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4)
2023(13557)
2022(11398)
2021(10654)
2020(8612)
2019(19806)
2018(19654)
2017(37483)
2016(20096)
2015(23073)
2014(22857)
2013(22544)
2012(21284)
2011(19434)
2010(19623)
2009(18316)
2008(18480)
2007(16598)
2006(15124)
2005(14276)
作者
(56626)
(46962)
(46870)
(44686)
(30083)
(22225)
(21201)
(18069)
(18049)
(16900)
(16252)
(15803)
(15275)
(15243)
(15042)
(14465)
(14005)
(13758)
(13638)
(13276)
(12133)
(11421)
(11357)
(10715)
(10647)
(10589)
(10578)
(10539)
(9479)
(9265)
学科
(85827)
经济(85704)
管理(57058)
(53292)
(42662)
企业(42662)
中国(30640)
方法(29075)
(27041)
(25269)
银行(25124)
数学(24896)
数学方法(24717)
(24002)
(23809)
(21695)
地方(21307)
业经(20732)
(19641)
金融(19637)
(18587)
贸易(18564)
(18088)
(15593)
农业(15570)
(14827)
制度(14821)
环境(14201)
(13923)
(13777)
机构
学院(283969)
大学(282943)
(126093)
经济(123562)
研究(104308)
管理(103466)
中国(88191)
理学(86163)
理学院(85175)
管理学(84100)
管理学院(83561)
(62426)
(61995)
科学(57285)
(52247)
中心(47746)
财经(47523)
研究所(46490)
(44775)
(43977)
(43100)
北京(40466)
经济学(40201)
(37622)
(37351)
师范(37281)
(36051)
经济学院(36029)
财经大学(35181)
业大(35092)
基金
项目(176642)
科学(139680)
研究(136160)
基金(127290)
(109288)
国家(108354)
科学基金(92714)
社会(88283)
社会科(83831)
社会科学(83809)
(67659)
基金项目(65698)
教育(62672)
(57039)
编号(55230)
自然(54890)
自然科(53580)
自然科学(53565)
自然科学基金(52624)
资助(52499)
成果(47153)
(43050)
(40571)
重点(40422)
课题(39869)
(37847)
(37509)
国家社会(37403)
(35567)
教育部(35503)
期刊
(149832)
经济(149832)
研究(97899)
中国(69578)
(48616)
(44904)
金融(44904)
(42956)
管理(42200)
学报(37967)
科学(37594)
教育(36516)
大学(30290)
学学(28087)
农业(27931)
技术(25190)
财经(24827)
经济研究(24652)
业经(23678)
(21420)
问题(19362)
(17648)
国际(16899)
世界(16323)
(15596)
(13748)
论坛(13748)
理论(13256)
技术经济(13068)
现代(12857)
共检索到468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思中  
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存在自由竞争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供给方)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社会中的人(需求方),资源配置最优化就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动满足,实际上由于人们以各人的利益为追逐目标,自我导向(Self—Driented)和现实导向(Present oriented)必然导致对长期风险与社会公共产品的归避,从而导致联结社会资源配置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桥梁——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脱节。因此,自由竞争的结果不能保证资源在社会层次上的最优分配,国家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实行经济干预以达到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艳蓉  
考察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措施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体系,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对银行监管存在着某些共性。这既是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时代背景下金融竞争加强和金融风险泛化在金融监管体制上的反映,也是金融监管当局适应这一新时代变化、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原则强化和监管手段完善的真实写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素芹  
搞活住房产业 ,离不开住房金融的支持和配合。现阶段我国住房金融存在的问题 ,严重地制约着住房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构建中国住房金融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最近本刊编辑就国内教育界热议的"教育券"问题,拜访了中国旅美学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郭玉贵博士,请他就此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其同意,本刊摘登其谈话如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泓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思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江泓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探索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途径,已成为摆在广大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建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慧  黄彬彬  
农民积极地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可以使政府投入的资金发挥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长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在借鉴国外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中国农村的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组织形式与载体,对3种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跃群  
借鉴国外经验继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管理张跃群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已不断涌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外资银行的引进对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管理的新课题。为此,本文拟借鉴国外经验,就我国对外资银行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苗挺  唐德鑫  
本文比较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情况,对我国非银行信息采集面临的法律障碍、范围过广以及具体采集模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德宏  汝璇卿  叶建洋  
国外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经验及启示1.清晰的市场定位和与之匹配的市场策略以汇丰银行为例,其私人银行业务"门槛"与花旗等世界级大银行相当,但该行将目标客户进一步定位在那些"低调、藏而不露"的巨富,因此汇丰私人银行以"护财"为其核心价值,通过全方位的财务顾问服务,帮助客户增加财务的私密性,保护财产免受法律审核与纠纷,节省收益、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党文  
农村金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它能够带动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对策,以期能够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爱军  
2015年微众银行的试运营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银行的正式诞生。作为新兴的银行发展模式,我国互联网银行目前并没有成熟的发展经验和运营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美国互联网银行的互联网平台、直销银行、银行服务商等三种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和优势,为探索我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晓明  
本文通过借鉴日本政府海外投资保护制度,意在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如何建立服务企业海外投资的保护体系,加快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步伐。中国海外投资保护不仅事关"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展开,还关乎中国在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和在全球的竞争力,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晓明  
本文通过借鉴日本政府海外投资保护制度,意在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如何建立服务企业海外投资的保护体系,加快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步伐。中国海外投资保护不仅事关"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展开,还关乎中国在未来十年的产业发展和在全球的竞争力,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冀勇鹏  
通过分析新西兰的市场监管模式和德国的私人存款保险与传统监管相结合的模式 ,探讨了其经验对建立我国民营银行安全网的借鉴意义和借鉴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栗金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央加快发展农村的战略举措。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新型农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文总结了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经验给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