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5)
- 2023(7894)
- 2022(6885)
- 2021(6456)
- 2020(5865)
- 2019(13734)
- 2018(13434)
- 2017(27619)
- 2016(15060)
- 2015(17373)
- 2014(17586)
- 2013(17834)
- 2012(16904)
- 2011(15236)
- 2010(15960)
- 2009(15767)
- 2008(15256)
- 2007(14083)
- 2006(12139)
- 2005(11316)
- 学科
- 济(65825)
- 经济(65751)
- 业(51023)
- 管理(46676)
- 企(42432)
- 企业(42432)
- 方法(35425)
- 数学(31749)
- 数学方法(31547)
- 财(23497)
- 务(17605)
- 财务(17587)
- 财务管理(17549)
- 企业财务(16881)
- 中国(16859)
- 制(16105)
- 农(15855)
- 银(14485)
- 银行(14463)
- 融(14412)
- 金融(14410)
- 行(13576)
- 贸(13281)
- 贸易(13273)
- 易(12886)
- 业经(11982)
- 学(11235)
- 险(11135)
- 保险(11041)
- 地方(10248)
- 机构
- 大学(226883)
- 学院(224220)
- 济(98886)
- 经济(96905)
- 管理(89046)
- 理学(75143)
- 理学院(74424)
- 研究(73707)
- 管理学(73389)
- 管理学院(72960)
- 中国(65439)
- 财(51224)
- 京(47458)
- 科学(41137)
- 财经(40138)
- 所(38302)
- 农(37390)
- 经(36429)
- 中心(35855)
- 江(34155)
- 研究所(33877)
- 业大(31030)
- 经济学(31001)
- 北京(30605)
- 财经大学(30139)
- 农业(29534)
- 经济学院(28160)
- 州(27025)
- 院(25522)
- 范(25084)
- 基金
- 项目(137072)
- 科学(107584)
- 基金(101634)
- 研究(98860)
- 家(87235)
- 国家(86540)
- 科学基金(74557)
- 社会(63148)
- 社会科(59905)
- 社会科学(59884)
- 基金项目(53690)
- 省(51431)
- 自然(48934)
- 自然科(47797)
- 自然科学(47782)
- 自然科学基金(46984)
- 教育(45668)
- 资助(43906)
- 划(43784)
- 编号(39961)
- 成果(33238)
- 部(32344)
- 重点(30468)
- 教育部(28096)
- 创(27726)
- 发(27669)
- 人文(27070)
- 科研(26948)
- 性(26607)
- 课题(26462)
- 期刊
- 济(107811)
- 经济(107811)
- 研究(70978)
- 财(43490)
- 中国(42010)
- 融(37481)
- 金融(37481)
- 农(32534)
- 学报(32492)
- 管理(31959)
- 科学(29468)
- 大学(24764)
- 学学(23513)
- 财经(21381)
- 农业(20381)
- 经(18029)
- 技术(17602)
- 经济研究(17195)
- 业经(15706)
- 教育(15643)
- 问题(14337)
- 理论(13390)
- 贸(13149)
- 财会(12288)
- 国际(12160)
- 技术经济(12110)
- 实践(11991)
- 践(11991)
- 业(11744)
- 统计(11479)
共检索到34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东 毛玉萍 韦伦 许志方
迄今为止,有关次贷危机的报道中,债券保险商是中国读者经常看到的重要角色。但这一机构对我们来讲是陌生的。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债券保险公司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运营机制、与次贷危机的关系以及债券保险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分析,以期能够对正在采取多种对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中国有所启示。
关键词:
债券保险 次贷危机 债券市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本文从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债券保险公司的影响,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债券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强监管、重视信用风险和自身风险防范、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债券保险 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 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陈文鹏
2005年12月,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保险公司购买条件的债券信用级别作出严格限制。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对象仅限于指定的信用级别债券上,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可能因为保险公司能否参与投资导致市场流动性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分析52只发行额度为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市场流动性水平,认为保险公司的参与对提高债券流动性水平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债券投资 市场流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勇 马全军
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大潮,国际资本市场空前活跃。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大组成部分,国际债券市场亦不例外。本文从90年代以来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为切入点,回顾了我国几十年来国际债券融资的成就;并对我国今后在宏观调控、融资市场、融资币种和技术、融资方式、债券类别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窦星华 孙静 谭慧
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债券市场与债券基金产品发展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债券基金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空间。本文提出我国基金行业应抓住国内债券市场扩容这一时机,适时增加债券型产品的种类和供给,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局面。对美国市场上债券ETF的案例分析表明,可以将推动债券ETF发展作为产品创新的切入点,在为投资者拓宽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渠道的同时,解决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全军 马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金永军
债券电子交易平台的出现和交易所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国际场内外债券市场融合趋势日趋明显,中国债券市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国家政策统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唯一区别就是市场组织形式。因此,债券交易场所的适合程度不是以名义上划分的场内外市场为准的,而是视各市场提供的基础设施是否合适为准。当前中国债券场内外市场竞争的根本点就是政策的公平性而不是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与否。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场内市场 场外市场 电子平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鑫 庄毓敏 李威
次级债券与普通金融债券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清偿顺序靠后,且到期前不能提前赎回,这使得次级债券投资者格外关注发行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金融监管机构倾向于将次级债券作为银行市场约束工具来使用。从国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效果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方法,采用我国次级债券价格和银行风险指标对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有效性趋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我国银行市场约束效应的有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次级债券 市场约束 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顾聪 周波 李胜宏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市场,美国固定收益市场一直是国外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回报的首选地。文章比较了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规模、品种及投资特点,重点分析了随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外币债券的持仓变动,以及次贷危机对其外币债券投资造成的潜在损失,建议商业银行应采取更为审慎的投资策略,降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玉琳 胡秋灵
文章从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性入手,采用VAR模型及相关计量分析方法对所选12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债对数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究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债收益率受其他国家或地区国债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性很小,欧债危机不会通过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性引发中国主权债务危机。
关键词:
欧债危机 债券市场 联动效应 VA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世贤
90年代的国际债券市场及其未来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郭世贤国际债券市场在90年代头4年,有别于80年代下半期的显著特点令人瞩目,这种巨大变化是由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预计未来7年,即1994年至2000年,国际债券市场将呈现更加美好的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债券市场将迎来"新常态"发展,即市场进一步扩容、产品创新不断加快、信用风险进一步分化、市场波动加大,对完善制度和产品创新提出了新挑战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在改革红利、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稳健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支撑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利率稳步下行,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刘西
2011年末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334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国内债券存量数据,以美元标价),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2~2011年,我国国内债券规模年均增长30%,增速远高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从5%提高到14%,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从35%提高到76%。但整体而言,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对外开放度不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晓波 李杨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次级债 信用评级机构 利益关联 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关键词:
公司债券 流动性 信用利差 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