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9)
- 2023(4206)
- 2022(3702)
- 2021(3426)
- 2020(2903)
- 2019(6710)
- 2018(6350)
- 2017(13243)
- 2016(7107)
- 2015(7551)
- 2014(7551)
- 2013(7383)
- 2012(6976)
- 2011(5981)
- 2010(6124)
- 2009(5894)
- 2008(6141)
- 2007(5759)
- 2006(4995)
- 2005(4806)
- 学科
- 管理(31261)
- 济(29996)
- 经济(29974)
- 业(24937)
- 企(23000)
- 企业(23000)
- 财(18198)
- 方法(14006)
- 务(12971)
- 财务(12969)
- 财务管理(12933)
- 企业财务(12524)
- 数学(12467)
- 数学方法(12414)
- 环境(9359)
- 制(7450)
- 家(7395)
- 国家(7165)
- 中国(7031)
- 划(6350)
- 农(5936)
- 融(5864)
- 金融(5864)
- 学(5828)
- 体(5665)
- 银(5483)
- 银行(5477)
- 业经(5329)
- 地方(5321)
- 结构(5264)
- 机构
- 大学(101754)
- 学院(101363)
- 济(46661)
- 经济(45813)
- 管理(40688)
- 理学(34718)
- 理学院(34385)
- 管理学(34062)
- 管理学院(33860)
- 研究(32537)
- 中国(28002)
- 财(27637)
- 京(20986)
- 财经(20739)
- 经(18811)
- 科学(17121)
- 所(16163)
- 经济学(15478)
- 财经大学(15445)
- 江(15254)
- 中心(15140)
- 经济学院(14019)
- 研究所(13958)
- 北京(13393)
- 农(12223)
- 商学(11881)
- 州(11880)
- 商学院(11783)
- 院(11777)
- 业大(11257)
- 基金
- 项目(62473)
- 科学(50238)
- 基金(48022)
- 研究(45581)
- 家(40921)
- 国家(40644)
- 科学基金(35971)
- 社会(31315)
- 社会科(29979)
- 社会科学(29966)
- 基金项目(25233)
- 自然(22826)
- 省(22817)
- 自然科(22263)
- 自然科学(22258)
- 自然科学基金(21898)
- 资助(20437)
- 教育(20060)
- 划(18974)
- 编号(17112)
- 部(14902)
- 成果(14042)
- 重点(13871)
- 国家社会(13504)
- 教育部(13213)
- 发(12801)
- 人文(12799)
- 创(12662)
- 制(12485)
- 性(12322)
共检索到157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跃 宋顺林 高雷
使用2002—2005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一些企业内部的具体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债务结构外,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了企业的债务结构。尤其表现在,企业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多,市场化程度越低,法治水平越差,银行债务占总负债的比例越高;企业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少,市场化程度越高,法治水平越好,信用债务占总负债的比例越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小静 张英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小静 张英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彦 王晓兰
投资不足是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国2009—2014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政府干预、债务融资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不足的样本数量占所有非效率投资国有上市公司总量的53%,超过了投资过度的样本。资产负债率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就债务的期限结构来说,不论是高政府干预程度还是低政府干预程度,短期债务都能够有效治理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铮 刘凤委 李增泉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 999—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的比重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主要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文成 刘英
在1984年8月财政学国际学会第40届大会上,罗拉塞尔(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常务理事)在一篇有大量实证的演讲中,阐述了他对“公债激增”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忧虑。他概述了过多负债的种种后果,并号召政府在财政方面进行结构上的改革,以抑制这种激增,整顿国库秩序。因为最近几年大多数工业国家具有较高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公债,那么将此事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是合情合理的。增加的公债是否会提高利率特别值得讨论。早期研究已经考察过财政赤字和债务对单个国家实际利率的影响,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易千
本文分析了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的层级结构、债权人结构、期限结构和货币发行结构。研究发现当前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之所以较美国和日本严重与其政府债务结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普遍存在地方政府债务比例高、国外投资者持有比例高、短期债务占比高、以外币发行的政府债务占比高等情况。不合理的政府债务结构强化了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海军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企正在威胁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国务院43号文的出台为契机,采用2012—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不同地理禀赋的城市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反应。研究发现:(1)当中央政府要求融资平台债务与政府信用脱钩后,相较于地理禀赋好的城市,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城投债发行得到了抑制,但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却逆向扩张,最终使得其总体债务水平并未下降,甚至显著上升;(2)官员晋升压力会促使地理禀赋差的城市更显著地扩张融资平台债务,特别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但是,一旦城市财政压力较大、土地抵押担保力度不足,则地理禀赋差的城市也难以大规模扩张非标债务;(3)债务治理后,地理禀赋差的城市的非标债务扩张行为在中央转移支付水平低的城市以及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表现更为明显,甚至它们还会显著扩张以基建投资为目的的城投债。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理禀赋城市和不同债务的特征,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丹凤 谢国梁
基于财政金融联动视角,使用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且该效应在经济不确定性更强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更差的分组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经由企业预期和地区房地产市场两个渠道加剧企业脱实向虚程度。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可以弱化政府债务与企业金融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政府债务融资对金融体系依赖程度越小,其对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越弱。研究对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化 债务结构 企业预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仪垂林
本文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只有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结果表明,在我国,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这一点上说,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这与代理学派与政治学派对国有企业的解释一致。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银行债务 资金侵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成跃 韦士歌
一、政府债务与或有负债的基本含义 政府债务通常是与政府财政预算相对应的概念,只不过政府债务是存量概念,而预算赤字或预算盈余是流量概念。从预算管理的角度看,政府债务是政府历年来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积额。当政府预算出现盈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家谊
文章首先从声誉理论出发,阐明"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也是政府干预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源动力;其次建立分析模型,以我国4275家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最后得出"政治关系"这种声誉源动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关键词:
声誉理论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澜飚 陈晨 王博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期限呈现快速长期化趋势,为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化对实体企业部门的影响,本文借助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变动对实体企业部门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化会对实体企业部门的债务融资产生期限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期化会促使企业部门债务融资期限趋向于短期,且偏短期的债务期限结构将进一步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从“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受到挤出效应→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发生调整”的渠道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跳出了现有文献大多基于规模挤出效应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部门影响的局限,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也为有关部门合理设计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提供了新的关注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王艳冰
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出发,以城市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来源为起点,将国内贷款与债券之和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指标,以期找出影响债务规模形成的因素。实证分析证实:土地财政和政绩利益环境是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土地出让金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债务规模也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举债动机越强,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官员追求晋升的激励力度越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需的资金越多,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