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3)
2023(18941)
2022(16257)
2021(15298)
2020(12748)
2019(29119)
2018(28736)
2017(55146)
2016(29855)
2015(33310)
2014(32979)
2013(31878)
2012(29141)
2011(25843)
2010(25853)
2009(23956)
2008(22446)
2007(19546)
2006(16898)
2005(14503)
作者
(82479)
(68349)
(67839)
(64705)
(43362)
(32772)
(31002)
(26741)
(26265)
(24272)
(23211)
(22915)
(21603)
(21410)
(21273)
(21024)
(20433)
(20337)
(19673)
(19475)
(16722)
(16706)
(16586)
(15695)
(15442)
(15102)
(15061)
(14988)
(13788)
(13547)
学科
(110199)
经济(110065)
管理(86913)
(80488)
(68110)
企业(68110)
方法(50496)
数学(44099)
数学方法(43496)
中国(36153)
(34762)
(30217)
(28695)
金融(28686)
(27610)
银行(27554)
(26344)
地方(25329)
业经(25177)
(24039)
(23974)
财务(23888)
财务管理(23836)
(23756)
企业财务(22690)
理论(20437)
农业(20004)
(19236)
贸易(19222)
(18642)
机构
学院(399466)
大学(398002)
管理(156343)
(154410)
经济(150792)
理学(135155)
理学院(133678)
管理学(131091)
研究(130795)
管理学院(130387)
中国(103136)
(84278)
科学(81554)
(74633)
(64533)
(64314)
中心(62378)
业大(59882)
财经(59218)
(58720)
研究所(58648)
(53912)
北京(52638)
(52626)
师范(52061)
农业(50542)
(48449)
(48126)
经济学(46789)
财经大学(44341)
基金
项目(279035)
科学(218720)
研究(203752)
基金(201129)
(175238)
国家(173774)
科学基金(149749)
社会(127483)
社会科(120761)
社会科学(120731)
(109631)
基金项目(106915)
自然(98004)
自然科(95745)
自然科学(95715)
教育(94695)
自然科学基金(93926)
(92373)
编号(84120)
资助(82613)
成果(67408)
重点(62436)
(60733)
(59048)
(58043)
课题(57940)
创新(54205)
科研(53494)
教育部(52293)
大学(52225)
期刊
(165005)
经济(165005)
研究(115876)
中国(77687)
学报(63709)
(60188)
(57932)
科学(57108)
管理(55703)
大学(48430)
教育(46092)
学学(45816)
(45711)
金融(45711)
农业(39335)
技术(35125)
财经(28350)
业经(28034)
经济研究(26536)
(24249)
问题(22247)
(19559)
图书(19426)
(19397)
理论(19155)
科技(18473)
财会(18094)
实践(17616)
(17616)
技术经济(17611)
共检索到586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林雄斌  
在介绍地方债务化解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还款来源—增信措施—国资体系"五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宁波市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的五个成功案例,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其主要包括:打造市场化城市综合服务商、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创新构建综合还款来源、推进增信体系转型、建立新型国资国企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目标要求为指引,深入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内涵、属性以及投融资特点,是新时代做好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关键。从多维度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丰富内涵基础设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关键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涛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关键是要解决基础设施融资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方式,对重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体系提出了具体构想,即:以中央财政投资、东部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投资、政策性金融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外国资本投资为重点,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在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芸  
由于财力不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建设和管理体制落后、法制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们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强决策管理,加快法制建设,探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培武  
基础设施是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硬件载体和必要条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依托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带来了沉重的地方财政压力和债务问题,不具备可持续性,也不利于释放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要厘清政府的投融资职能,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通过大力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融资来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同时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升  杨武  凌波澜  
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债务风险,这一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但也应看到,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也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有助于降低债务风险,因此基础设施投融资活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对基础设施投融资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即虽然近年来基础设施强劲的融资需求直接助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急剧上升,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相应债务风险。基于此假设,文章利用实证数据,运用面板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方法进行检验,而且实证回归结果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文章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设,而西部地区由于其债务资金使用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等原因,使得其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证关系并不具有直接关联性。在政策建议上,文章认为地方政府债务使用用途应遵循"黄金法则",在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应当"用之有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01年南宁市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36"目标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原有筹资平台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城建资金需求。为完成"136"目标的融资要求,2002年成立的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宁公司")以接管的国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其后,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先后成立,截至2010年年底,主要的融资平台有8个,分别是:南宁城建投资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南宁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光强  
我国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建立与传统投融资体系不同的体系──政策性投融资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四方面论述了建立这种体系的可行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王力  叶其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农业、城市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加剧、社会资本和民间机构参与度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金融创新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波动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桎梏。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前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和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金融创新,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调研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经纬  
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选择期,基础设施内生性需求巨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本文从基础设施投融资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挑战,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融资信用问题,基于实践经验研究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基础设施融资信用建设和投融资运行体系构建方面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的设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亚东  李传永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又与其投融资体制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投融资方式相对匮乏、政府直接投资比重较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原则入手,在对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司海平  宋文娟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产业发展,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本文基于地方融资平台负债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债务融资如何通过影响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果表明,地方融资平台新增债务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融资平台负债显著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中“铁路里程”、“内河航运里程”的建设,显著增加了邮政基础设施中“邮局所数量”,显著提高了通信基础设施中“移动基站数量”与“光缆线路长度”。可以认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债务融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宏明  李彩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向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的资金将逐年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外的资金投入该领域的金额也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针对现行的城建项目投融资运行模式在新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弊端进行剖析,同时探索改善现有模式的途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建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总体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