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6)
2023(6544)
2022(5513)
2021(5194)
2020(4505)
2019(10284)
2018(9923)
2017(20611)
2016(10773)
2015(12201)
2014(11798)
2013(11659)
2012(11109)
2011(9929)
2010(10425)
2009(10401)
2008(9365)
2007(8523)
2006(7836)
2005(7355)
作者
(28093)
(22771)
(22621)
(21919)
(14508)
(10683)
(10495)
(8810)
(8713)
(8278)
(7574)
(7552)
(7250)
(7244)
(7088)
(7034)
(6763)
(6590)
(6584)
(6443)
(5772)
(5634)
(5283)
(5261)
(5231)
(5223)
(5082)
(5001)
(4511)
(4510)
学科
(40883)
经济(40817)
管理(33264)
(31314)
(26470)
金融(26470)
(25087)
企业(25087)
(24861)
银行(24859)
(24167)
中国(21971)
(18450)
方法(17604)
数学(15911)
数学方法(15858)
(15039)
(12217)
中国金融(11236)
(10138)
财务(10121)
财务管理(10092)
企业财务(9733)
业经(9665)
地方(9598)
(9467)
贸易(9455)
(9337)
(8822)
农业(8218)
机构
大学(149716)
学院(149274)
(69214)
经济(67826)
管理(57890)
理学(49062)
理学院(48651)
管理学(48202)
管理学院(47922)
研究(46805)
中国(46339)
(40360)
财经(30802)
(30432)
(27951)
中心(24318)
经济学(23275)
财经大学(23195)
(22144)
科学(22122)
(21846)
(21481)
金融(21443)
经济学院(21341)
(21288)
银行(20519)
北京(19886)
(19208)
研究所(19087)
人民(18760)
基金
项目(88191)
研究(70296)
科学(70258)
基金(65623)
(54408)
国家(53956)
社会(47004)
科学基金(46827)
社会科(44775)
社会科学(44764)
基金项目(34448)
(32422)
教育(31795)
编号(29154)
资助(27286)
(27101)
自然(26496)
自然科(25882)
自然科学(25874)
成果(25520)
自然科学基金(25443)
(21466)
国家社会(19956)
(19444)
(19348)
教育部(19347)
课题(19262)
重点(19253)
(19154)
人文(19014)
期刊
(75381)
经济(75381)
研究(52397)
(36147)
金融(36147)
(30992)
中国(28907)
管理(21155)
(16621)
财经(16229)
学报(15715)
科学(15184)
(13749)
教育(13335)
大学(13322)
经济研究(13132)
学学(12434)
业经(11627)
问题(10385)
技术(10368)
农业(10244)
理论(10061)
(9690)
实践(9016)
(9016)
国际(8645)
商业(7515)
现代(6947)
技术经济(6718)
世界(6671)
共检索到238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同时导致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地方财政风险积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日本和美国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上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归纳、总结日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珏  
允许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融资,是全球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而且在长期实践中以及经历政府债务危机的洗礼之后,各国逐步摸索出一套防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政策和办法。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债务监管,设定地方政府举债权限,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双向实施债务规模控制,设置量化指标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建立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和偿债准备金制度,对违规举债严格问责、严厉惩处。本文对英美等国债务融资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有效防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政策建议:制定出台《地方政府债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债务融资管理体系,构建符合国情特色的债务融资规模控制和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应敏  王蓓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由于财权集中上收,而事权下移,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布,有限的财政收入仅能满足政府对公共服务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等刚性需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锦标赛式地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巨额资金只能通过举债解决,从而出现:(1)各级地方政府直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速度快,债务风险高;(2)部分行业债务压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爱红  
融资平台有助于提高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能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但由于运行和监管体制存在漏洞,融资平台债务繁重,面临巨大的债务风险,无法实现持续融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改善融资平台现状而转型的必要性,并借鉴其他国家融资方法和融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平台发展路径,为我国地方政府解决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不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宁  
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公共经济权利,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对地方政府解决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增加而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模式,然后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地方政府成熟的债务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融资机制、融资成本以及偿还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力求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实施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起了制度框架,从实行地方债限额管理、将地方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到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构建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发挥地方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实施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起了制度框架,从实行地方债限额管理、将地方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到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构建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尽管资金空转现象有所减少,市场乱象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7月28日29日召开的银监会201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部署下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银监会明确了下半年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贡献、防范银行业风险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有新进展、加强监管要有新作为等几大工作重点。银监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进水  
本文在有关调研材料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主要渠道、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公共财政为导向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是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勇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过程及原因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融资现象,也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江勇  
监管新规出台后,存量项目还款来源悬空将加大金融风险、在建工程面临停工风险将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增速等问题亟待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新规实施效应2017年,财政部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以下简称"50号文")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以下简称"87号文"),以规范地方举债行为。总体上,50号文和87号文的实施在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撤销担保函、修改合同、变更担保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侠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当前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模式、融资手段、运作方法将导致融资主体过度负债、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银行信贷风险剧增等对宏微观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约束政府投融资平台、改变政府信息披露不透明、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性建设的建议;同时,站在市场运作的角度,要求金融机构坚持信贷审慎原则的执行、改进金融机构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遵循市场化投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藉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运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志群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雏形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1998至2003年一轮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得到初步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有效扩大内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纷纷扩建融资平台,地方融资平台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地方融资平台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客观上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了民生和生态环境,形成大量优质资产,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地方融资平台也存在着举债规模过大、地方政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文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拉动地方经济迅速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量与规模的急剧扩张,其风险日益突出,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资本金不足、管理不规范、负债率高等特征,宏观层面表现为政府债务增加、金融风险上升等。因此,应尽快通过多种措施努力降低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规范其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盱阳  刘西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序迅猛增长,其自身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现。规范和创新运行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和创新的分析,就其今后的发展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