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
2023(584)
2022(509)
2021(444)
2020(412)
2019(899)
2018(871)
2017(1860)
2016(1031)
2015(1095)
2014(1173)
2013(1137)
2012(1018)
2011(991)
2010(1054)
2009(1040)
2008(949)
2007(856)
2006(803)
2005(781)
作者
(2707)
(2142)
(2127)
(2052)
(1452)
(1059)
(964)
(945)
(832)
(817)
(767)
(755)
(727)
(708)
(682)
(679)
(656)
(629)
(618)
(615)
(559)
(557)
(541)
(512)
(501)
(487)
(475)
(475)
(456)
(446)
学科
(3704)
经济(3698)
(3054)
管理(2821)
(2699)
企业(2699)
方法(1970)
(1917)
银行(1916)
(1839)
数学(1786)
数学方法(1782)
(1578)
金融(1578)
(1548)
(1402)
(1210)
财务(1210)
财务管理(1206)
企业财务(1183)
(1096)
贸易(1094)
业务(1049)
(1047)
制度(991)
(991)
银行制(882)
中国(867)
业经(863)
(727)
机构
大学(13633)
学院(13328)
(6070)
经济(5931)
中国(5323)
管理(5254)
理学(4312)
理学院(4283)
研究(4266)
管理学(4247)
管理学院(4223)
(3524)
(3386)
银行(3269)
(3029)
中心(2953)
(2907)
人民(2733)
财经(2715)
国人(2490)
(2486)
中国人(2484)
中国人民(2465)
(2357)
金融(2319)
(2180)
财经大学(2104)
经济学(2000)
人民银行(1998)
(1976)
基金
项目(7927)
科学(6300)
研究(6046)
基金(6025)
(5002)
国家(4958)
科学基金(4322)
社会(4130)
社会科(3930)
社会科学(3928)
基金项目(3175)
教育(2838)
(2775)
资助(2602)
自然(2595)
自然科(2534)
自然科学(2533)
自然科学基金(2500)
编号(2424)
(2403)
成果(2225)
(2026)
教育部(1836)
(1745)
(1733)
人文(1728)
重点(1723)
国家社会(1716)
课题(1638)
社科(1626)
期刊
(5934)
经济(5934)
(5046)
金融(5046)
研究(4870)
(2651)
中国(2051)
(1861)
管理(1715)
财经(1490)
学报(1358)
(1202)
大学(1193)
理论(1182)
教育(1180)
农业(1157)
(1139)
科学(1137)
实践(1116)
(1116)
(1092)
世界(1087)
(1085)
学学(1073)
经济研究(976)
国际(963)
问题(816)
业经(804)
(744)
技术(681)
共检索到22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薇薇  陆信宇  黄曦  
介绍美国信用修复行业沿革变化和《信用修复机构法》的核心内涵,分析我国信用修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美国信用修复行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建立并规范我国信用修复市场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我国信用修复行业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薇薇  陆信宇  黄曦  
介绍美国信用修复行业沿革变化和《信用修复机构法》的核心内涵,分析我国信用修复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美国信用修复行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建立并规范我国信用修复市场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为我国信用修复行业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秋香  
随着"芝麻分""考拉分""猪猪分"等个人信用评分的推出,信用评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个人信用修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征信体系发达的美国,个人如果存在不良信用信息,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处处受限;同时,信用修复给失信的个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借鉴美国个人信用修复的主要做法,我国应完善信用修复法律,加强征信宣传教育,建立个人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异议处理流程,健全征信投诉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信用消费比较研究”课题组  郭冬乐  赵晓英  申恩威  赵萍  陈忠  张少龙  
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信用消费的基本经验 ,从信用消费产生的条件、信用消费的种类和规模、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 ,以及信用消费的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认为我国信用消费的市场环境已基本具备 ,需要通过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以信房、汽车、信用卡等信用消费为重点 ,实现信用消费与担保、保险相结合 ,以及建立健全信用消费的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推动我国信用消费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向群  曹文炼  陈新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家平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用经济和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人们对美国的信用经济模式和信用体系产生怀疑,尤其对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监管模式和评级技术展开猛烈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旭昆  李晓红  
梳理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变迁,分析美国信用评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背景因素,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尽快完善和发展信用类债券市场,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法治建设,优化信用评级业发展环境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巍峰  
市场风险(marketrisk)和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金融市场上两大最基本的风险。前者指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等因素的变动对贷款和证券价值的不确定性影响;后者指金融交易中一方违约或其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使另一方遭受损失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寰  周景彤  
美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高度垄断、严重的"顺周期"现象、利益冲突、金融市场及监管当局对评级的严重依赖是当今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目前美国信用评级业形成了以行业自律为基础、NRSRO注册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直接监管相结合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美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及监管变迁对我国的启示是:应逐步打破国际评级市场完全由美国评级机构垄断的现有格局,必须逐步构建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本土评级体系,并将本土评级体系的培育与国内债券市场建设、"走出去"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降低国内监管部门及市场主体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温晓慧  
信用评级业作为特殊的中介行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也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信用评价的相关规范,但仍然属于起步阶段,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美国信用评价机制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基金评价市场的现实情况,可为中国基金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多角度的借鉴,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业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瑞琪  
自1999年我国开始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以来,个人消费信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都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能导致信用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信用消费者保护体系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信用消费者保护的几点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娆  
通过对过去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时信用制度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制度存在的缺陷等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去库存"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为我国供给侧改革"去库存"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为民  
在成熟的纳税信用治理体系中,政府、税务机关、税务代理、社会公众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社会信用体系成熟发达、运转高效、税务部门深度参与社会信用体系、税务代理行业监管规范有效以及社会公众对纳税信用监督有力,共同推动了整个社会纳税信用水平的提升。同美国相比,我国纳税信用治理主要依靠税务机关来实施,政府、代理机构、社会公众在纳税信用治理中职能缺位,亟需加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实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信用违约互换试图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投资的违约保护,但是在市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该产品却使得信用风险更广泛地分散在固定收益市场中,从而构成了信用风险向体系性风险转化的潜在基础。除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策略等技术因素外,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能否有效扩展实际上是有赖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卖出方是否具有实际最终偿付能力;二是市场对于产品核心风险的评估与产品定价机制是否具有客观而统一的标准;三是买方机构的营利来源及大规模购买产品的意愿。信用违约互换技术上的设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衍生产品的操作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霞  
日本、韩国的信用担保组织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形成了体系完善、运作规范、收支平衡、保证力强并独具特色的模式 ,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体系的信用担保业 ,与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借鉴日韩成功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 ,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担保体系。它应该是一个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理顺、外部支撑到位、内部综合支持系统有力、业务领域宽广、运作方式规范的科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