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4)
2023(8610)
2022(7289)
2021(6897)
2020(5639)
2019(12727)
2018(12397)
2017(23824)
2016(13020)
2015(14507)
2014(14426)
2013(14050)
2012(13548)
2011(12246)
2010(12928)
2009(12638)
2008(12319)
2007(11135)
2006(9941)
2005(9186)
作者
(37105)
(31155)
(30880)
(29519)
(20075)
(14917)
(13906)
(11869)
(11761)
(11489)
(10471)
(10274)
(9940)
(9926)
(9852)
(9561)
(9224)
(9007)
(8982)
(8964)
(7913)
(7548)
(7462)
(7128)
(6997)
(6851)
(6842)
(6765)
(6334)
(6108)
学科
(51533)
经济(51468)
管理(44581)
(41002)
(35465)
企业(35465)
(22781)
方法(22338)
数学(18613)
数学方法(18291)
(16268)
贸易(16264)
(15979)
(14655)
财务(14635)
财务管理(14594)
(14359)
中国(14295)
企业财务(13915)
(12359)
(11538)
业经(11302)
(11184)
(10502)
理论(9912)
(9792)
银行(9780)
(9764)
金融(9764)
(9185)
机构
学院(189715)
大学(189446)
(82137)
经济(80405)
管理(71093)
研究(64041)
理学(60444)
理学院(59845)
管理学(58806)
管理学院(58464)
中国(51563)
(44560)
(39630)
科学(36649)
财经(33473)
(32427)
(30360)
(30049)
中心(29365)
研究所(28766)
(27953)
经济学(26453)
北京(25009)
财经大学(24670)
业大(24206)
(23953)
经济学院(23860)
师范(23736)
(23250)
(23206)
基金
项目(116995)
科学(92708)
研究(87055)
基金(86263)
(74352)
国家(73726)
科学基金(63602)
社会(56359)
社会科(53582)
社会科学(53569)
(44041)
基金项目(43807)
教育(40381)
自然(40102)
自然科(39213)
自然科学(39203)
自然科学基金(38501)
(37219)
资助(37172)
编号(34969)
成果(29996)
(27084)
重点(26294)
(24496)
课题(24375)
教育部(23677)
国家社会(23643)
(23593)
(23334)
人文(22750)
期刊
(93544)
经济(93544)
研究(61308)
中国(37924)
(37919)
学报(27728)
管理(27398)
(25484)
科学(24959)
(22375)
金融(22375)
大学(21936)
教育(20916)
学学(20618)
财经(17333)
农业(17168)
经济研究(15697)
技术(15222)
(14998)
(13662)
业经(13491)
问题(12236)
国际(12010)
会计(9627)
财会(9608)
技术经济(9177)
世界(9139)
(9057)
统计(8869)
(8709)
共检索到29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雁秋  
本文着重分析了国际债务危机传染的两个机制 :季风效应和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反映的是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提高导致的无风险利率上升 ,溢出效应反映的是金融危机后 ,国际资本市场会向与危机国相似的国家索取更高的风险溢价 ,从而提高了这类国家的筹资成本。本文通过一个基本模型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定义债务危机中的季风效应和溢出效应 ,并给出相关的政策涵义 ,包括 :发展中国家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外债监测体系 ,尤其要注意将“表外负债”和“隐性负债”纳入国家外债的总体规模 ;必须加速建设稳健的金融体系 ,以控制外部危机对国内金融体系的传染效应 ;应保持一定量的“超额储备”,以部分地承担起本国危机的最后贷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新生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Probit模型中引入地理、政治与经济制度空间矩阵,依据21个国家与23个时间样本的面板数据,对欧债危机的传染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季风效应、溢出效应与净传染效应同时存在,"欧猪五国"的宏观经济脆弱性、金融关联与政治经济相似性导致了危机传染;欧债危机在地理空间、政治与经济制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次贷危机冲击、经济增长乏力、欧元体制缺陷、高福利水平支出与政府效率低下是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根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在美元本位制、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背景下,美国基于本国需要进行经济调控所导致的利率、汇率变化必然影响到美元需求国的估值效应,当它具有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作用、并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会导致这些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目前美国的外部失衡已相当严重,一旦它认为这种失衡对其经济增长、就业或估值效应造成了不利冲击时,就可能启用季风型危机传播手段。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这种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姜逸菲  
本文构建SCI指数来度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传染效应,利用Moran’s I考察金融传染的空间依赖性,运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金融传染渠道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SCI指数表明基本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两两之间都发生了较弱的金融传染效应。Moran’s I表明金融危机传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宏观基本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有显著影响,宏观基本面的恶化会加深金融危机传染;金融危机传染在贸易上有空间依赖性;流动性风险对此次金融危机传染不显著。通货膨胀率、实际有效汇率、国际储备对数、贸易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但间接效应却有正有负,这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只有欧元区受到传染,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在不同程度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吴洋  鞠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具体形式开始表现为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三种,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影响范围也逐步增加。本文通过选取世界主要的39个国家28年的数据样本,研究上述三类危机相互之间的叠加效应,以及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类型危机的传染效应。研究表明: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均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且货币危机的负面作用最大;在三类危机中,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实体经济渠道传导的传染效应,并且其影响力度有显著区别,货币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既有较强的本地效应,又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并且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染;三类危机的叠加效应主要表现为负的直接效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堪  
文章研究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机制,并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价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MLE估计方法分别估计了四个时变Copula函数模型,研究了当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时与其他国家是否存在危机传染效应的问题。通过估计的时变相关系数和结构性变点监测发现,希腊与爱尔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债务危机传染效应,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以及奥地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危机传染效应。该结论对于不同国家选择合理的救助方案和政策干预手段十分重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乾  杨景坛  吴治军  
欧洲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对主权信用评级的调整以及引发的股票市场波动一直广受关注。论文对此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评级下调对非事件国股票市场超额收益率有显著为负的溢出效应,而评级上升的这种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表明评级下调和上升的不对称效应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区域经济体内并不成立;经济总量越大的国家发生评级调整时,对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溢出效应越小;区分子样本后,评级调整的不对称效应在债务危机期间存在,但危机期间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并不比危机之前更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君潞  吴蕾  靳晓婷  
本文阐述并度量了危机传染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它是引发金融危机传染的多种渠道之一。我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t离散选择模型考察了多米诺效应的存在性,并利用离散型贝叶斯模型刻画出多米诺效应的路径,同时借助样本内预测分析了其对实际数据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危机向亚洲新兴市场传染的过程中,中国香港和日本市场是形成多米诺效应的重要媒介,它们对美国金融事件做出的剧烈反应,最终导致了亚洲新兴市场"自促成"形式的危机传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凌霄  
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迄今已由单一市场波及多个市场、由单一国家传至世界各国、由金融领域蔓延至实体经济,迅速升级为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次级债风波"。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房贷总额6000亿美元,占全部房贷的1/5,或占全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赵艺  孙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联邦基金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且对我国产出有一个负向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孟祥洁  
本文以"南山奶粉致癌门"事件为例,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利益相关者认知变化对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将根据危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改变自己对相关企业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当危机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使利益相关者形成新的认知平衡时,他们将运用归因理论使与危机企业类似的企业受到传染效应,但当传播中的危机信息变化时,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受其影响也发生变化,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分化成传染效应和竞争效益。本文弥补了现有文献只关注声誉危机后果的不足,为未来深入探讨声誉危机后果的前因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明霞  孟祥洁  
本文从食品制造企业行业地位显著性和企业专业性两方面对危机事件的声誉溢出效应进行探讨,证实了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表现为竞争效应,具体而言,在(-1,1)窗口期内,受讯企业地位显著性越强,声誉危机的竞争效应越强;在(-10,10)窗口期内,受讯企业专业性越强,声誉危机的竞争效应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静  胡晓红  阮小飞  
文章就欧元区9个国家主权债券的风险传导路径及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VAR系统方法,对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做了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样本国家主权债券存在着较严重的交叉传染,而且随危机的推移,传导路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同时,通过共同结构性冲击和特有结构性冲击的分解模型检验了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发现大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券存在较强的转移传染,为洞悉和解决欧债危机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浪  聂梓  田丽媛  
财务危机会使同一集团内的成员受到影响,本文选择拥有两家及以上的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财务危机在企业集团公司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这一因素将传递到其他成员企业,使其他成员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抑制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成员企业与财务危机企业的距离越近,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越明显;成员企业与危机企业的行业相同,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越大,但该效应只在财务危机出现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显著,考虑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财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可以有效提升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晓蓉  
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各国经济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国家甚至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指标并估算贸易传染渠道和金融传染渠道指数,发现二者均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重要传染渠道。然后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方法,区分了这两个传染渠道对中国溢出的作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这两个传染渠道确实存在;并且贸易传染渠道对中国的作用程度更强烈,作用时间更长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