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
2023(1740)
2022(1563)
2021(1322)
2020(1121)
2019(2370)
2018(2330)
2017(4832)
2016(2358)
2015(2394)
2014(2324)
2013(2329)
2012(2189)
2011(1904)
2010(1980)
2009(1928)
2008(2063)
2007(1854)
2006(1662)
2005(1680)
作者
(6377)
(5238)
(5080)
(5001)
(3468)
(2640)
(2354)
(1998)
(1916)
(1881)
(1875)
(1841)
(1764)
(1742)
(1713)
(1657)
(1623)
(1540)
(1522)
(1336)
(1296)
(1233)
(1223)
(1204)
(1182)
(1175)
(1092)
(1092)
(1073)
(1035)
学科
(9362)
经济(9353)
管理(8097)
(7534)
(7074)
企业(7074)
(5026)
方法(4261)
(4173)
财务(4168)
财务管理(4157)
企业财务(4080)
数学(3879)
数学方法(3864)
(3589)
(3348)
金融(3348)
(2965)
国家(2887)
(2763)
银行(2763)
(2679)
(2491)
外债(2489)
债券(2454)
公债(2454)
家公(2355)
(2333)
中国(2008)
世界(1907)
机构
大学(33614)
学院(32645)
(15194)
经济(14923)
管理(12161)
研究(11489)
中国(10763)
(9990)
理学(9894)
理学院(9791)
管理学(9660)
管理学院(9587)
财经(7488)
(6995)
(6891)
(5781)
财经大学(5760)
(5667)
金融(5485)
中心(5255)
科学(5246)
经济学(5216)
研究所(4913)
(4773)
经济学院(4767)
北京(4711)
(4655)
银行(4453)
(4174)
(4083)
基金
项目(19142)
科学(15372)
基金(14807)
研究(14454)
(12808)
国家(12691)
科学基金(11126)
社会(9601)
社会科(9268)
社会科学(9263)
基金项目(7197)
自然(7041)
自然科(6822)
自然科学(6822)
自然科学基金(6720)
教育(6615)
资助(6452)
(6347)
(5762)
编号(5287)
(4742)
成果(4676)
重点(4403)
(4376)
教育部(4370)
国家社会(4318)
人文(4139)
(4023)
中国(3886)
社科(3814)
期刊
(15998)
经济(15998)
研究(11883)
(9259)
(8242)
金融(8242)
中国(6822)
管理(4898)
财经(4143)
学报(3867)
科学(3582)
(3477)
大学(3232)
学学(3027)
经济研究(3008)
教育(2762)
财会(2713)
国际(2611)
(2523)
会计(2271)
技术(2247)
(2110)
问题(1885)
世界(1858)
理论(1814)
通讯(1718)
会通(1717)
市场(1605)
业经(1578)
实践(1540)
共检索到53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陈思宇  
债券通是中国内地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债券市场"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债券通将加快推动中国债市与国际制度接轨,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开通,"北向通"上线试运行,近期债券通运行平稳。债券通谱写了债券市场开放的新篇章,开启了全球资产配置的新途径。债券通启动以来运行平稳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陈思宇  
债券通是中国内地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债券市场"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债券通将加快推动中国债市与国际制度接轨,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开通,"北向通"上线试运行,近期债券通运行平稳。债券通谱写了债券市场开放的新篇章,开启了全球资产配置的新途径。债券通启动以来运行平稳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立岩  冯静  
在分析市政债券基金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本文从风险和收益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市政债券基金在国际资产配置中的优势:流动性高,受经济周期影响小;本身拥有较低的融资发行成本、稳定的赎回量、税收优惠特点等。最后,结合我国外汇资产配置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分配合理、高质量、高效益"的基本配置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振寰  张瑜  
通过对2002年~2010年各种时间区间的债券和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研究,发现债券和股票总体呈现负相关,随着考察时间区间的加大,相关性快速降低,且债券和股票之间在对方发生尾部风险时,具有一定对冲作用。这些特征对保险资金的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和再平衡操作都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艳敏  王光伟  
本文使用2007~2012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研究流动性需求、收益率、风险及资本监管对债券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持有债券主要是满足流动性需要,且具有明显的逆经济周期波动性,受债券及替换性资产的收益率与风险的影响不大,受资本监管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银行所处的市场地位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其债券配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综合债券及贷款的收益和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债券投资比重;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商业银行债券资产配置行为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瑜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性不足,对于央行基准利率调整的反应敏感度存在差别。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指出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货币市场主要起到流动性边际调节作用,债券市场则主要发挥资产配置功能,从而导致债券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不灵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新民   丁璇   杨道广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划,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经营主导型企业,投资主导型企业的债券信用评级更低,并且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企业中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通过作用于企业违约风险而影响债券信用评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债券市场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振瀚  徐传平  
文章自上而下地讨论了银行自营债券配置的决策要素,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银行债券投资量化分析框架,以实现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不同期限、多券种、多约束条件下的债券优化配置策略,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配置更新与压力测试,为商业银行达到债券投资多重目标的优化与平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债券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超  杨文莺  
绿色金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2016~2020年A股中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对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银行借款的可获得性更高、借款成本更低,并且长期借款比重提高。机制检验发现,绿色债券发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对债务契约签订产生有利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债务期限结构中长期借款比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务契约签订中存在的规模歧视问题;绿色债券发行对债务契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雅茜  刘忠渤  李巍  
"债券通"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价格发现等市场化机制提供了强劲动力"债券通"全称为"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是指全球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这一平台,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大礼,"债券通"不仅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价格发现等市场化机制提供了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雅茜  刘忠渤  李巍  
"债券通"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价格发现等市场化机制提供了强劲动力"债券通"全称为"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是指全球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这一平台,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大礼,"债券通"不仅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价格发现等市场化机制提供了强劲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小华   杨婧怡  
自2017年7月实施“债券通”政策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持续增强,国内外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本文基于联动视角,采用DY溢出指数法及DCC-GARCH-Hong方法,对“债券通”实施前后中国和美国债券市场的关联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债券通”政策实施后,中国债券市场和美国债券市场的联系显著增强,尤其是“北向通”在促进均值溢出方面的作用格外明显,而“南向通”的效果相对较弱,这表明中美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动态相关系数波动幅度加大且呈现周期性。整体上看,“债券通”政策初步实现了提高市场效率,扩大互联互通的初衷。最后提出完善“债券通”的政策建议,未来加强中外债券市场监管协调和风险监控、优化“债券通”配套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