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3)
2023(6388)
2022(5743)
2021(5153)
2020(4781)
2019(11171)
2018(10952)
2017(21729)
2016(12003)
2015(13779)
2014(14111)
2013(14288)
2012(13745)
2011(12603)
2010(12758)
2009(12025)
2008(12301)
2007(11342)
2006(9845)
2005(9025)
作者
(38687)
(32421)
(32207)
(30886)
(20618)
(15731)
(14850)
(12692)
(12305)
(11561)
(11009)
(10942)
(10484)
(10378)
(10373)
(10308)
(10202)
(9702)
(9511)
(9410)
(8229)
(8184)
(7967)
(7496)
(7456)
(7288)
(7265)
(7249)
(6691)
(6573)
学科
(51160)
经济(51104)
管理(32766)
(32182)
方法(27182)
(26015)
企业(26015)
数学(24394)
数学方法(24186)
(15102)
(13536)
(12281)
中国(12238)
(10192)
(10105)
贸易(10101)
(9783)
(9759)
财务(9745)
财务管理(9713)
地方(9405)
企业财务(9230)
业经(9113)
(8997)
银行(8958)
农业(8809)
(8631)
金融(8629)
(8396)
(7759)
机构
大学(183467)
学院(180449)
(73897)
经济(72256)
管理(65932)
研究(64486)
理学(56261)
理学院(55582)
管理学(54537)
管理学院(54209)
中国(51022)
科学(41666)
(39600)
(38597)
(35798)
(35403)
研究所(32000)
农业(30893)
业大(30608)
中心(30366)
(28522)
财经(28012)
(25345)
北京(25194)
经济学(23197)
(22516)
(22437)
(22324)
师范(22089)
经济学院(21120)
基金
项目(116653)
科学(89555)
基金(83912)
研究(80265)
(75050)
国家(74444)
科学基金(61568)
社会(48968)
社会科(46301)
社会科学(46282)
(45563)
基金项目(44313)
自然(41866)
自然科(40824)
自然科学(40804)
自然科学基金(40100)
(39465)
教育(37501)
资助(36159)
编号(32261)
重点(26986)
成果(26891)
(26376)
(24942)
(23461)
科研(23447)
计划(23446)
课题(22789)
创新(22082)
教育部(21888)
期刊
(79421)
经济(79421)
研究(52437)
中国(36102)
学报(34509)
(33733)
(29232)
科学(29147)
大学(24865)
学学(23556)
管理(22273)
农业(22152)
(20908)
金融(20908)
教育(16491)
技术(14710)
财经(14456)
经济研究(13143)
(12374)
(12262)
业经(11955)
问题(10916)
(9788)
理论(9550)
技术经济(9478)
(9256)
统计(9033)
实践(8638)
(8638)
业大(8575)
共检索到272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嘉莉  祝继高  
基于2008-2019年长期信用债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评级分析师任期越长,信用评级越低;较长的分析师任期能够影响评级准确性,降低"未能预测违约"的第I类错误,增加"错误违约预警"的第II类错误;相比于短分析师任期,长分析师任期能够增强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本文还发现,相比于未被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评级的债券,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评级削弱了评级分析师任期对信用评级的降低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晚发  李殊琦  
2016年债券市场的集中违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开始对信用评级功能与独立性产生了严重质疑。以经营杠杆为视角,利用2008—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成本粘性对发行主体信用评级的影响,以此检验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成本粘性越大,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即成本粘性风险效应会被评级机构所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成本粘性降低信用评级的作用在风险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另外,成本粘性的风险也会被投资者所关注,即成本粘性通过信用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文章也进一步证实了成本粘性主要通过增大企业资产波动率与会计信息风险来降低信用评级,研究结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者、上市公司与债权人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监管部门、信用评级机构与债权人应积极对企业成本粘性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保护债权人利益;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行为的成本管理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屈广玉  梁柱  
笔者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由大公等评级的384只无担保的固定利率非金融企业债,考察信用评级对债券利差的解释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发行人的财务信息和信用评级都能显著地解释债券利差;在大公、联合和中诚信的样本中,在剔除了信用评级中的财务信息之后,信用评级对债券利差有显著的增量解释作用,而鹏元样本中的信用评级则没有这种作用。这反映了评级机构之间的异质性,即不能将各评级机构的相同信用评级看作是无差异的。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债券市场投资者和监管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清   顾嘉乐   张乐平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刘颖斐  宋敏  
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且这种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能力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中更加显著,这说明信用评级向分析师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地,信用评级只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对私有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分析师的调研行为,上述结论表明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并不影响分析师拥有私有信息的优势,且信用评级机构与分析师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因此,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尽职调研的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中介功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臻  
信用评级不仅能够为市场提供风险信息,还能够增强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国内最大的三家评级机构在2007-2009年间发布的评级公告分别建立正面和负面的事件研究模型,通过考察公告前后的债券价格反应,实证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在二级市场中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李国平  王海妹  刘蕾  
现有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中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预测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本文的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在债券市场中,同样影响债券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具体包括: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析师预测偏差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跟踪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人数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跟踪同一公司的分析师中明星分析师所占比例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分析师预测的研究与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继华  韩斯玥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历史尚短,其专业性和客观性一直未被科学地证实。鉴于此,本文以2003~2014年1月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中信用评级制度所发挥的效果。研究结论认为信用评级和股票价格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信用评级强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债券发行价格;债券増信行为能够降低企业的发行成本,但并没有将发行成本降至与増信后同级别债券相同的利率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秀君  魏文静  
信用评级是公司债券的定价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数量少,信用评级发展较晚,在实践操作运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评估。为促进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应分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并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信用评级机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婷  
信用评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信息,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本文利用2011-2013年发行的企业债与公司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揭示出信用评级内在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券融资成本随着信用评级的上升而下降,债券特征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力要显著大于企业财务特征,企业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敖小波  林晚发  李晓慧  
近年来,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以债券市场债券信用评级为切入点,使用2008-2015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债券信用评级或主体信用评级越高,进而导致相应的融资成本越低;由于国企隐性担保作用的存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本文对内控质量影响信用评级的机制进行了检验,发现内控质量能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违约风险与提高利息保障倍数)与报告目标(降低诉讼风险),进而提高债券信用评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郎香香  田亚男  
债券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和限制风险的工具,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发挥关键作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相关问题,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鉴于此,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影响债券信用评级的三种机制;其次,介绍了双评级、多评级在评级市场发挥的作用——"评级选购"、信息生成、监管认证;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构建了信用评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