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5708)
2022(4854)
2021(4490)
2020(3618)
2019(8211)
2018(7869)
2017(16320)
2016(8678)
2015(9487)
2014(9468)
2013(9254)
2012(8663)
2011(7823)
2010(8105)
2009(7706)
2008(7922)
2007(7426)
2006(6738)
2005(6393)
作者
(23832)
(19528)
(19414)
(18810)
(12925)
(9178)
(8923)
(7591)
(7437)
(7399)
(6594)
(6540)
(6476)
(6322)
(6230)
(6169)
(5890)
(5814)
(5738)
(5513)
(4813)
(4771)
(4697)
(4571)
(4541)
(4473)
(4302)
(4266)
(3875)
(3841)
学科
(33551)
经济(33518)
管理(29151)
(27806)
(23692)
企业(23692)
方法(13646)
(12905)
数学(12020)
数学方法(11866)
(10037)
中国(9324)
(8784)
(8684)
财务(8672)
财务管理(8658)
(8442)
企业财务(8328)
(7945)
贸易(7939)
(7790)
银行(7790)
(7728)
(7552)
金融(7552)
(7360)
业经(7286)
市场(5907)
农业(5862)
及其(5713)
机构
学院(123906)
大学(122186)
(56792)
经济(55597)
管理(49787)
研究(41830)
理学(41569)
理学院(41204)
管理学(40731)
管理学院(40473)
中国(36516)
(31259)
(25288)
财经(23281)
(21121)
科学(20829)
(20448)
中心(19992)
(19854)
研究所(17531)
经济学(17439)
财经大学(17182)
北京(16593)
(15716)
(15639)
经济学院(15569)
(15149)
(14745)
师范(14658)
(14556)
基金
项目(72414)
科学(58407)
研究(56984)
基金(53879)
(45087)
国家(44678)
科学基金(39407)
社会(36684)
社会科(34889)
社会科学(34881)
基金项目(26964)
(26692)
教育(26020)
自然(24621)
自然科(24033)
自然科学(24028)
编号(23828)
自然科学基金(23647)
资助(23191)
(22772)
成果(20451)
(17055)
课题(16334)
重点(15770)
(15769)
(15446)
教育部(15187)
(15027)
人文(15001)
项目编号(14909)
期刊
(67369)
经济(67369)
研究(43249)
(25851)
中国(24918)
(22241)
金融(22241)
管理(20042)
(13864)
科学(13385)
教育(12614)
财经(12586)
学报(12466)
经济研究(11310)
业经(10881)
(10698)
大学(10302)
技术(9930)
学学(9702)
农业(8994)
(8410)
问题(8168)
国际(7702)
理论(7508)
实践(6666)
(6666)
技术经济(6179)
现代(6055)
商业(6045)
世界(5934)
共检索到20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田  
当前债券市场存在追逐“撮合价值”的现象,相关操作不仅容易推高地方隐性债务、引发国有资产流失、驱动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也存在扰乱市场价格信号、降低债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可能,不利于市场从业道德水平建设。文章分析了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随着债券违约范围从民企逐步扩散到国企,债券市场投资者信用风险偏好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低等级债券发行困难时有发生。为缓解此类情况,近些年来措施不断,从压实地方党政领导责任,到地方中小银行同业资金不出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一成   朱宇航  
<正>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8月至10月末,随着货币、财政政策接连发力,利率平坦化上行,短端债券收益率大幅调整,一度回到年初高点位置。目前市场对于下阶段政策发力仍有期待,文章尝试对下阶段的政策面做分析,并对后续债券市场走势进行展望。一、三季度回顾:修复不及预期,政策启动发力,市场预期转向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近几年来 ,我国股票市场获得了较大发展 ,但债券市场 ,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 ,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而在欧美发达资本市场 ,债券几乎与股票平分秋色。以美国为例 ,美国公司债券余额在 2 0 0 1年上半年已超过商业银行贷款余额 ,接近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总额。而我国自 1 987年发行企业债券以来 ,至今企业债券的存量不过 40 0亿元左右 ,只有 A股流通市值的 2 %。由于企业债券融资市场裹足不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外部资金来源过分依赖银行信贷 ,股票市场也承担了相当大的融资压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 ,调整资本市场的不平衡结构 ...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吉平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对建立统一、高效的资本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国由于制度安排性原因,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遇到了诸如发行、交易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证券市场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制度的重新安排及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予以解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袁吉伟  
<正>社会责任债券有利于解决可持续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是ESG投资的重要创新工具。自2020年以来,为了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社会责任债券发行规模明显攀升,欧洲是全球发行规模最大的地区,政府支持机构以及金融机构是最主要的发行主体。未来,需要强化社会责任债券市场发展力度,完善市场标准,提升市场定价精准性,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参与其中,继续做大社会责任债券市场。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北麟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宽度、深度以及弹性都十分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对市场的冲击力也十分有限。但是,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会逐步显现。因此,需要在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方面强化地方政府债券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管理,确保市场的有序发展和金融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丹  
近期债券市场流动性趋紧,长端国债收益率在央行"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的政策导向下持续飙升,流动性持续净回笼,市场恐慌情绪快速蔓延,"钱荒"隐现。加之信用违约阴云再次袭来,风险持续爆发会传导至利率债市场,易产生交叉感染风险。为避免债市产生流动性危机,要实现有序去杠杆,通过加强风险揭示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降低债市风险。同时,加强联防联控,防范债市风险叠加共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丹  
近期债券市场流动性趋紧,长端国债收益率在央行"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的政策导向下持续飙升,流动性持续净回笼,市场恐慌情绪快速蔓延,"钱荒"隐现。加之信用违约阴云再次袭来,风险持续爆发会传导至利率债市场,易产生交叉感染风险。为避免债市产生流动性危机,要实现有序去杠杆,通过加强风险揭示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降低债市风险。同时,加强联防联控,防范债市风险叠加共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安国俊  刘劲松  刘晓萍  
今年以来,央行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及种类以加强宏观调控。该文认为,价格型政策更多影响的是收益率曲线的短端水平,由于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的存在,下半年仍有出台紧缩政策的可能;同时利率上升会凸现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对此,可考虑适时恢复国债期货交易,以及适时推出指数联结债券;商业银行应提高衍生品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丽君  石金涛  吴广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赜  冯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而将信用利差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对这两部分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当前利率传导中的扭曲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原因是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传导存在跨市场差异。为了更好地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应有序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推动跨市场的制度统一,尽快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易幸麟  
本文从金融政策选择角度,探讨全面开放债券市场,尤其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文章从企业债券发行的风险性、地方政府债券优越性、《预算法》的滞后性及在市场经济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角色定位进行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文理  梁楚亨  王曦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收益率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熊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牛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不存在显著影响;而且中国债券市场在牛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个月,在熊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7个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圣义  
债券市场深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但不同的货币政策措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程度、影响时间不同。该文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与债券行情走势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短期利率变动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