作出修改,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却未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实体及程序性违法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修正这一问题,除实证法上已有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以外,我国应建立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赋予公司债权人回购异议权、对公司库藏股的申请冻结权及出售提存权等,以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则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旎 吴锦隆 许金花 左静璇
以2018年华润信托等机构持较低比例债券叫停怡亚通股份回购事件为例,探讨股份回购诱发的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分析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和化解冲突的超额权力。研究发现:首先,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使股份回购异化为私利行为,即控股股东利用回购转移风险,引发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其次,制度环境、债券契约设计和机构投资者身份是影响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最后,债权人因组织间非对称性依赖形成的超额权力能够帮助化解冲突。本文最终建构股东—债权人冲突下的债权人保护理论框架,不仅扩展了回购背后股东与债权人冲突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从组织间依赖视角丰富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建江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为达到减资或调整股本结构的目的 ,出资购回其本身发行在外的股份。近年来 ,我国已有多起股份回购的事件发生 ,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存有缺陷。本文从股份回购的功能分析入手 ,认为拟扩大股份回购的适用范围 ,重视对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另外 ,笔者还就股份回购作为国有股减持的方法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股份回购 适用范围 利益保护 国有股减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超 姜国华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课题之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小股东,更伤害了债权人利益。资金占用规模持续上升加剧了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了约束大股东行为,债权人会通过引进法律这一外部治理机制解决代理冲突,通过诉讼参与公司治理,保护自身的利益。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债务诉讼数据,本文发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越高,越容易引起债权人诉讼,特别是在债权人对公司控制力较弱时,这一关系更加密切;上市公司被债权人起诉后,从第2年开始,资金占用情况得到抑制,表明法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保护债权人利益。
关键词:
债权掏空 诉讼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伟 沈艺峰
文章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2)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3)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负债的代理成本 资产替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伍坚 孙洪泮
近来,资本市场频频出现违规股份增持行为,但我国对该行为如何规制存在诸多争议。如何有效规制该行为,关键在于明确行为成因和定性。文章以违规增持股份行为成因为切入点,通过内幕交易与违规股份增持行为比较,将其认定为内幕交易或者类推适用内幕交易的不当性,应认定为一般违规或违法行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规避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从而完善我国大额持股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份增持 违规成因 内幕交易 规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鲜明
股份回购是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在我国还仅仅是一种金融创新行为。股份回购具有多种功能,在我国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股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我国有关股份回购的立法粗糙滞后,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坚持股东实质平等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原则,选择适宜的立法模式,建立既适应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回购法律制度非常必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份回购 股东 债权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立峰
股份回购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突破和金融创新,既具有重要的投资价值,也是重要的资本政策手段。但是,股份回购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因此,如何协调股份回购的正面和负面价值之间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敏敏 李辰
2000年10月 ,深交所发布了创业板市场咨询文件。本文就其中关于股份回购问题的规定 ,从法理及实务两方面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修订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股份回购 公司 资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鸿
基于传统公司法理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公司回购自己股份采取“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立法例。本文通过对各国公司法关于股份回购适用范围的比较,探析了股份回购的法律禁止渐趋缓和的国际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几宗股份回购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关键词:
公司法 股份回购 适用范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俊玮
公司资本制度是中国现行公司法中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正式颁布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我国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的规定,使公司成立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问题,公司资本认缴制度通过多年的实施,债权人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实际,阐述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债权人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公司资本认缴制度 债权人保护 立法 规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小芳 唐凯
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对债权人提供更为有利的保护,而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其持有者的利益。房地产行业的举债经营特点及近年越发严厉的约束性政策,使该行业债券更易发生违约,对债权人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将债券限制性条款分类为预防性与解决性条款,以三个房产企业的首次实质性违约债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债券限制性条款在我国保护债权人的作用效力、以及未能阻止违约事件发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债券限制性条款阻止违约、保护债权人效果不显著,预防性及解决性条款共同呈现出使用不足及效力不强的情况。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为债券限制性条款的进一步普及债券市场建设方向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世君
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拯救企业,减少因破产清算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重整程序开始后担保债权将遭受重大限制而无法正常行使,以此来维护企业的财产作为其复兴的物质基础。对此,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立法都对担保债权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力图在保障重整制度发挥预期作用与保护担保债权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我国破产法也明确规定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却未能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关键词:
破产重整 担保债权 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薇 陈丽敏
关联交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等弊端,一些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滋生而来,对公司的股东以及公司外部债权人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害。文章针对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关联交易 从属公司 债权人利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