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5)
2023(7774)
2022(6492)
2021(5993)
2020(5001)
2019(10919)
2018(10288)
2017(20428)
2016(10410)
2015(11594)
2014(10912)
2013(10708)
2012(9719)
2011(8509)
2010(8971)
2009(9179)
2008(8520)
2007(7636)
2006(6987)
2005(6541)
作者
(27600)
(22630)
(22488)
(21132)
(14235)
(10838)
(10245)
(8789)
(8278)
(8194)
(7786)
(7687)
(7263)
(7084)
(7044)
(7028)
(6639)
(6539)
(6509)
(6135)
(5672)
(5448)
(5198)
(5147)
(5141)
(5070)
(5064)
(5036)
(4529)
(4487)
学科
管理(41221)
(39320)
(36534)
企业(36534)
(34685)
经济(34660)
(33850)
银行(33705)
(32057)
(29808)
金融(29808)
(19659)
(19071)
中国(17870)
(15924)
财务(15900)
财务管理(15863)
企业财务(15282)
方法(14201)
业务(12220)
数学(12016)
数学方法(11936)
中国金融(11781)
技术(11774)
(11628)
制度(11624)
银行制(10563)
环境(10140)
业经(9552)
地方(9376)
机构
学院(135027)
大学(133646)
(59569)
经济(58287)
管理(52488)
中国(49546)
理学(43456)
理学院(43077)
管理学(42635)
管理学院(42374)
研究(42113)
(34691)
(31386)
银行(30164)
(28147)
(27211)
财经(26055)
中心(23690)
(23506)
(23395)
金融(22945)
(22010)
科学(21429)
(20228)
经济学(19802)
财经大学(19575)
人民(19451)
(18862)
(18454)
经济学院(17982)
基金
项目(82687)
科学(65805)
研究(62870)
基金(60896)
(51234)
国家(50786)
科学基金(45132)
社会(42088)
社会科(40272)
社会科学(40255)
(32880)
基金项目(31775)
教育(27280)
自然(27211)
自然科(26578)
自然科学(26572)
(26133)
自然科学基金(26109)
资助(24679)
编号(24259)
(20876)
成果(19802)
创新(19764)
重点(18547)
(18061)
国家社会(18045)
(18045)
(17221)
(17216)
课题(16639)
期刊
(63573)
经济(63573)
(47880)
金融(47880)
研究(46915)
(32019)
中国(30066)
管理(20866)
(16283)
学报(16105)
科学(15463)
财经(13847)
大学(13205)
学学(12611)
(11650)
经济研究(10372)
财会(10259)
技术(10205)
教育(9749)
会计(9658)
业经(8869)
理论(8451)
农业(8146)
国际(7791)
实践(7713)
(7713)
中国金融(7447)
问题(7319)
农村(6762)
(6762)
共检索到230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军  
本文认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也加剧了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竞争。作为私人银行业务后起者的中资银行,需要充分认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信誉提升、人才易得性增强、抗风险处置能力提升的相对优势,克服竞争激励、分业经营、跨文化管理等劣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争取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异的经营业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龙清  孟倩  潘江姗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业务之一。当前,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调整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产品期限逐步缩短。同时,产生了"零收益"等一些棘手的新问题,本文对此作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建立理财师约束机制等有助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祎  
银行保理业务作为一项综合性业务,主要通过银行提供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信用控制、坏账担保以及贸易融资等各项服务,已广受出口企业亲睐。近来,受经济政策变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融资难度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金融机构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张接着一张倒掉。但是,从2009年年底的迪拜危机开始,到至今阴霾未散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似乎预示着国家违约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金融机构。第三世界网络的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加里·B·戈顿  王宇  
本文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回购市场挤提引起的银行恐慌。机构投资者是回购市场的需求者,他们向影子银行"存款",影子银行则以资产抵押支持证券保证"存款"的安全。当证券化资产的折价率大幅提高时,就出现了回购市场挤提,引起银行恐慌,从而导致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子良  侯志茹  曹硕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占英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吉伟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危机前水平,但盈利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差异化,全球私人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大IT投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加强客户经理团队培训以及大量拓展新兴市场客户等措施,不断适应新的外部经营环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学习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新趋势和经验,理顺经营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冰  
国际保理对出口商具有独特优势,而且能给银行带来可观收益,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茫茫  王红建  李青原  
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天量信贷扩张为背景,基于会计盈余信息的银行债务契约有用性这一视角,研究政府干预下的信贷刺激政策如何扭曲银行债务契约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天量信贷致使会计盈余信息在银行债务契约中的有用性出现显著性下降,表明银行债务契约被严重扭曲,且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契约被扭曲程度更高。经济后果检验显示: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债务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且国有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更高,进一步检验价值效应还发现金融危机期间的天量信贷刺激政策虽有助于提升企业短期业绩,却降低了企业长期业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倪楠  刘立新  
投资银行最初起源于欧洲,是资本市场中主要的金融中介。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为企业做IPO、证券经纪、资产管理等,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佣金和手续费,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比例较小,因此承担的风险较小。2008年次贷危机以前,在世界范围内,投资银行按照组织形态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独立的投资银行形式(代表公司为美国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该模式下的投行业务专业化程度高,但缺乏存款来源,因此较容易产生流动性危机;第二类为全能型银行形式,即银行既从事商业银行业务,也从事投行业务(代表公司为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利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充足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且投行业务产生的亏损可以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