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3)
2023(3606)
2022(3098)
2021(3002)
2020(2434)
2019(5857)
2018(5759)
2017(11315)
2016(5910)
2015(6741)
2014(6783)
2013(6719)
2012(6419)
2011(5776)
2010(5880)
2009(5586)
2008(5754)
2007(5060)
2006(4399)
2005(4291)
作者
(15950)
(13229)
(13065)
(12559)
(8716)
(6355)
(6158)
(5085)
(5024)
(4690)
(4551)
(4374)
(4231)
(4167)
(4132)
(4109)
(3982)
(3900)
(3838)
(3530)
(3294)
(3152)
(3132)
(3074)
(2970)
(2963)
(2960)
(2792)
(2635)
(2579)
学科
(26527)
经济(26488)
(15736)
管理(15709)
(13148)
企业(13148)
方法(11926)
数学(10494)
数学方法(10445)
(8551)
金融(8551)
(8423)
(7824)
贸易(7819)
(7652)
中国(6639)
(6551)
银行(6547)
(6258)
(5904)
(5563)
财务(5559)
财务管理(5545)
企业财务(5381)
市场(5089)
(4960)
世界(4486)
关系(4383)
业经(4350)
(4045)
机构
大学(89182)
学院(85659)
(43925)
经济(43234)
管理(32276)
研究(31451)
中国(27864)
理学(26691)
理学院(26435)
管理学(26262)
管理学院(26073)
(23139)
(18407)
财经(17887)
(16454)
(15430)
经济学(14991)
中心(14227)
科学(13697)
财经大学(13661)
经济学院(13581)
研究所(13311)
(12669)
金融(12456)
北京(12356)
(12011)
(11061)
(10829)
(10287)
商学(10223)
基金
项目(49288)
科学(39578)
研究(39053)
基金(37960)
(31927)
国家(31699)
科学基金(27410)
社会(26049)
社会科(24934)
社会科学(24926)
基金项目(19069)
教育(18015)
资助(16586)
自然(16000)
(15907)
自然科(15634)
自然科学(15630)
自然科学基金(15395)
编号(15314)
(14427)
成果(13959)
(12833)
教育部(11749)
国家社会(11516)
(11161)
重点(10995)
中国(10948)
人文(10928)
(10626)
大学(10546)
期刊
(47869)
经济(47869)
研究(32041)
(18099)
(17692)
金融(17692)
中国(17030)
管理(12828)
国际(11041)
财经(9982)
(9553)
学报(8873)
教育(8624)
科学(8605)
(8529)
(8405)
经济研究(8404)
世界(7654)
大学(7639)
学学(7017)
问题(6748)
农业(5728)
业经(5561)
技术(5511)
理论(5399)
实践(4649)
(4649)
(4251)
贸易(4251)
现代(3987)
共检索到144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政策精神引领下,我国金融业正以"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加快开放。债券市场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基础。近期,我国债市开放呈加速势头,市场扩容、制度建设、风险防范齐头并进。2018年全年,境外机构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5128亿元,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新发债券746.6亿元。在此背景下,借鉴学习国际成熟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债市开放质量,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2018年7月3日,"债券通"喜迎开通一周年。"债券通"的成功实践生动阐释了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最好纪念。作为"债券通"业务主要实施机构之一,上海清算所充分体会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金融市场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松梁  万泰雷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助力国家开放性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标准的全球影响力作为规模全球第三、存量超过40万亿元的大市场,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正不断提升。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助力国家开放性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金融标准的全球影响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有望发展成为更高效、更市场化的全球性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协调监管,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增长,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了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国际经验表明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建立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扶持框架,支持启动绿色债券市场,而市场参与主体则应自下而上推动市场建设。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应该明确"绿色投资"和"绿色债券"的定义、认证与监督;鼓励绿色投资,提高绿色债券的吸引力,培育绿色投资者;监管部门协调一致,发布绿色债券市场监管准则和措施;扩大发行主体范围,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试点发行绿色债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彬  张友先  汪川  
自1997年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为主、场内交易(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体系。但从总量看,我国债券规模还比较小,同时,受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束缚,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并在发行、交易、托管等环节上存在分割。在诸多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中,债券市场的多重监管和托管结算系统的分割是本质性的阻碍因素。本文旨在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托管结算体制及其发展经验,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杰  顾巧明  
我国正处于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监管体系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在借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市政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化解信用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2017年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花旗、彭博两家全球著名的指数供应商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指数系列,"债券通"顺利开通运行,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开放不仅有利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有利于构建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账户管制、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及信用评级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从制度设计、市场培育、信用评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入手,有序稳妥地推进债券市场开放与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勤宇  艾群超  
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成利率市场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战略性目标和改革方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债券市场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融入国际债券市场的巨大挑战,应充分筹划、积极应对、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钱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4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38.2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随着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基础设施建设及交易制度日趋完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满足境内外发行人及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捷  汤莹玮  
高收益债券在美国发展最为成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和亚洲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刚刚起步。本文分析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根据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昌杰  
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激励交易、市场约束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投资者能够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博取较高收益,成为美国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融资工具。中国应借鉴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促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发展,具体措施如下:扩大投资者群体,促进债券交易和流动性;重视信息披露,强化违约惩戒机制;鼓励多种违约状态下的债券条款设计;提高投资者的违约风险意识,完善债券评级体系;发展多种债券违约保护工具;建立与完善债券的违约处理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平   郭欣然   黄友星  
本文基于200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考察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治理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三条渠道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非国有企业、规模以下企业、高行业竞争度企业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低行业竞争度企业和低资本密集度企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冠男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市场参与者数量已从最初的16家商业银行发展到目前超过1.7万户投资者,市场体量超过50万亿元,2017年上半年债券发行规模近7.5万亿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成为国家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爽  
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大力引入境外投资者;二是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三是准许境外发行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从2005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已取得巨大进展。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债券市场改革的深化,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各类经济主体。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内部因素看,主要面临债券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市场建设滞后和配套措施不力等问题。对于债券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制度设计、市场建设和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