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8)
2023(9032)
2022(7140)
2021(6459)
2020(5617)
2019(12280)
2018(11825)
2017(23566)
2016(12141)
2015(13426)
2014(13142)
2013(13268)
2012(11904)
2011(10162)
2010(10687)
2009(10674)
2008(10333)
2007(9467)
2006(8387)
2005(7957)
作者
(32755)
(27062)
(26944)
(25346)
(17444)
(12809)
(12295)
(10319)
(10242)
(9823)
(9216)
(9058)
(8855)
(8497)
(8330)
(8225)
(7958)
(7932)
(7656)
(7583)
(6700)
(6687)
(6541)
(6234)
(6069)
(6009)
(5993)
(5955)
(5341)
(5155)
学科
(77190)
(73783)
企业(73783)
(56805)
经济(56740)
管理(56672)
(27155)
业经(26461)
(25568)
金融(25568)
方法(23563)
(23180)
财务(23165)
财务管理(23133)
(22954)
银行(22953)
(22143)
企业财务(22050)
(20410)
中国(18663)
(16488)
数学(16151)
数学方法(16083)
农业(16020)
技术(14964)
(13270)
(12559)
理论(12120)
企业经济(11941)
(11642)
机构
学院(176111)
大学(167041)
(81193)
经济(79832)
管理(74798)
理学(63363)
理学院(62916)
管理学(62442)
管理学院(62116)
中国(49913)
研究(49113)
(43759)
财经(33619)
(33191)
(30360)
(27614)
(26289)
中心(25226)
财经大学(24735)
经济学(24680)
科学(24366)
商学(23558)
(23555)
商学院(23377)
经济学院(22445)
(22430)
(21356)
(21111)
业大(21056)
金融(20892)
基金
项目(105287)
科学(85371)
研究(81586)
基金(78277)
(64962)
国家(64259)
科学基金(58564)
社会(55013)
社会科(52479)
社会科学(52465)
(42722)
基金项目(41221)
自然(35748)
教育(35631)
自然科(34963)
自然科学(34958)
自然科学基金(34449)
(32814)
编号(32570)
资助(31720)
(29681)
(26431)
成果(25363)
创新(23644)
(23519)
(23346)
(23275)
重点(22965)
国家社会(22874)
(22636)
期刊
(94710)
经济(94710)
研究(54068)
(41373)
(34522)
金融(34522)
管理(33591)
中国(32659)
(26017)
科学(19108)
财经(17726)
业经(17548)
学报(16997)
农业(16985)
技术(16636)
(15230)
经济研究(14659)
大学(14508)
学学(14292)
财会(14145)
会计(11934)
技术经济(11721)
问题(11598)
(11233)
现代(10119)
(9531)
商业(9464)
通讯(9463)
会通(9458)
世界(9382)
共检索到277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立斌  
本文通过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银行贷款与企业债券的契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与企业债券的"硬约束"特征相比,银行贷款的"软约束"及其债务再谈判特征是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优先选择的一个重要理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斌  
本文比较分析了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不同的风险形成和分担机制,认为在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分散化解方面,公司债券比银行贷款更具优势;在一个缺乏有效的公司债券市场而严重依赖银行融资的经济中,不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会承担更多的风险管理压力,而且这些国家的资本结构也极具风险和脆弱性。因此,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保持融资体系中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协调均衡发展,有助于构建稳健的国家资本结构,增强金融稳定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谈多娇  
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是两种主要的债务融资方式。本文对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结论对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郭斌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企业债券融资更适宜于一些特殊的企业群体,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斌  
本文通过对企业债务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比较,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了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债务融资方式的需求都存在差异。因此,在经济中,银行贷款代表的中介融资和企业债券代表的市场融资不仅不应相互排斥,而且应相互共存、相互补充,以满足经济中多样化融资方式的需求。而且,企业债券融资是一种对市场进入“门槛”要求更高的债务融资方式,一般更适宜于那些规模大、净值高、盈利能力强、负债水平低、自有资本大及市场声誉好的成熟的企业群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小清  
自从1958年 Modigliani 和 Miller (1958)创立 MM 理论以来,理论界在企业融资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结构理论方面,如 Jenson&Meckling (1976)创立的代理成本理论、My- ers&Majluf(1984)的信号传递模型、 Harris&Raviv(1988)以及 Stulz(1988)的融资结构与企业控制权理论等。相比之下,关于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优势比较研究则不是很系统。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债务结构的选择问题同样重要,银行贷款与债券融资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债务融资结构失衡,引发不良后果。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企业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玫  
企业债券与银行贷款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企业举债融入资金以后可能发生道德风险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的监督能够降低或消除企业的道德风险,银行比分散的债券投资者能够更有效地监督企业。本文通过一个模型说明,道德风险小的企业债券融资较容易,而道德风险高的企业难以在债券市场上融资,只能依靠银行贷款,通过银行的监督来减小或消除道德风险,然后利用这个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企业的债务融资决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陈平社  
我国房地产企业与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演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条件损失概率方法,从风险溢出效应强度和持续性两个维度对上市房地产企业在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测度,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方法就债务融资方式对房地产企业系统重要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考察,对规模和房价波动与债务融资方式的交织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样本时期内,房地产企业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大的强度和较强的持续性,但具体演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前瞻性。公开债务融资提升了风险溢出效应强度,私人债务融资缩短了风险溢出效应的持续时间。债务期限和债务成本对风险溢出效应强度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此外,规模和房价波动状况与债务融资方式有一定交织效应。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制定相关信贷政策和债券发行政策以防范房地产企业可能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史彦虎  覃博  
中小企业融资难长期以来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集合债券的出现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由于集合债券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集合债券的适用性不强。本文通过对比"区域集优"债务融资(基于集合债券的创新融资方式)和传统企业集合票券的特点,阐述"区域集优"债务融资的创新优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安晓朗  
再谈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安阳分行副行长安晓朗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沉重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金融业的改革和稳定,不利于我国经济实现"两个转变"。社会方方面面提出了诸多解决办法,但时至今日,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仍然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岩  
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契约理论认为,金融交易本质上是就财产权利所作的契约安排,因此每一种融资方式都可以视为一种不完全契约。本文把债务融资方式分为关系型和保持距离型两种,在Hart-Moore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企业债务融资的不完全契约模型,对两种债务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项目投资收益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关系型债务融资具有帕累托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博  
本文利用2002—2013年2011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专利申请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的债务融资方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融资方式与其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型融资在债务中的比重与创新能力负相关,主要原因是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交易型融资,且银行竞争性增强有助于促进企业债务融资的创新绩效。在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也迈入了其自身的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而难以持续,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融资逐步加强了风险防控,PPP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新预算法的修改赋予了地方具有独立发债的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在面临融资方式的不同选择时,存在着融资方式的选择性偏好。笔者重点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供求关系及融资方式的优劣性,接着研究了各种融资方式的债务风险产生机制。从现实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选择各种融资方式的实际情况及其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回归的方式,论证了地方政府在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融资方式优序安排的内在逻辑性。结论表明,在考察期内,城投债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城投债的有效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方面,PPP与地方发债具有同等功效,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性;由于地方债券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当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重要渠道;由于在当前政策上已剥离了融资功能,城投债在举借债务时并未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其唯一的考虑因素。基于此,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岩  
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方式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规模大、企业价值高、盈利能力强、成长性佳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国有股比例高的企业,所有者缺位等现象就可能越严重,企业的代理成本就会越高,因此,会倾向于选择银行贷款;杠杆比例高的企业则因为增发门槛的提高,通过条款设计等措施能使可转换债在短期内转换成股票,因而更倾向于选择发行企业债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锦  周健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成长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一个正常企业的生命周期应包括创业、高速增长、成熟平稳、衰退和企业再造五个阶段。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应根据所处阶段的特点相机制定最优的债务融资决策。1、债务融资结构的种类及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