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1)
2023(5929)
2022(4935)
2021(4572)
2020(3753)
2019(8349)
2018(7965)
2017(16115)
2016(8186)
2015(8732)
2014(8750)
2013(8549)
2012(7669)
2011(6927)
2010(6649)
2009(5930)
2008(5942)
2007(5155)
2006(4250)
2005(3968)
作者
(22479)
(18793)
(18750)
(17852)
(12009)
(9081)
(8453)
(7092)
(7054)
(6725)
(6371)
(6301)
(6047)
(6029)
(5845)
(5699)
(5612)
(5550)
(5522)
(5274)
(4534)
(4515)
(4488)
(4334)
(4238)
(4186)
(4142)
(3957)
(3794)
(3674)
学科
(29304)
经济(29266)
管理(25146)
(25006)
(21798)
企业(21798)
方法(14101)
数学(11806)
数学方法(11686)
(11246)
(8058)
财务(8052)
财务管理(8039)
企业财务(7798)
中国(7671)
(7313)
(7110)
业经(6928)
(6704)
(6437)
金融(6436)
(6192)
银行(6185)
(5802)
理论(5479)
(5402)
技术(5382)
(5202)
贸易(5201)
(5072)
机构
大学(115619)
学院(113816)
(46300)
经济(45416)
管理(44427)
理学(38959)
理学院(38540)
管理学(37963)
管理学院(37736)
研究(37073)
中国(28878)
(24931)
(22904)
科学(21862)
财经(20217)
(18624)
(17923)
中心(17650)
(17163)
研究所(16247)
(15637)
财经大学(15604)
业大(15575)
经济学(15423)
(14079)
经济学院(14034)
师范(13922)
北京(13796)
农业(13587)
(13358)
基金
项目(80321)
科学(64787)
基金(61224)
研究(58313)
(53789)
国家(53356)
科学基金(46402)
社会(39021)
社会科(37197)
社会科学(37188)
基金项目(32409)
自然(29969)
(29738)
自然科(29301)
自然科学(29291)
自然科学基金(28822)
教育(26457)
(25767)
资助(24027)
编号(22300)
(18608)
成果(18408)
重点(18206)
(17250)
国家社会(17072)
(16831)
(16415)
教育部(16399)
创新(16069)
人文(15989)
期刊
(46000)
经济(46000)
研究(32499)
(20358)
中国(19486)
学报(19089)
科学(16471)
管理(15821)
(14916)
大学(14419)
(13895)
金融(13895)
学学(13333)
财经(10361)
农业(9914)
教育(9841)
(8919)
经济研究(8340)
技术(7383)
业经(7361)
图书(6576)
问题(5995)
财会(5734)
(5397)
理论(5383)
商业(5127)
(5075)
现代(4913)
(4821)
书馆(4819)
共检索到16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霞  
债券违约作为目前的热点现象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宏观经济特征、行业特征、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态过程观的视角构建债券违约形成整合性框架。分析发现,该框架体系中关于最源头驱动因素制度环境、管理决策者即"人"的角色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透彻。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丹  
全球经济复苏的背后存在巨大的国际主权债务隐患,主权债务人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和债券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及广泛性加剧了主权债务争端解决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法框架下尚未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主权债券违约救济机制,而是国际救助、主权债务重组、集体行动条款和法院调解等多种机制并存,这削弱了争端解决的可操作性,降低了主权国家重整债务的效率。国际仲裁机制具有中立性、协商性和效率性,争议双方选择仲裁员和运用的规则不仅提高了争端解决的效率,而且彰显了裁判的公正性,应成为联合国治理框架下全球统一的主权债券违约的主要救济机制,并能以其固有的特性弥补其他救济机制的短板,同时不否认其他救济机制的作用,将债务重组和国际官方救助作为仲裁的有益补充。国际仲裁机制应遵循全球公认的框架性原则,包括不干涉债务国经济主权原则、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正义和中立性原则、透明度和保密性原则以及效率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博  余来冬  王宇斯  
中国债券市场尚处在培育期,然而,多年保持的债券违约"零纪录"在两年前被打破。2014年3月,民营企业超日太阳能未能支付一笔到期利息,成为国内公司债券市场违约的第一个案例。而2015年4月,电力设备制造商保定天威因未能支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利息,成为首个国企债券违约案例。2016年,国内债券市场连续发生多起债券违约案例,并一度造成债券价格的大幅回调。截至2016年6月,国内债券市场实质性债券违约已有18例,涉及债券24只,其中仅3月份以来就有11例,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元勋  夏梦圆  高思梦  王立扬  
产品架构是产品创新的根基。不同于静态模块化架构设定,产品架构演变既涉及架构自身,也关乎所处环境。然而,目前关于产品架构演变的机理仍缺乏系统性认识,亟需通过多视角和整合性文献综述,理解和把握产品架构演变全貌。依据情境—过程—内容—目的范式,分别完成相对独立的多视角(设计、战略、知识、决策)文献透视及整合性框架构建。结果表明,产品架构演变在情境上包括组织内、组织间、组织上3类抉择,在流程上包括组织内沟通、组织间关系、组织上融合3类情形,在内容上表现为形态转换、属性变化、构造变动、架构成长4种类型,在目的上包括创新战略、产品升级、研发策略、创新来源4个方面;整合性框架相对于各视角而言具有整体性、适应性、能动性、开放性等系统优势。最后,从多视角和整合性框架两个层面挑战出发,分别给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苏云鹏  杨宝臣  
波动结构对于可违约债券及其衍生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AA级企业债券价格数据,基于中国可违约债券市场构建三因子可违约随机波动HJM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维马尔科夫仿射实现。在此基础上,从波动因子的随机波动特征、相关性结构和贡献度3个方面对中国可违约债券市场的波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可违约债券隐含的无风险利率和信用利差的波动率中含有显著的随机波动过程,且其数值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无风险短期利率、短期信用利差和随机波动过程3个主要波动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波动因子的风险贡献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波动。在经济向好时期,无风险短期利率的风险贡献较大;在经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银华  李华金  
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复杂性和普遍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由于各自侧重点的不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本文首先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理论视角下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相关研究,然后在对各理论视角研究成果高度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研究的整合性框架,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远卓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自2014年起,信用债券违约事件不断发生,违约品种的期限不断缩短,甚至波及短期融资券。本文从短期融资券入手,首先说明了短期融资券违约的具体情况,将其违约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归纳了信用债券违约的原因,具体阐述了信用债券违约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负面影响,同时分析了信用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肇晨  
本文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框架下将债券按信用高低分组,研究债券市场违约率对信用利差的结构性影响。通过我国信用债市场2014Q1至2019Q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用风险对高等级(AA评级以上)债券利差的影响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且并非所有区制内的影响都显著。高等级利差受GDP下行压力的影响较小,更多反映了市场融资成本信息;而低等级债券利差普遍高估了当前的违约风险,且随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而抬升,展现出逆周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卓睿  李振  
在信用事件“常态化”背景下,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债券违约背景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相互传导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信用债违约率与融资流动性风险正相关,与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负相关。广义基金会通过抛售利率债来降低资产流动性,而融资流动性风险在中小银行去杠杆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间存在相互传导的现象,融资流动性风险越高,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越低。第三,2017年严监管时期,表现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的传导。第四,信用债的违约率与流动性分层指数正相关。流动性分层不仅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净融资额,扩大了产业债的信用利差,而且在民企和国企的债券市场产生了流动性迁移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春潮  罗苑玮  
债券市场违约会给投资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文章选取了2014—2020年债券市场上发生债券违约的149个主体,总计获得了447个债券观测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基于债券偿债现金流的角度,建立了债券违约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非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优于传统模型,加入24个定性指标和20个定量指标后的四种SVM模型预警能力均在97%以上(高斯内核模型与线性内核模型更优),相较定量指标预警能力均有所提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缘  
近年来,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违约逐步走向常态化,因此明确违约的定义,抓住实质性违约前的“黄金处置期”,总结目前债券展期、债券置换、债务转移、现金要约收购等案例的特点与适用状况,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此外,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应防止多元化处置措施作为“逃废债”的借口与手段,通过前置投资者保护条款,善用持有人会议机制,审慎全面考虑化解处置信号,可最大限度避免实质性违约发生,缓解发行人阶段性危机,切实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边赛  
2020年10月,华晨集团、河南永煤等大型国企违约事件集中爆发,将债券违约风险处置再一次推到了市场舆论和监管关注的"风口浪尖"。从改革开放恢复国债市场算起,我国债券市场真正发展不足50年,直到2014年才有首只公募债违约。目前,由于我国债券违约历史较短,现存债券违约处置机制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存在违约处置效率和回收率偏低、处置进程缓慢、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着力完善市场化的违约处置机制,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的固有思维,提高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不仅是我国债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步骤,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海芳  刘天铭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中国发债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冲击下的企业现金持有、流动性工具选择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动性冲击下,债务依赖度高的企业会增持现金进行流动性管理而非利用银行授信;国企和公司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会增持现金;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管理时会考虑自身抵押贷款能力而非破产风险。企业在流动性困境中应增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提升资产抵押和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实行抵押资产多元化,充分发挥银行授信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孔求是  
论文根据国内债券市场惯例,阐述了"技术性违约"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债券"技术性违约"的诸多案例,并针对发行人的信用评级、企业性质、所属行业、财务数据等,归纳出一些共性特征。然后,重点分析了"技术性违约"对发行人在后续债券兑付、新发行债券、企业高管责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认为"技术性违约"会导致企业发行债券再融资的困难明显增加,进而企业存量债务的信用风险将会攀升。最后从承销机构的内部工作机制、发行人自身行为两个角度,提出了防范技术性违约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任兆璋  
本文在Duffie-Singleton的简约化框架内构造了流动性风险影响下的可违约债券定价模型。模型通过假设市场利率与违约过程的独立,推导出了债券定价模型的解析形式。与国外研究成果不同,本文模型中的流动性过程具有均值回复和条件异方差特性,与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更为相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