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4)
2023(5937)
2022(4829)
2021(4620)
2020(3930)
2019(8926)
2018(8760)
2017(16783)
2016(8857)
2015(9483)
2014(9488)
2013(9096)
2012(8251)
2011(7228)
2010(7539)
2009(7826)
2008(7416)
2007(6233)
2006(5737)
2005(5533)
作者
(22052)
(18030)
(17632)
(17280)
(11504)
(8561)
(8441)
(7153)
(6728)
(6521)
(6167)
(6161)
(5870)
(5831)
(5804)
(5555)
(5254)
(5172)
(5096)
(4908)
(4481)
(4472)
(4242)
(4135)
(4119)
(4111)
(3943)
(3795)
(3623)
(3545)
学科
(30553)
(28735)
经济(28690)
管理(27053)
(26853)
金融(26853)
(26064)
企业(26064)
(25264)
银行(25260)
(24256)
(19594)
中国(18748)
(15262)
(14934)
财务(14921)
财务管理(14883)
企业财务(14359)
方法(11967)
中国金融(11243)
数学(10930)
(10914)
数学方法(10848)
保险(10823)
(9212)
体制(8347)
业经(7862)
(7543)
制度(7542)
(7200)
机构
学院(108936)
大学(107865)
(49042)
经济(47950)
中国(41853)
管理(39871)
研究(35583)
(33954)
理学(32046)
理学院(31786)
管理学(31383)
管理学院(31173)
财经(24082)
(22098)
(22038)
(21779)
(21754)
金融(21367)
银行(21189)
(19788)
中心(19601)
财经大学(18151)
人民(17697)
(17486)
(17272)
科学(16977)
经济学(16601)
国人(16286)
中国人(16208)
中国人民(15608)
基金
项目(62069)
研究(48860)
科学(48537)
基金(45304)
(37558)
国家(37182)
科学基金(32622)
社会(31615)
社会科(30076)
社会科学(30067)
(23623)
基金项目(23080)
教育(22227)
编号(19983)
资助(19768)
(19295)
自然(19274)
自然科(18812)
自然科学(18809)
自然科学基金(18503)
成果(17499)
(14989)
(14302)
重点(14080)
课题(13936)
(13662)
(13455)
国家社会(13213)
教育部(13066)
项目编号(13037)
期刊
(54695)
经济(54695)
研究(44209)
(38948)
金融(38948)
(30786)
中国(26784)
管理(15023)
财经(12802)
(12538)
学报(11783)
教育(10902)
科学(10694)
(10666)
大学(10022)
学学(9484)
财会(9189)
经济研究(9058)
会计(8563)
技术(7828)
理论(7492)
业经(6940)
中国金融(6765)
实践(6733)
(6733)
农业(6516)
(6351)
问题(6163)
通讯(6127)
会通(6122)
共检索到19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甫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为线索,以资本要素动态变化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债务倒U型假设进行了理论修正,并从政府债务警戒线、负债率理论阈值、企业债务阈值和跨国比较四个角度对该修正进行了初步论证。由此得出:实际债务超过了相对实体经济的最佳规模和相对整体经济的最大规模,因而是不稳定的,一个微小扰动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在此基础上,从债务膨胀的结构性特征出发,探讨了商业银行体系的五个制度缺陷,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金融改革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快速膨胀的现象,怎样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和形成的现状,进而对其展开成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强  
文章从分析地方债务快速增长的成因入手,结合地方债务膨胀可能引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地方债务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盲目扩大地方负债,导致债务风险集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建立预警机制等方式化解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姚枝仲  
古代的政府债务,主要是为战争筹集资金。但是,债务的战争周期理论解释不了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名义总额以及相对GDP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尤其是债务上升大多发生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政府债务有了新的功能,即在总需求不足的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发债,扩大财政支出,用赤字财政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然而,在凯恩斯主义逐渐消退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却开始了持续的上升。那时的政府债务不是为了维持宏观稳定,而是由于不断增长的福利支出。可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筹措资金、加速资本积累,除了积极引进外资外,关键是要通过财政、金融机制努力开拓国内资金来源。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外资流人的种种限制和缺乏有效的财政,金融机制,通过这两个途径往往难以筹措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在此情况下,通过增发货币膨胀方式筹措发展资金就成为加速资本积累的最后选择,由此产生“用于资本形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即通货膨胀积累问题。这是通货膨胀理论中一个独特而极具现实意义的领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苗文龙  冯涛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具有信息生产功能。然而,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中介设计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其风险状况呈级数增长,对整个体系的风险影响难以评估,在"太大而不能倒"的"潜规则"下,金融中介具有隐藏信息、利用信息优势以次充好的倾向。由此而造成的信息约束、信息处理严重影响了监管效率与金融稳定。雪上加霜的是,监管当局信息挖掘的能力未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风险积累态势不能准确监控,几乎坐以待"危"。因此,防危机、控风险之前提是:提高金融中介准确披露关键信息的责任,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金融预警能力等监管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吴素云  王红建  
本文采用2003-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研究通货膨胀预期如何影响企业银行债务融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实际利率,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率与银行债务水平正相关,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是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第二,当预期未来将发生通货膨胀时,商业银行"惜贷",信贷歧视更为明显,因此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借款。所以在国有企业中,通货膨胀预期与银行债务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第三,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银行债务偏离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保守型企业优化债务结构,而激进型企业偏离程度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预期通货膨胀率与企业银行债务融资的调整额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更为显著;如果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吉  
金融产品在创新过程中,基础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出现转移和积累,文章阐述了创新发展过程的风险积累与叠加。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传导,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防止产品链传输链出现连锁反应和闭环循环,采用控制论的前馈和反馈控制法的熔断风险传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函葳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公共债务和物质资本的三部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对私人和公共资本积累、财政赤字以及公共债务可持续的联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证明有更高资本存量的经济体具有更高的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基于167个国家(或地区)(包括31个发达国家和136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9年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二次型和门槛模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组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分别按投资率和加速数从低到高分组测算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验证了门槛值随着资本存量的扩大而提高的结论。研究启示,公共债务可持续评估应超越简单的比率警戒线设定,应遵循公共债务筹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偿债能力提高的内在逻辑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同时提示政府遵循公共财政"黄金法则"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柏杰  
地方政府行为对债务积累起着关键作用。地方政府不但是地方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而且它更是一个组织,符合"经济人"假设。在垂直集中的选拔制度、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与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制度等多重约束下,我国地方政府有着增加投资的巨大激励,并有典型的"利己主义"即腐败和"道德困境"即深信中央政府会"兜底"的特征,结果造成了地方债务高垒。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改变单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及实施举债追责制是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的解决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慧  张敏  
本文基于1999~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于通货膨胀率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非常明显的惯性作用;在样本考察期内,通货膨胀率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负向效应非常明显,即通货膨胀水平上升1%,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会下降1%~6%;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杨雪莱  
目前中国面临着通胀压力不断上升的情况,通胀率也节节攀升,这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冲击。本文在合成中国综合金融风险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信号方法分析了相对通胀、通胀水平及通胀变动率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指出通胀水平及通胀变动超过一定阈值即可引发较大金融风险。因而控制通胀、防止通胀上升过快是在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刘锐  
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两个典型时期是民国时期(1912—1943年)和分税制改革后的20年(1994—2014年)。笔者旨在对两段时期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做一比较研究,认为两阶段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存在相似之处:即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完善都是主要成因;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强的相关性;中央政府都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地方债的规范,但两时期地方债务膨胀又在举债主体,债务投向,担保模式,债务结构,发行程序,融资模式,偿债模式等方面表现不同。总结两时期地方债膨胀的异同点,并对现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我国地方债务一直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自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地方债务快速扩大,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负面因素,必须引起各方的关注。控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防范相应风险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为:从法律角度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的债务考核和信用评级纳入其政绩评价范畴;开通地方政府公开发债渠道;适时开征物业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