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8)
2023(4561)
2022(3923)
2021(3574)
2020(3135)
2019(6930)
2018(6894)
2017(14017)
2016(7797)
2015(8293)
2014(8408)
2013(8480)
2012(8015)
2011(6926)
2010(6867)
2009(6227)
2008(6956)
2007(5991)
2006(5040)
2005(4745)
作者
(22050)
(18310)
(17921)
(17380)
(11946)
(8898)
(8362)
(6878)
(6806)
(6713)
(6301)
(6276)
(6031)
(5977)
(5942)
(5663)
(5554)
(5412)
(5345)
(5254)
(4608)
(4460)
(4392)
(4204)
(4199)
(4156)
(4089)
(3913)
(3670)
(3647)
学科
(28354)
经济(28321)
(25936)
管理(25827)
(23331)
企业(23331)
(16533)
方法(16159)
数学(14507)
数学方法(14370)
(13629)
财务(13625)
财务管理(13592)
企业财务(13151)
(6822)
银行(6812)
(6709)
(6632)
金融(6632)
(6504)
(6176)
(5991)
贸易(5988)
(5891)
中国(5801)
业经(5119)
(4880)
理论(4782)
(4388)
(4183)
机构
大学(108260)
学院(106499)
(44936)
经济(44024)
管理(38657)
研究(36029)
理学(32786)
理学院(32407)
管理学(31856)
管理学院(31649)
中国(30943)
(27278)
(22160)
科学(21137)
财经(20847)
(19229)
(18994)
(17166)
研究所(17100)
中心(17013)
财经大学(15887)
(15583)
经济学(15101)
业大(14562)
北京(14059)
(13928)
经济学院(13787)
农业(13642)
金融(13642)
(12840)
基金
项目(67963)
科学(53070)
基金(51104)
研究(46799)
(45286)
国家(44938)
科学基金(38119)
社会(30310)
社会科(28995)
社会科学(28985)
基金项目(26365)
自然(25568)
自然科(24969)
自然科学(24963)
(24881)
自然科学基金(24563)
资助(22860)
教育(21662)
(21642)
编号(17124)
(16004)
重点(15510)
(15024)
成果(14828)
(13857)
教育部(13844)
科研(13699)
人文(13142)
(13090)
创新(13079)
期刊
(44546)
经济(44546)
研究(33571)
(26079)
(18888)
金融(18888)
中国(18378)
学报(18271)
科学(15136)
(14139)
管理(13677)
大学(13516)
学学(13038)
财经(10972)
(9234)
农业(9166)
财会(8844)
经济研究(8307)
会计(7774)
教育(7014)
技术(6575)
通讯(5981)
会通(5960)
国际(5863)
(5821)
问题(5735)
(5638)
统计(5522)
理论(5341)
业经(5204)
共检索到162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景  罗正英  
债务重组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均是企业的特殊业务,两种业务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主要从交易的对象、交易的性质、交易处理的节奏三方面分析两项业务的相似处,再分别从交易产生的境况、交易中资产的划分及交易会计处理的本质三方面比较两项业务的不同点。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宁会  王安宁  
一、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一)商业实质的判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蔼  刘阳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减少企业货币性支出,保留营运资金,提高企业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于企业以劳务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并未规定,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业务是大量存在的,属于企业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正是基于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规定的缺失,探讨企业间进行劳务交换时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江新  高允斌  
本文在简要介绍新修订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从政策和实务操作层面分析了新准则下不同交易和不同会计方法涉及的税收处理及税会差异:符合相应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否则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符合且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投资方和被投资企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因纳税处理时对换出资产通常要按公允价值视同销售,会产生税会差异。还探讨了新准则及税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意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黎力  张红梅  
关于货币的本质,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主流经济学界所持有的"基于交易"的货币本质观;另一种则是非主流经济学界所秉持的"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货币本质观导致对货币的起源和演进、职能、作用以及货币经济的性质和政策含义等范畴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并表现在方法论层面的分野和锁定。同主流的货币本质观相比,非主流的"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往往更加契合历史事实和人类记录,并对现代货币生产型经济的解读更为深刻,但却囿于自身的方法论歧见而长期备受忽视和边缘化。货币兼具商品和债务双重属性的可能性,为这两种迥乎不同的货币本质观之间的有机综合提供了前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学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涉及增值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资料对于相关税费处理的规定极为笼统简约,文章针对交换涉及的每个税种具体情形,分析论证了有关纳税义务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慧  卜华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差价,如同交易一方先将自己的资产卖出去,然后再从另一方购买同一价值的资产。所以在准则中,换入资产的价值是以换出资产的价值来计量的,即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凯旋  蒋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对于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价值入账的有两个条件:第一,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东平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在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出现三个应用问题即两种标准问题、公允价值不确定及相关税问题。本文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方法切实可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俊梅  赵玉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少量货币资金时的判定条件中,是否含增值税,准则并没有明确,导致许多资料中关于涉及补价的判定条件模糊不清,列举的案例也是时而考虑增值税,时而剔除增值税,进而导致会计政策应用错误,造成会计差错。本文通过2018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例18-2】为背景资料,对其账务处理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剖析,进一步厘清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货币性资产账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情况下,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中换出与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中换出与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耿建新  李博文  
从纵向(国内)和横向(国际)两个维度探讨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演变过程及其与国际对应准则的密切联系,以揭示2019年《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修订意义及其国际趋同的价值内涵。从纵向比较的角度,阐述了该准则四个版本的变化历程,展现了与该准则相关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该准则与美国、加拿大同类准则的异同,以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关联之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胜强  孙芳城  梁丁凡  
201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将收入确认条件由"风险报酬转移"调整为"控制权转移",笔者借助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条件,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问题。具体账务处理可概括为: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主要依据收入准则(2017)进行核算;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有当不涉及补价和涉及补价小于交易总金额的25%时,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进行核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视友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即换入资产的计量)是会计处理的关键。尽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计量存在多种情况,但只要掌握计量的基本原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并不难。一、换入资产的计量原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计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如果该项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巧霞  
与单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比,换入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仅情形较多,涉及的相关税费也比较复杂,这些问题给换入多项资产的成本确认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采用图示法将换入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情形进行详细分类,对不同情形下换入资产的成本确认进行分析。同时借助案例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的相关税费处理、成本确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