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3)
2023(3409)
2022(2851)
2021(2634)
2020(2357)
2019(5078)
2018(4754)
2017(9968)
2016(5177)
2015(5812)
2014(5944)
2013(5969)
2012(5543)
2011(4961)
2010(5056)
2009(4908)
2008(5142)
2007(4917)
2006(4257)
2005(4322)
作者
(15284)
(12356)
(12240)
(11806)
(8176)
(5999)
(5779)
(5001)
(4700)
(4640)
(4412)
(4222)
(4127)
(4059)
(3967)
(3906)
(3754)
(3717)
(3578)
(3358)
(3210)
(2974)
(2939)
(2932)
(2862)
(2844)
(2841)
(2594)
(2567)
(2515)
学科
(20588)
经济(20561)
(18202)
管理(16161)
(14273)
企业(14273)
方法(11499)
(10758)
保险(10667)
数学(10493)
数学方法(10449)
(8961)
银行(8961)
(8530)
(8406)
(8048)
金融(8048)
(7769)
中国(7577)
(6545)
财务(6541)
财务管理(6522)
企业财务(6310)
市场(4919)
制度(4622)
(4622)
各种(4470)
(4469)
贸易(4461)
业务(4444)
机构
大学(77533)
学院(75961)
(35232)
经济(34470)
管理(30881)
中国(27490)
理学(24833)
理学院(24635)
管理学(24337)
管理学院(24189)
研究(23523)
(22587)
财经(17043)
(16107)
(15560)
(14152)
金融(13903)
(13195)
财经大学(13091)
中心(12893)
银行(12562)
(12085)
经济学(11813)
(11625)
(11611)
北京(10883)
人民(10807)
科学(10692)
经济学院(10661)
国人(10246)
基金
项目(42673)
科学(33981)
基金(33150)
研究(31121)
(27807)
国家(27614)
科学基金(24586)
社会(21233)
社会科(20159)
社会科学(20151)
基金项目(16746)
自然(15882)
自然科(15529)
自然科学(15523)
自然科学基金(15291)
资助(15282)
(14390)
教育(13861)
(12467)
编号(11914)
(10426)
成果(9863)
教育部(9461)
人文(9056)
重点(9044)
(8979)
国家社会(8949)
(8839)
大学(8612)
(8294)
期刊
(38967)
经济(38967)
研究(29418)
(23426)
金融(23426)
(18764)
中国(16121)
管理(11973)
财经(9821)
学报(8974)
科学(8618)
(8088)
(7965)
大学(7452)
学学(7188)
理论(6280)
经济研究(6129)
实践(5644)
(5644)
技术(5133)
(4928)
业经(4815)
问题(4602)
国际(4541)
农业(4447)
财会(4372)
保险(4312)
(4312)
统计(3955)
技术经济(3881)
共检索到13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军  陈诣辉  陈秉正  
2005年以来,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不断集聚,信用风险事件也逐渐增多,债券违约逐渐步入常态化,防范信用风险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题。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回顾2005年,我国信用债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当年底,我国信用债余额突破50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鸿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是世界最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 ,主要的发达表现有 :债券交易工具的多样性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多重性。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体的我国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交易工具亟待创新 ,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体系急需建立。我国可以考虑借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成熟经验 ,强化我国债券市场交易工具的创新 ,逐步建立综合的立体式的债券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海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容的需要,2002年底市场准入已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大批中小金融机构纷纷入市,市场成员由成立之初的几十家发展成现在的800多家。谋求发展新业务的农村信用社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以地、市、县联社为单位不断地加入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佟岩  李鑫  钟凯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本文基于2008—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从信用风险这一视角检验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公司治理在债券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制度安排能够有效降低债券信用风险。对内生性问题加以缓解后,本文发现党组织参与通过治理效应路径、风险规避效应路径、信息效应路径对债券信用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在民营企业以及外部监督较为薄弱的公司中,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债券信用风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不同方式对债券信用风险也存在差异化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和债券信用风险之间的影响路径,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体制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子宪  卢海峰  关伟  
自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不断发酵,一方面受世界经济下行、供给侧结构改革、金融去杠杆和监管规范化影响,局部风险逐渐暴露,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提升了对信用风险暴露的容忍度,不再一味对违约债务承诺风险兜底和刚性兑付。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权衡利弊,认为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势在必行。今后,应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市场基础设施,发挥信用衍生品市场作用,丰富人民币投资标的,健全做市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等,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券市场信用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段丙华  
2016年9月24日,由武汉大学资本市场法治研究中心主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共同协办的"债券市场风险防范法制建设高峰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来自学术界与实务界的6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就"债券市场结构与债券市场风险"、"金融监管与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债券市场风险处置"等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讨,形成了广泛共识并提出了系列建议。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指出,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以来以股票为中心,缺乏对债券市场的重要性认识,研究债券市场法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艳  沈惟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绿色金融,并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绿色债券已成为绿色金融领域重要的债务融资工具,其发展势头迅猛。文章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陈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债券保险曾经起到过"推波助澜"作用,监管方面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引导这一金融工具和整个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前不久,"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发生,并因其交易结构复杂、投资人分散众多、危机化解难度大等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是近年来唯一触发债券保险理赔的案例,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债券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收取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后为债券发行人提供信用担保,当债券发行人在到期日不能按照约定还本付息时,由保险人对被保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陈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债券保险曾经起到过"推波助澜"作用,监管方面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引导这一金融工具和整个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前不久,"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发生,并因其交易结构复杂、投资人分散众多、危机化解难度大等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是近年来唯一触发债券保险理赔的案例,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债券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收取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后为债券发行人提供信用担保,当债券发行人在到期日不能按照约定还本付息时,由保险人对被保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秀梅  
与市场规模迅速扩容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方面相对滞后,这直接导致了债券市场违约风险急剧上升。而违约所具有的连锁性、规模性和危害性,使得我们必须对信用风险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在对目前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营造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两个维度来提升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国情  
当前,“信用”已构成经济生活的新“瓶颈”。证券市场的诚信原则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证券市场的巨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危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来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晓莉  孟艳  
近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张,人民币成为国际债券的标值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为顺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促进该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在简析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研究该市场当前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短期资本套利风险和外汇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琳  张宗军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进入了"自发自还"阶段,但存在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风险。通过对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状况、投资者结构、收益水平、期限结构的多角度分析,对其违约事件、违约概率、违约分布的多指标考察,对其监管体系和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剖析,认为市政债券与城镇化发展相生相伴,市政债券市场需要丰富的差异化产品,需要广泛的投资者和合理的期限结构,需要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