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8)
- 2023(4854)
- 2022(3947)
- 2021(3811)
- 2020(2934)
- 2019(6981)
- 2018(6666)
- 2017(12309)
- 2016(7311)
- 2015(8971)
- 2014(9325)
- 2013(8699)
- 2012(8338)
- 2011(7375)
- 2010(7562)
- 2009(6318)
- 2008(6105)
- 2007(5430)
- 2006(4728)
- 2005(4155)
- 学科
- 济(25487)
- 经济(25458)
- 管理(15869)
- 业(12726)
- 企(10194)
- 企业(10194)
- 方法(9818)
- 中国(9452)
- 数学(8365)
- 数学方法(8318)
- 理论(7801)
- 贸(7352)
- 贸易(7346)
- 易(7232)
- 财(6845)
- 农(6790)
- 教学(6746)
- 融(6457)
- 金融(6457)
- 地方(5985)
- 业经(5836)
- 教育(5821)
- 银(5023)
- 银行(5023)
- 行(4909)
- 技术(4818)
- 学校(4787)
- 学法(4753)
- 教学法(4753)
- 制(4713)
- 机构
- 学院(94524)
- 大学(86427)
- 济(36928)
- 经济(36055)
- 研究(31904)
- 管理(28584)
- 中国(26072)
- 理学(22969)
- 理学院(22704)
- 管理学(22368)
- 管理学院(22196)
- 财(20011)
- 京(18837)
- 职业(18788)
- 技术(17413)
- 科学(15858)
- 江(15724)
- 中心(15255)
- 所(15151)
- 财经(14701)
- 职业技术(13627)
- 经(13560)
- 技术学院(13227)
- 范(13185)
- 研究所(13124)
- 师范(13080)
- 州(13051)
- 北京(12360)
- 经济学(11968)
- 院(11793)
- 基金
- 项目(54988)
- 研究(48680)
- 科学(42436)
- 基金(35415)
- 家(29291)
- 国家(28993)
- 社会(27230)
- 教育(26991)
- 社会科(25643)
- 社会科学(25641)
- 科学基金(24551)
- 省(23580)
- 编号(23011)
- 划(19603)
- 成果(19575)
- 课题(18370)
- 基金项目(17860)
- 年(16271)
- 资助(15500)
- 重点(13637)
- 性(13623)
- 自然(13554)
- 自然科(13196)
- 自然科学(13193)
- 部(13137)
- 自然科学基金(12965)
- 规划(12926)
- 项目编号(12847)
- 发(12696)
- 创(11924)
共检索到16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继宏
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双轨制"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项目教学模式"、教学工厂"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并以此为借鉴,就促进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NYP 经验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毅 杨永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设有顾客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四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有6~7门专项训练课程。在层次上,其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与实践课程、专业训练课程两部分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占到70%,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接受专业熏陶时间明显多于我国学生。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该学院还建立了教学企业用于开展实践教学,为我国加强实践教学带来有益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成琼
南洋理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招聘与考核、发展平台搭建、培训与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可供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必须准确定位高职教师,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以师为本"的终身学习发展平台,探索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师资队伍建设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享誉世界,其专业建设与管理体现出诸多特色,如多层面人员参与的学术管理架构,以科技中心为载体的专业发展机构及其实施的无界化管理,以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双轨制教学模式和有效、严密的考评体系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管理可借鉴其成功经验,建设"政、校、行、企"深度融合的学术管理架构,建立灵活多样、科学的教学模式,建立严谨的考核体系与机构,建立与高职专业群建设相匹配的管理机构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勤 彭旭祯 过梦旦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扎实做好专业调研,准确定位职业面向,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重构课程体系;探索以项目教学及案例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建立"双师"、"双化"的教学团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军林
南洋理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办学宗旨,实行"教学工厂"模式,取得极大的成功。"教学工厂"办学理念的有效实践,需要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文化氛围,配套的组织结构,以及密切的企业联系。尽管实践教学工厂的理念在我国困难重重,但其在领导的充分重视、管理的务实、实施方法的得当等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是有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树青
项目教学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厂理念、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政合作构建了项目教学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在项目教学的认知、运行、环境诸方面,国内项目教学均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存在诸多不同。
关键词:
项目教学 教学理念 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宁
文章围绕培养目标、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六个方面,对南洋理工学院与我国高职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新加坡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特点 比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颖 黄雁雁
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的职业胜任力及学生评价的相关指标,科学地选取了25项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最后计算得出各项准则和具体指标的权重与排序。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丽
目前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模式基本上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不能有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贴近生产一线的特色。校企合作的开展为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新平台。本文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现状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结构模式,以期为我国高职学院特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组织结构 再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韶华
加拿大职业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百年理工学院作为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模式与策略给予我们很大启示。主要包括:政府专门化管理与学校自治相结合;入职标准与聘用标准相衔接;个体需求与学校需求相协调;提升教师实践技能与教师担任多重角色相补充;自我反思与实践效果相印证;个人自主发展与学习合作共同体促进相融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加拿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智勇 殷新红
南洋理工学院通过内部改革实现校企合作的思路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基于嵌入性思想将职业领域的核心职业角色植入学院内部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嵌入式教育职业单元,实现内部校企合作,解决师生生产性实践能力不足影响校企合作的问题;其次,基于大地伦理学的农业轮作复种法建立轮循式教育管理系统,解决学校职业教育固定学制影响校企合作连续性和长效性的问题,实现外部校企合作。两种改革路径相辅相成,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满足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本质要求;二者均以校为本开展内部改革,但都着眼于开拓外部合作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志轩 白智童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独创的"教学工厂"理念及其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双重"功能。"教学工厂"中的教学项目和学期学科课程组合施行"双轨系统"的教学安排,"教学工厂"将核心教学及项目研发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综合、连续的训练机会,而且人力资源、教室资源、实践场地、项目资源等都得到连续高效利用,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瑜生
新加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十分重视对国民的职业技术教育。本文分析了新加坡著名的高等职业学校南洋理工学院教师管理的理念与实践特色,对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管理 组织文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旭东 李淑艳 曾艳英 宋雷
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国际货运实务》为例,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阐述了课改实施方案,包括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目标调整、工作过程系统化新课程的设计、实训场所和平台改造、教学方法应用、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改进等措施。方案实施成效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符合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和业务升级的人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