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7)
- 2023(12823)
- 2022(10687)
- 2021(10088)
- 2020(8671)
- 2019(19963)
- 2018(19679)
- 2017(38673)
- 2016(20482)
- 2015(23218)
- 2014(23423)
- 2013(23096)
- 2012(21187)
- 2011(18971)
- 2010(18827)
- 2009(17605)
- 2008(17728)
- 2007(15822)
- 2006(13256)
- 2005(12056)
- 学科
- 济(87293)
- 经济(87200)
- 业(64093)
- 管理(62715)
- 企(53127)
- 企业(53127)
- 方法(46354)
- 数学(41027)
- 数学方法(40557)
- 财(26883)
- 中国(22112)
- 农(21607)
- 制(19029)
- 务(18229)
- 财务(18173)
- 财务管理(18136)
- 业经(17820)
- 企业财务(17316)
- 贸(16878)
- 贸易(16872)
- 学(16706)
- 银(16431)
- 银行(16404)
- 易(16360)
- 融(15714)
- 金融(15711)
- 行(15429)
- 理论(14459)
- 农业(13993)
- 地方(13547)
- 机构
- 大学(301680)
- 学院(298935)
- 济(128007)
- 经济(125544)
- 管理(121185)
- 理学(104390)
- 理学院(103369)
- 管理学(101682)
- 管理学院(101105)
- 研究(92799)
- 中国(76677)
- 财(63453)
- 京(61537)
- 科学(53977)
- 财经(50806)
- 经(46291)
- 农(45662)
- 所(45553)
- 中心(45133)
- 江(43481)
- 业大(42239)
- 研究所(40973)
- 经济学(40783)
- 北京(38395)
- 财经大学(38289)
- 经济学院(37043)
- 农业(36136)
- 范(35054)
- 师范(34694)
- 州(34318)
- 基金
- 项目(198381)
- 科学(157700)
- 基金(148034)
- 研究(142952)
- 家(127870)
- 国家(126866)
- 科学基金(110823)
- 社会(92774)
- 社会科(88127)
- 社会科学(88103)
- 基金项目(77985)
- 省(75487)
- 自然(72940)
- 自然科(71319)
- 自然科学(71298)
- 自然科学基金(70050)
- 教育(66334)
- 划(64063)
- 资助(61785)
- 编号(57221)
- 成果(45326)
- 部(45316)
- 重点(44059)
- 创(41290)
- 发(40732)
- 教育部(39645)
- 科研(39030)
- 国家社会(38850)
- 创新(38677)
- 人文(38505)
共检索到433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强 张雨婷
以2010—2019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企业商誉减值与债券信用利差显著正相关,并购后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更高。与未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相比,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商誉减值后,债券信用利差会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并购溢价高的企业的商誉减值信息反应更敏感,而对于使用现金支付进行并购后的企业商誉减值信息则较不敏感。此外,支持企业进行并购的宏观政策效应强化了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反应,商誉减值会通过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增加债券信用利差。结果表明,我国债券市场能识别并传递商誉减值信息所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进行理性并购提供借鉴,也对进一步优化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信用利差 商誉减值 信号传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是否会考虑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2008—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并购商誉减值行为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时长、收取更多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应对潜在的审计失败风险。机制检验中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并购商誉减值准备以后,公司业绩波动性显著增加,盈余质量显著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动机显著增强,使得审计师面临的审计工作复杂度和审计失败风险提高,进而导致上述风险应对行为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会被显著弱化;相比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也会被显著弱化。本文研究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是审计师面临的重大审计风险事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强化审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商誉减值 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冬艳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管理层过度自信 商誉减值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忠雪 何露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治理效应和信号效应路径抑制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并购溢价率高、商誉减值风险高、绿色并购、相关行业并购时,ESG表现降低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外部金融监管进一步强化了ESG表现对并购商誉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黎文飞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并购重组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这些商誉资产在后续减值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商誉减值意味着,并购商誉资产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增值收益,这种负面信息流入到股票市场,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6年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显著正向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两者间的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信息中,商誉增加并不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只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作用在并购年度公司股价泡沫越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信息价值相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防范和化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杏芬 胡艳梅
本文以连续多次并购的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为例,深入剖析其商誉减值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直接诱因是管理层多次盲目高溢价并购,且为维持短期内良好业绩,管理层一直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致使减值风险累积。深层次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大股东、治理层与管理层三级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中,即一个人控制了整个公司的最高决策权、治理权和管理权,且各种内部监管机制流于形式,造成内部控制人获取了最大利益,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进而阻碍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多次连续并购 商誉减值风险 治理路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繁荣 彭娜
随着一系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案的出现,中国已然被卷入了国际并购大潮。随之而来的并购风险,尤其是信息风险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目标企业发出的信号越接近于真实值,目标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则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预期价值水平会越高。这与目标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化价值水平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可以依据更为完备的信息来评价目标企业,有利于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性。
关键词:
信号传递博弈 跨国并购 信息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辉
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AAA 2015年6月30日以10亿元收购了标的企业BBBB100%股权,收购基准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BBBB股权价值为10.1亿元。收益法评估中,BBBB收益预测中的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B1产品是标的企业主要产品,B2产品在收购基准日处于在建中,属于对B1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2016年2月,BBBB完成工商变更、实现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虹雁 刘强
本文在考察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政策的基本执行情况后,从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两方面对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准则时期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较旧准则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增幅且新准则时期的商誉减值较旧准则时期的商誉摊销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商誉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变更有效地鼓励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其私有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是新准则时期上市公司每年计提的商誉减值额波动率非常高,通过处置子公司注销商誉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且商誉减值的计提时点要显著滞后于股票收益率降低的时点,延期计提的时点可能为两期。因此,建议准则应强化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价值相关性 及时性 经济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