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0)
- 2023(7892)
- 2022(6359)
- 2021(5978)
- 2020(4747)
- 2019(10602)
- 2018(9809)
- 2017(18553)
- 2016(9849)
- 2015(10858)
- 2014(10464)
- 2013(10351)
- 2012(9096)
- 2011(7744)
- 2010(8037)
- 2009(8243)
- 2008(7650)
- 2007(7195)
- 2006(6535)
- 2005(6169)
- 学科
- 管理(41396)
- 业(38688)
- 企(35087)
- 企业(35087)
- 济(29570)
- 经济(29535)
- 融(25809)
- 金融(25808)
- 银(24376)
- 银行(24376)
- 行(23377)
- 财(21442)
- 务(17571)
- 财务(17536)
- 财务管理(17496)
- 中国(17351)
- 企业财务(16807)
- 制(13147)
- 中国金融(11039)
- 方法(10982)
- 农(10330)
- 业经(10249)
- 数学(8680)
- 数学方法(8600)
- 地方(8398)
- 农业(7820)
- 体(7493)
- 理论(7097)
- 度(6936)
- 制度(6934)
- 机构
- 学院(124273)
- 大学(120477)
- 济(49385)
- 管理(49136)
- 经济(47991)
- 中国(40803)
- 理学(39227)
- 理学院(38840)
- 管理学(38481)
- 管理学院(38201)
- 研究(35876)
- 财(32234)
- 京(24787)
- 财经(23249)
- 银(21675)
- 银行(20966)
- 经(20923)
- 中心(20789)
- 江(20563)
- 行(19624)
- 融(18622)
- 金融(18191)
- 科学(18001)
- 州(17750)
- 人民(17351)
- 财经大学(17326)
- 所(16837)
- 北京(15948)
- 经济学(15515)
- 国人(15355)
- 基金
- 项目(72582)
- 研究(59141)
- 科学(56587)
- 基金(51053)
- 家(41912)
- 国家(41423)
- 社会(37229)
- 科学基金(36500)
- 社会科(35408)
- 社会科学(35396)
- 省(29307)
- 教育(26779)
- 基金项目(26382)
- 编号(25597)
- 划(23388)
- 成果(21750)
- 资助(20807)
- 自然(20785)
- 自然科(20257)
- 自然科学(20256)
- 自然科学基金(19906)
- 课题(17625)
- 性(17069)
- 项目编号(16806)
- 创(16097)
- 重点(16083)
- 发(15968)
- 制(15740)
- 部(15630)
- 年(15573)
共检索到21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博娟
随着《证券法》明确了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的法律地位与功能定位,银行间市场也通过自律规则创新,丰富了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的遴选范围、受托管理职责以及利益防范冲突机制等内容。然而,囿于立法层级的不同,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与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存在明显的制度差异,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仍面临难以适用《证券法》、难以办理抵质押登记、难以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并非适格诉讼主体等法律困境,此外有关受托管理制度是信托法律关系还是委托代理法律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究其本质,我国的信托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信托业监督管理立法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应当通过纳入《证券法》适用范围、多部门协作以及修订《信托法》等,优化受托管理人制度,实现金融领域信托关系的统一规范和监督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珊珊
司法实践中,在同一债券业务中,证券公司可能同时扮演承销商、受托管理人、债券持有人等多种角色,多重身份竞合导致的利益冲突并非一个仅存在于理论上的问题。尽管我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通过担保机构及关联方不得担任债券受托管理人的限制性规定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方式规制其中的利益冲突,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避免利益冲突的信息隔离制度与发生利益冲突时变更受托管理人的制度规定也未能有效规制利益冲突。证券法律规范列举规定受托管理人利益冲突的情形不只是简单的条款取舍和立法技术问题,而是已具有公共产品和法律服务的属性。受托管理人局限于承销商并不妥当,应适当扩大受托管理人的选任范围。同时,应建立受托管理人利益冲突情形下的辞职和解任制度,解决因利益冲突导致无法履职的困境。在债券违约后及违约前的一段时间内,受托管理人存在利益冲突的,除能够证明其忠实地履行了受托管理职责的情形外,受托管理人应当对债券持有人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莎莎
公司债券受托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所形成的一套保护债券持有人权益的组织性制度,我国引入受托管理人制度作为持券人组织化保护的手段。在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时期,债权受托管理人长期担任"花瓶"角色,受法律制度、市场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其职能发挥空间有限。如今债券违约频发,对违约风险的化解显然不能再完全依靠政府的隐性担保,打破"刚性兑付"和"政府兜底"是债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亟待受托管理人发挥债券管理功能。然而,目前我国债券受托人制度价值未能完全实现,这与受托人角色定位不清,职责权限规定不明等原因息息相关。无论是从债券受托人管理制度完善角度出发,还是从债券违约频发时期持券人利益保护的严峻形势来看,都有必要重新定位我国公司债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强化受托管理人在信托法构造下的信义义务和职责履行,促进受托人最大程度地为持券人的利益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洪春 刘沛佩
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保护我国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发展至今,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效力层级过低、基础法律关系不明确、利益归属存在冲突、权利义务不统一等,表现出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不相匹配,引发债券市场诸多争议。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亟需从立法上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包括:提高债券受托管理人立法层级,明确其信托基础法律关系,采取多种手段解决债权受托管理与债券持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债券
关键词:
债券 受托管理人 债券持有人 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洪春 刘沛佩
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保护我国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发展至今,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效力层级过低、基础法律关系不明确、利益归属存在冲突、权利义务不统一等,表现出与债券市场发展的不相匹配,引发债券市场诸多争议。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亟需从立法上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包括:提高债券受托管理人立法层级,明确其信托基础法律关系,采取多种手段解决债权受托管理与债券持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债券持有人各种履职履责行为。
关键词:
债券 受托管理人 债券持有人 立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敏
受托管理人制度是基于债券持有人的分散化和高流动性而创设的,旨在借助专业化、独立性的第三方力量对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进行监督。但我国现行制度对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制度设计还存在着明显缺陷。我国理论界虽也认可受托管理人与债券持有人、发债公司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具有信托的特点,但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认定债券持有人与受托管理人之间为证券托管关系的判例;我国现行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设计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受托管理人的资质条件、选任解任程序、受托管理费用承担和受托管理人报酬等方面。从美国信托契约法和日本公司法的经验及教训来看,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应当定位为信托法律关系中特殊的受托人,基于受托管理协议而对发债公司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债券持有人权利受保护的程度取决于受托管理人面临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我国公司债券法制完善要着力发挥受托管理人更为积极主动的功能,此次证券法的修改为此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受托管理人 债券持有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光远
王光远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后,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厦门大学教授、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作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第五代学术带头人,他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受托责任会计和受托责任审计的研究,并在管理审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本刊特辟专栏,刊登他的系列研究成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郑春美
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以及融资环境的变化,主动参与PPP项目债务融资的动力不足。只有深入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找到对策并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业务。一、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政府方政府方作为PPP项目的主要发起方,希望通过引入专业的社会资本方提供本地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然而限于地方财力和PPP专业能力不足,
关键词:
PPP 金融机构 债务融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渊智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捷径:托管雷渊智在我国,托管通常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投资主体通过订立委托营运合同,将企业中国有资产委托给提供一定财产抵押或担保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经营的一种资产管理方式。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托管已在全国许多省市实践,它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付立新
分别管理义务是实现信托财产独立性最直观的体现,否则受托人在权力的使用上就会更加随意,导致管理职权的滥用,因此各国非常重视受托人分别管理义务的规范。但这种情形在现代信托法律中逐步产生了变化,分别管理义务中混同管理从绝对禁止向例外禁止的演进:与不同委托人信托财产混同的松动、与固有财产混同的松动、信托财产管理方式上由"物理"向"财务、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杰 赵嘉辉
文章从现代信托制度起源谈起,比较了信托融资的概念与模式,信托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并得出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志强 刘玉花
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土地经营模式,是"三权分置"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仍面临农民需求与公司供给存在不平衡、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难保成正比、资金需求与资金扶持面临相脱节、实际操作与文本规定难以相契合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土地托管保障体系;成立专业联合社,构建惠农服务平台;运用网络技术,推动产业有效融合;健全服务机制,引导托管服务规范有序;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托管主体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谭春萍 秦学志 王文华 王麟
为了应对公司财务困境问题,在兼顾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采用激励相容理论,构建了基于权益再融资和策略性债务支付的公司定价模型,厘清了权益再融资、债务重组、财务困境及其伴生的再谈判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公司财务困境纾解方案。特别地,给出了策略性债务支付下进行权益再融资的可行性依据,并辅以再谈判手段及股东、债权人双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确定了最优重组边界及最优减记息票。分析结果表明:(1)将策略性债务支付置于财务困境之后、兼容权益再融资的综合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策略性债务支付行为的投机性所导致的对公司定价的高估,产生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债务价值、放缓信用价差增长速度的效果;(2)权益再融资成本与信用价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基于纳什均衡博弈的策略性债务支付减记息票不受流动性及权益再融资的影响,并可保证其处于公司的支付能力之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蒙 宋世民
促进农业信托业务的发展,是实现农业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了解农业信托融资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信托融资模式,对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信托的融资模式分为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均具有各自的特征、操作模式和金融功能。结合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业信托发展路径,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农业信托 融资模式 发展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朝运 田星
作为可横跨银行、证券、实业等多个投资领域的投资方式,信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毋庸置疑。现阶段信托公司一般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三个方面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应针对性予以改进,完善信托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信托公司 信托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