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6)
- 2023(4247)
- 2022(3784)
- 2021(3786)
- 2020(3248)
- 2019(7405)
- 2018(7517)
- 2017(13933)
- 2016(8089)
- 2015(9455)
- 2014(9822)
- 2013(9554)
- 2012(8814)
- 2011(7496)
- 2010(7924)
- 2009(7550)
- 2008(8571)
- 2007(7809)
- 2006(7010)
- 2005(6650)
- 学科
- 管理(31566)
- 业(29759)
- 企(27463)
- 企业(27463)
- 济(21757)
- 经济(21710)
- 财(20209)
- 务(17111)
- 财务(17090)
- 财务管理(17040)
- 企业财务(16102)
- 制(10511)
- 银(7977)
- 银行(7970)
- 方法(7940)
- 中国(7203)
- 农(7184)
- 行(6986)
- 学(6129)
- 理论(6038)
- 度(5952)
- 业经(5950)
- 制度(5949)
- 数学(5896)
- 税(5814)
- 数学方法(5722)
- 体(5638)
- 税收(5253)
- 收(5213)
- 会计(5001)
- 机构
- 学院(108616)
- 大学(103887)
- 管理(37485)
- 济(36119)
- 经济(34879)
- 中国(30760)
- 研究(30436)
- 理学(29718)
- 财(29528)
- 理学院(29408)
- 管理学(28862)
- 管理学院(28672)
- 京(22632)
- 江(20694)
- 财经(20096)
- 经(17592)
- 科学(17399)
- 州(16848)
- 所(16757)
- 中心(16040)
- 北京(15119)
- 会计(14261)
- 财经大学(14147)
- 农(14047)
- 省(13679)
- 范(13515)
- 师范(13395)
- 研究所(13319)
- 银(12883)
- 技术(12870)
- 基金
- 项目(52819)
- 研究(43481)
- 科学(39047)
- 基金(34437)
- 家(28087)
- 国家(27726)
- 社会(23931)
- 科学基金(23638)
- 社会科(22415)
- 社会科学(22405)
- 省(22123)
- 教育(21174)
- 编号(20936)
- 成果(19566)
- 基金项目(17736)
- 划(17295)
- 资助(15493)
- 课题(14605)
- 自然(14555)
- 自然科(14141)
- 自然科学(14138)
- 自然科学基金(13886)
- 性(13828)
- 项目编号(13301)
- 年(12716)
- 阶(12003)
- 段(11976)
- 阶段(11955)
- 重点(11687)
- 部(11310)
共检索到194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丁虹 杨珊 唐建
本文针对债务重组业务债权人会计处理,立足于现有研究和相应会计准则国际比较,根据债权人出现贷方差额的三种情况,举例论述债务重组现行会计处理,从经济业务实质等角度揭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会计处理 贷方差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丁虹 杨珊 唐建
本文针对债务重组业务债权人会计处理,立足于现有研究和相应会计准则国际比较,根据债权人出现贷方差额的三种情况,举例论述债务重组现行会计处理,从经济业务实质等角度揭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会计处理 贷方差额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勇 谢树志
在不属于债务重组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交易中,债权人如何对所收到的用以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假设为实物资产,下同)进行会计处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并不明确。本文认为:债权人应当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并基于非现金资产的实际用途,按给定判断路径将非现金资产分别确认为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确认的其他流动资产应当比照存货进行后续计量(减值测试),但在终止确认(假如为处置)其他流动资产时,不能作为存货终止确认处理。
关键词:
非现金资产 抵偿债务 持有待售资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志坚 白雪娟
会计处理的结果应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和一般常识,否则便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读。以债务重组准则中债权人一方的会计处理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既有的会计处理混淆了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信息,未能全面记载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信息。建议应全面、及时确认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重组损失;对债权人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视为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 基本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志坚 白雪娟
会计处理的结果应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和一般常识,否则便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读。以债务重组准则中债权人一方的会计处理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既有的会计处理混淆了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信息,未能全面记载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信息。建议应全面、及时确认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重组损失;对债权人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视为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关键词:
债务重组 债权人 基本准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进明
企业债务重组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特点,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债务重组的处理规定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造成债务重组成为企业涉税业务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不同的债务重组方法,分别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它债务条件等债务重组方法的特点和差异性。通过实例进行详细地研究和诠释债权、债务人在债务重组经济事项中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调整。
关键词:
债务重组 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燕
债务重组在当下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显著的意义 ,但是债务重组的实践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完善的市场、会计与法律规则 ,是债务重组顺利进行所必不可少的制度配置 ,我国目前仅债务重组会计制度基本成形 ,缺乏明确法律导向的现状 ,客观上赋予了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以法律制度的功能。然而 ,从法律的视角对会计准则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 ,现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未能对债权人的利益给予必要的关注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债务人寻求债务重组的利益驱动。
关键词:
债务重组 会计准则 法律视角 债权人利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雅萍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属于金融法、担保法和知识产权法交叉调整的融资方式,其法律风险源于跨部门法的规范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一权二质"将侵害质权人(债权人)对出质人(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怀有的一种期待——在债权实现清偿之前债务人或第三人不得将知识产权中出质的财产权再次出质给他人。因此,书面质押合同成立之后到出质登记完成之前非即时取得质权的情形下,债权人的期待权需要获得担保法上安全和秩序价值之特殊保护。债权人期待权的法律价值是决定融资效率的最根本保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赛民 苗文
委托贷款中,受托人协助进行贷后管理,收取手续费;委托人在贷后管理中负主要责任,并承担贷款风险。认定委托人为委托贷款中的债权人,既符合法学原理,也有法律依据;既是实践的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委托贷款 债权人 认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兰艳泽
笔者从债权人参与债务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的分析入手,试图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基本框架分别运用了规范和经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目前大债权人———银行介入公司治理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银行尚不具备介入公司治理的条件的结论。
关键词:
大债权人 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福州
2006年我国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中对债务重组重新进行修订,其中将公允价值计量再次引入债务重组,以保证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但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对引入的公允价值在计量规范性、会计科目确认等方面未制定明确的规定和原则,导致企业在债务重组尤其是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往往出现会计科目混淆、资金时间价值处理缺失、重组收益及损失实际计量不当等问题。因此,本文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下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提出修改建议与现行准则进行案例解析和对比,以期为类似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债务重组 修改其它 债务条件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宏昌
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对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可能涉及税金的会计处理缺乏明确的规定,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萍华 宋在科
2 0 0 1年《债务重组准则》重新修订后做了较大变动 ,但其变动与国际会计惯例所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有一定的区别 ;另外 ,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虽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但是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且其会计处理在不影响会计信息客观公允的前提下可进一步简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峰
现行企业破产法对于劳动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的规定过于简单、模糊,不利于劳动债权人合法权利的充分保护。应当从赋予劳动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的权利、完善劳动债权的申报程序、债权人会议规则和债权人委员会规则等方面,加强劳动债权人的破产程序参与权。
关键词:
劳动债权 破产程序 参与权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继晔
根据LLSV的法律起源理论,普通法国家由于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更为完善,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水平比大陆民法国家更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法律体系也开始不断完善,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的相继颁布和修改,使得我国逐步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十分完善,但对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促进金融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制度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部分验证着法律起源理论。
关键词:
法律起源理论 投资者法律保护 债权人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