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7)
- 2023(3334)
- 2022(2959)
- 2021(2833)
- 2020(2564)
- 2019(5764)
- 2018(5344)
- 2017(10211)
- 2016(5891)
- 2015(6369)
- 2014(6299)
- 2013(6114)
- 2012(5901)
- 2011(4990)
- 2010(5120)
- 2009(4821)
- 2008(5189)
- 2007(4788)
- 2006(4209)
- 2005(3957)
- 学科
- 管理(22992)
- 业(20013)
- 济(19882)
- 经济(19844)
- 财(17130)
- 企(16846)
- 企业(16846)
- 务(10941)
- 财务(10934)
- 财务管理(10899)
- 企业财务(10526)
- 方法(7926)
- 家(7459)
- 国家(7303)
- 数学(6858)
- 数学方法(6769)
- 农(6411)
- 财政(5812)
- 制(5783)
- 中国(5771)
- 政(5052)
- 地方(4967)
- 农业(4485)
- 税(4045)
- 业经(3999)
- 贸(3895)
- 贸易(3894)
- 融(3889)
- 金融(3889)
- 出(3847)
- 机构
- 大学(78243)
- 学院(77483)
- 济(32469)
- 经济(31771)
- 管理(28771)
- 研究(25998)
- 理学(24234)
- 理学院(23990)
- 管理学(23660)
- 管理学院(23506)
- 财(21959)
- 中国(21009)
- 京(16250)
- 财经(15530)
- 经(14054)
- 科学(13463)
- 所(13158)
- 中心(12230)
- 江(12040)
- 财经大学(11491)
- 研究所(11312)
- 经济学(10600)
- 北京(10569)
- 农(10059)
- 州(9823)
- 范(9796)
- 师范(9701)
- 经济学院(9622)
- 院(9174)
- 业大(8918)
- 基金
- 项目(46997)
- 研究(36985)
- 科学(36858)
- 基金(34158)
- 家(28912)
- 国家(28653)
- 科学基金(24445)
- 社会(23878)
- 社会科(22694)
- 社会科学(22687)
- 省(17480)
- 基金项目(17476)
- 教育(17183)
- 编号(15024)
- 划(14735)
- 资助(14647)
- 自然(14167)
- 成果(14136)
- 自然科(13839)
- 自然科学(13838)
- 自然科学基金(13600)
- 部(11381)
- 性(11054)
- 课题(10617)
- 重点(10479)
- 国家社会(10124)
- 教育部(10113)
- 制(10013)
- 发(9693)
- 人文(9686)
共检索到125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力毅
相较于美国通过破产法框架构建了法定的地方政府债务调整程序,我国在2015年之后主要采取债务置换来解决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清偿难题,而无论是债务调整还是债务置换其实质都是基于公共利益考量要债权人做出适当的让步,无非美国借助破产法程序可以迫使债权人接受非自愿性的债务调整,而定向承销的债务置换主要基于民法债务更新的理念,必须获得债权人的事前同意。如对纾困方案具体加以分析,美国联邦层面的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只能迫使债权人做出让步,却无法解决地方政府本身存在的治理困境,这有待于州权力的介入与合作;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也因初始规则设计的局限性,加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体现通过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手段化解地方债危机的精神。未来,在借鉴美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们仍需考虑是否要构建可能的债务调整程序,作为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困局的终极方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文炼 董运佳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的背景及利弊,认为当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置换方案在发行定价机制、综合改革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化空间。针对现行存量债务置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1998年以来我国两次发行特别国债推动国民经济债务重组的经验,通过发行特别债券和开展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组。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外汇储备 资产证券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海 门宁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债务置换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调节地方债券利率期限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风险减缓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债务新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整体调查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从债务置换的视角评估有关置换效果,分析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修正问题、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风险处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一花 乔栋
2015年后实施的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将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285个城市为样本,检验债务置换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对隐性债务和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不利影响。其一,债务置换降低债务利息负担,拉长债务期限,虽然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债务置换助长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强化金融机构救助预期,导致隐性债务继续增加,总体上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其二,债务置换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损害了经济增长,同样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鉴于此,应重点防范债务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潜在风险之一。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允许在未来数年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务等方式对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置换。本文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实际,评述了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主要方案,提出向市场公开发行债务为主、尝试发行特别国债及点对点置换为补充、央行发挥积极作用的多元动态优化建议,为采取更科学、平稳、负面效应最小化的债务置换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振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予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允许额度内自行发债的权利,同年中央政府提出以低成本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原有的存量政府债务的地方债务置换思路,并多次提升2015年度债务置换额度至3.20万亿元。债务置换的推出直接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地方债券余额达到4.83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猛增了4倍。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给我国财政体系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地方债务置换在完成多个重要历史使命,实现诸多制度改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地方债务置换的实施风险,并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新预算法 土地财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置换规模较大,会对银行资产的总体流动性和收益水平形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的有关要求,2015年全年,财政部将下达总计3.2万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额度,置换包括地方融资平台等在内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以缓解政府债务集中还款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向市场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转变,对于商业银行优化配置贷款资源、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宏兵
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基本演进,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积极意义,并就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做了分析,进而提出以下五点政策建议:(1)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更加公开透明;(2)建立完善的债券市场;(3)培育和拓展债券投资者;(4)完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5)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利率市场化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地方政府债务迎来集中置换期,但在置换中最优比率该如何确定?理论分析层面,本文构建了包含同业拆借市场的异质性商业银行的三期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转移的传导机制。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推高短期资金利率,带来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债务置换政策能够缓解这种不利影响,然而,过高的债务置换率反而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因此,债务置换政策存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最优债务置换率应该等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率。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债务置换率的合理区间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对债务置换的影响。实证检验层面,本文采用2015—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可能性对债务置换强度的影响和地方政府融资能力的调节效应,进一步佐证了理论分析,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政
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地方经济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债务置换的微观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商业信用供给,在考虑内生性与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政策效应检验表明,隐性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增加。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抑制性影响在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竹志奇 徐小天
本文利用KMV模型在债务置换年度内,对不同债务置换规模所引致的违约概率变动进行测度。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对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仿真了赤字冲击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继而对未来债务置换期间的可偿债收入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可偿债财力的测算,分别考虑了一般性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偿还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使测算结果更为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年度内至少应置换当年到期债务的40%,否则理论上仍然存在极大的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置换 信用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