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0)
2023(6475)
2022(5469)
2021(4801)
2020(3822)
2019(8550)
2018(8306)
2017(15667)
2016(8497)
2015(9438)
2014(9556)
2013(9710)
2012(9525)
2011(8753)
2010(9351)
2009(9085)
2008(8463)
2007(7442)
2006(6853)
2005(6534)
作者
(25560)
(21234)
(21091)
(19787)
(13667)
(10174)
(9569)
(8121)
(8083)
(7786)
(7335)
(7086)
(6882)
(6868)
(6795)
(6484)
(6195)
(6157)
(6071)
(6048)
(5517)
(5303)
(5087)
(4918)
(4864)
(4746)
(4711)
(4667)
(4352)
(4157)
学科
(41795)
经济(41759)
(27427)
管理(26936)
(21505)
企业(21505)
地方(16476)
中国(15299)
(14405)
(12167)
(10795)
财务(10779)
财务管理(10745)
业经(10654)
企业财务(10366)
方法(10084)
(9734)
金融(9734)
地方经济(9462)
(9026)
银行(9018)
(8891)
农业(8722)
(8603)
数学(8229)
数学方法(8173)
(7502)
环境(6974)
(6960)
贸易(6949)
机构
学院(123763)
大学(119649)
(52065)
经济(50875)
研究(47534)
管理(43319)
中国(38649)
理学(35138)
理学院(34684)
管理学(34208)
管理学院(33975)
科学(27694)
(27691)
(27170)
(25105)
研究所(22014)
中心(21307)
(20929)
(20680)
财经(19831)
北京(18147)
(17791)
(17763)
师范(17612)
(17292)
(17032)
(16342)
业大(15734)
农业(15715)
经济学(15350)
基金
项目(71900)
科学(55883)
研究(55534)
基金(49154)
(42062)
国家(41613)
科学基金(35251)
社会(34735)
社会科(33000)
社会科学(32991)
(29762)
基金项目(25487)
教育(24466)
(24100)
编号(23371)
(22089)
自然(20761)
资助(20266)
自然科(20218)
自然科学(20215)
成果(19872)
自然科学基金(19811)
发展(18116)
(17792)
课题(17237)
重点(16454)
(15216)
(14786)
(14690)
项目编号(14005)
期刊
(69881)
经济(69881)
研究(43132)
中国(32350)
(24086)
(20718)
(17966)
金融(17966)
管理(17803)
学报(16636)
科学(15979)
教育(15940)
农业(14390)
大学(12971)
业经(12612)
学学(12107)
经济研究(11021)
技术(10816)
财经(9816)
问题(8635)
(8417)
会计(7718)
(7365)
财会(6847)
国际(6714)
(6593)
世界(6523)
商业(6348)
(6110)
技术经济(5960)
共检索到21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小浩等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高校债务危机及其影响加剧是当前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与配置方式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则是整个高教体制改革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益华  
自2004年进行投资体制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大量的投融资平台,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很大的风险。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债务危机对政府会计提出的挑战,并从完善政府会计改革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小梅  
目前,在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公租房建设财政支出大、政府举债多,使其还款来源存在问题。重庆寄希望于通过出售公租房来保证还款来源的做法虽然能够解一时之急,但并不利于公租房供应的可持续性。重庆公租房建设与运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于政府独自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债务风险潜在压力。为了实现重庆公租房供应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调整其在公租房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应改变政府为公租房唯一投资主体的模式,吸引社会机构参与建设公租房,增加公租房的资金来源渠道,降低新建公租房的资金投入,并加强监管,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自“9.11”广之后,美国经济面临综合性的危机凸起,归纳后主要表现在六大危机隐患: “9.11”事件的政治危机。“9.11”事件之后,伴随美国经济决策的不匹配与不恰当,其政治体制层面的矛盾表露愈加明显,而中期选举的临近,使得美国政治危机愈加凸起与尖锐。主要体现在国内外两个层面:从国内状况看,心理恐慌隐忧一直是干扰经济和制约金融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宗良  边卫红  廖淑萍  
受近期希腊债务违约风险上升、欧债危机向核心国蔓延、欧洲银行业融资缺口扩大等负面因素冲击,欧洲金融市场遭遇大幅动荡。文章指出,在短期内,防止希腊债务违约是遏制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防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并发的关键;长期而言,欧元及欧盟运作机制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完善退出机制将是欧元区长期稳定运作的基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无逸  
目前,宏观经济减速和金融降杠杆政策对地方融资形成严峻挑战。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是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债屡现违约险情。20多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背负了金融系统庞大的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城投债)。目前全国地方融资平台总数超过1万家。如果城投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并出现本息偿还危机,如果推动城投债务重组不能解决地方建设资金的匹配问题,也不能解决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就不能做到城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改艳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剑  乔海曙  
银行机构的内在脆弱性使银行机构本身经常面临崩溃的危机。我国脆弱的银行机构由于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风险 ,因此存在出现资本性危机、资产性危机、市场性危机及体制性危机的可能性。而我国银行机构在对潜在危机出现时的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缺位 :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危机管理缺少相应的机构保障 ,危机管理缺乏预防与应急措施。鉴于此 ,加强银行机构危机管理应采取危机预防、危机治理和善后处理等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波  张儒普  
殡葬改革的初衷是不留骨灰,不占土地。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后火化过程异军突起,以墓地为标志的殡葬消费不断高扬,白色地甲不断蔓延,危害了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殡葬和土地资源归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和学科,这种深刻的生态危机一直未能引起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殡葬管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提出在两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加强对后火化过程的强干预,引导殡葬消费,弘扬入土为安的中华文明,发展生态墓地和可降解殡葬用品,探讨殡葬管理的社会福利功效,把是否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殡葬管理的根本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颖  
2007年年中开始,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动荡、企业破产、失业剧增,实体经济陷入了困境。为此,各国政府全力应对,联手救市。美联储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连续降息,从5.25%降至2008年末的0-0.25%,为50年来最低点;中国于2008年11月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张晓毅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有效需求大幅下降,包括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而同时竞争、信用和资本积累导致了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贸易依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巧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剖析资本逻辑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对立,资本逻辑不仅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而且是资本主义性质世界出现的一切主要矛盾——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因此,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破除资本逻辑于整个社会运行的高度统一性,探究限制与发展资本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的途径,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良性可持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来看,2009年实现增长8%没有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内需起重要作用。拉动内需,最重要的是提高工资和财产性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第二,调整经济结构。关键是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创新,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现代金融业、现代咨询业、现代会展业、现代管理业、现代物流业等,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第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四,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改革,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