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4)
- 2023(14592)
- 2022(11798)
- 2021(10796)
- 2020(9232)
- 2019(20886)
- 2018(20401)
- 2017(40154)
- 2016(20784)
- 2015(22900)
- 2014(22067)
- 2013(21807)
- 2012(19459)
- 2011(16863)
- 2010(16911)
- 2009(16123)
- 2008(15228)
- 2007(13406)
- 2006(11294)
- 2005(10231)
- 学科
- 业(94185)
- 济(91864)
- 经济(91776)
- 企(86988)
- 企业(86988)
- 管理(78446)
- 方法(45940)
- 数学(37646)
- 数学方法(37292)
- 财(33387)
- 业经(30933)
- 融(27754)
- 金融(27753)
- 农(27673)
- 务(26413)
- 财务(26374)
- 财务管理(26349)
- 企业财务(25010)
- 银(24824)
- 银行(24820)
- 中国(24616)
- 行(23848)
- 制(21108)
- 农业(20422)
- 技术(18479)
- 理论(16320)
- 体(15808)
- 策(15585)
- 划(15553)
- 地方(15301)
- 机构
- 学院(289922)
- 大学(282713)
- 济(129655)
- 经济(127551)
- 管理(125224)
- 理学(108743)
- 理学院(107888)
- 管理学(106542)
- 管理学院(106002)
- 研究(79928)
- 中国(72584)
- 财(64032)
- 京(55157)
- 财经(51741)
- 经(47233)
- 科学(42251)
- 江(41582)
- 中心(41003)
- 经济学(40739)
- 农(40369)
- 财经大学(38816)
- 经济学院(37203)
- 业大(37057)
- 商学(36567)
- 商学院(36252)
- 所(36210)
- 经济管理(34116)
- 北京(33518)
- 州(33314)
- 研究所(32150)
- 基金
- 项目(192981)
- 科学(157081)
- 基金(146177)
- 研究(144495)
- 家(123521)
- 国家(122414)
- 科学基金(110729)
- 社会(97678)
- 社会科(93135)
- 社会科学(93114)
- 基金项目(77738)
- 省(75066)
- 自然(70378)
- 自然科(68884)
- 自然科学(68872)
- 自然科学基金(67739)
- 教育(65850)
- 划(60913)
- 资助(58900)
- 编号(56972)
- 创(44107)
- 部(43950)
- 成果(42976)
- 重点(42068)
- 国家社会(41418)
- 发(40630)
- 创新(40371)
- 业(40168)
- 人文(39620)
- 制(39573)
- 期刊
- 济(136393)
- 经济(136393)
- 研究(80731)
- 财(55887)
- 管理(51107)
- 中国(47660)
- 融(43197)
- 金融(43197)
- 农(37127)
- 科学(34526)
- 学报(32236)
- 技术(27505)
- 大学(27235)
- 财经(26876)
- 学学(26535)
- 农业(24839)
- 业经(24662)
- 经(23003)
- 经济研究(21624)
- 教育(17991)
- 问题(17713)
- 财会(17686)
- 技术经济(17028)
- 业(15367)
- 现代(14521)
- 商业(14478)
- 理论(14124)
- 会计(14109)
- 统计(13725)
- 策(13443)
共检索到41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平 徐兰欣
债券融资和股权质押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为企业存续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探讨股权质押对债券融资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代理成本在债券融资和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文章选取2015—2019年发行公司债的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SDV回归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债券融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代理成本在公司债券融资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代理成本显著降低了公司债券融资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价值的敏感度,抑制了企业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债券融资 股权质押 代理成本 企业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涌 苏美伊
金融科技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改变和优化了传统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对促进实体经济的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股权质押视角,考量金融科技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来减少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科技通过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来减少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非四大审计公司、非政治关联公司中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实体企业精准融资;金融机构应审慎处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公司治理并遵守监管规定,遏制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造成的不良现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宁 任天龙
基于内部因素成长理论与双重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以2007-2011年中国民营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于由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而形成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民营中小企业成长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即股权激励以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为影响路径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产生促进效应,但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并未显现。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民营中小企业 双重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波 曹鑫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及企业面对的共同课题。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结合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代理成本是企业社会资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与企业规模、所有权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在规模较小、民营、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企业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在部署长期发展战略的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萧松华 王院民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研究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结合考虑公司产权性质,研究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负债融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债融资在紧缩货币政策下能有效减少股权代理成本,但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预算软约束和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负债融资抑制股权代理成本的效果在这些公司上较差;同时,短期负债降低股权代理成本的效果好于长期负债。因此,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公司应调整融资结构,适当提高负债融资比例,特别是短期负债融资的比例,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左瑶
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低,越有利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而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代理成本更高。同时,笔者还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负债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而公司负债期限的缩短,对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理 李丹娜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持有的本公司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融资是一种常用但风险较高的融资模式。鉴于此,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降风险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增长,是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约束以及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然后引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以检验其是否能够保障企业的融资供给与稳定发展;最后对调控政策组合进行福利分析,以测算社会福利的改善效果。研究显示:规范资管业务和控制杠杆比例可以有效降低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发挥理财子公司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可以保障企业发展,降风险与稳增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郑军
通过债务融资能够缓和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 ,进而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 ,然而 ,债务融资契约的引入又会产生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 ,因此 ,最佳债务融资比例的确定需要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依据代理理论 ,就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进行了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孝坤
发行长期债券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债券期限越长,代理成本就越高。企业在发行新债券时必须对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进行权衡,寻求最优债券期限结构。模型证明,发行企业债券时运用提前赎回条款、卖回条款、偿债基金条款和转换权等债券契约条款可以同时达到降低发债总成本和延长企业债券融资期限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债券期限 交易成本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宋明勇 李凤羽 甄红线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中暴露出的大股东侵害债权人利益现象引发了社会舆论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识别与防范此类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股权质押这一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普遍采用的独特融资方式,探讨股权质押是否会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以及防范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发债企业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这种现象在控制权转移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经济机制分析显示,股权质押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容易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债券持有人要求得到的信用风险补偿。最后,本文还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分析师关注以及外部审计有助于缓解股权质押引发的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刚性兑付"打破后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用利差 控股股东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王聪聪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和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债券发行时的信用评级具有负向影响,对债券信用利差有正向影响,进而推升发债融资成本;并且这一效应对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以及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表现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熊市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发债融资成本的增加效应比牛市时更为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发债融资成本的增加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评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通过考察2001年-2006年期间157家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和459家公告发行"纯"股票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公告效应",本文发现,尽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好于普通股票,但总的说来,市场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公告会做出负面反应,且价格下降的幅度与企业的融资规模正相关,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对未分配现金流量少且增长机会高的公司的市场反应显著好于未分配现金流量多且增长机会低的公司。我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代理成本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市场反应的预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屈小华
本文简单梳理目前我国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现状,揭示股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发展前景,然后分析亚融科技股权质押融资案例中的融资方案形成、实施过程、风险以及实施效果,并就股权质押融资模式在新三板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股权质押融资 中小企业 新三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月娥 李江涛 张馨
本文从代理成本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代理成本,包括股权产生的代理成本和债权产生的代理成本,论述了企业可以通过确定最优融资结构、进行包括降低企业股权代理成本和降低企业债权代理成本在内的融资决策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代理成本 融资决策 最优融资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李佳 梁晗
本文基于最近十年503家上市公司发行的984只债券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产权性质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债券融资成本正相关,制衡度与债券融资成本负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结构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产权性质发挥了调节作用。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司债券定价理论,为发行人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投资人评估债券投资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并为监管部门完善债券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