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6)
2023(9408)
2022(7836)
2021(7797)
2020(6608)
2019(15398)
2018(15374)
2017(28821)
2016(16078)
2015(18404)
2014(18273)
2013(17551)
2012(16105)
2011(14951)
2010(15107)
2009(13639)
2008(13551)
2007(12003)
2006(10413)
2005(9623)
作者
(44338)
(37032)
(36890)
(35467)
(23788)
(17787)
(16693)
(14418)
(14183)
(13367)
(12809)
(12613)
(12133)
(12085)
(11747)
(11477)
(10979)
(10843)
(10709)
(10502)
(9522)
(9161)
(9117)
(8529)
(8412)
(8371)
(8265)
(8016)
(7610)
(7391)
学科
(64324)
经济(64264)
管理(39383)
(37349)
方法(32530)
(30195)
企业(30195)
数学(29313)
数学方法(28704)
中国(20975)
(15278)
(14267)
贸易(14258)
(14009)
(13893)
(13464)
理论(13405)
(12084)
业经(11893)
(10795)
银行(10780)
(10411)
(10410)
金融(10408)
教育(10318)
技术(9793)
农业(9621)
教学(9158)
(8901)
(8631)
机构
大学(228998)
学院(226434)
(94831)
经济(93001)
研究(80824)
管理(80404)
理学(69203)
理学院(68353)
管理学(66771)
管理学院(66346)
中国(60442)
(49438)
科学(48221)
(42972)
(41098)
研究所(37570)
中心(35054)
财经(34755)
(34718)
(33613)
师范(33332)
(32424)
北京(32198)
(31907)
经济学(30899)
业大(30668)
(28573)
经济学院(27690)
农业(27251)
师范大学(26912)
基金
项目(147712)
科学(117011)
研究(109557)
基金(107533)
(94515)
国家(93787)
科学基金(79401)
社会(69071)
社会科(65615)
社会科学(65597)
(55675)
教育(55255)
基金项目(54753)
自然(50482)
自然科(49466)
自然科学(49455)
(49100)
自然科学基金(48601)
资助(46582)
编号(43621)
成果(37141)
(34876)
重点(34552)
课题(32592)
(31398)
(30810)
教育部(30440)
国家社会(29365)
(29138)
创新(28873)
期刊
(99165)
经济(99165)
研究(72255)
中国(49638)
教育(39612)
学报(36547)
科学(33382)
(32780)
(31214)
管理(31183)
大学(28238)
学学(26118)
技术(22462)
农业(21742)
(19891)
金融(19891)
财经(19005)
经济研究(17707)
(16512)
(13407)
业经(13336)
问题(13161)
(13117)
统计(12416)
世界(12172)
职业(11770)
国际(11715)
技术经济(11193)
(10915)
(10493)
共检索到341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柏晶  周周  许玲  
文章介绍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德国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障碍性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我国职教领域的适应性问题,以此明确未来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同华  
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从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实施都能为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所借鉴。在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困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增强行业吸引力、培养专业设置权、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林  姚青梅  卢胜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按专业大类组建电类和机类卓越职教师资实验班,开展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标准可概括为"热爱职教、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技能突出、教学过硬"。在具体实施中,强调课程群建设,创新教学管理与学籍管理,注重过程监控。未来还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共性要素,并对现有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精密的测算和优化配置,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的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有利于解决一些过程较复杂的问题。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来看,"双师型"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共识,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从机构维度来看,我国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属于封闭式、定向型的模式,在培养阶段维度上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专业培训整合的模式。根据国际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教情,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坚持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构建以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鲍洁  
1997年以来,台湾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技职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高等技职教育的主体,为经济建设和职场培养了优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以就业为导向,重实务、重能力培养也成为高等技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大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培养大量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些本科高校从学术性高等教育向应用性高等教育转型的探索。因此,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进行分析,可以为大陆的改革探索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教师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欧盟一体化和博洛尼亚进程中学制改革的推进,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从"学位+国家考试"旧模式向"学士-硕士"新模式过渡。解析德国新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并提示其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借鉴意义:融合职业性与教育性构建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模式,多方合作共同保证师资培养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晓钟  苑霞霞  
目前,多数行业高校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人才缺乏明显的特色,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没有相对优势,因而行业高校旧有的不合时宜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定程度的改进。文章在分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各行业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从行业适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并建立体现行业高校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喜才  
企业大学作为我国职教领域的新进入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特定的优势和专门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勇  
本文在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框架、内容、形式、师资、资金、评价等六大体系的初步设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政宏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比较了国内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现状,基于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一个"3+2"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开发项目能力的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春荣  
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必须考察其职教师资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不但有严格的入学要求、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而且能根据各州的实际因地制宜,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晶晶  闫志利  
目前,我国职教师资供给与需求出现较大偏差,学历层次尚待提升、课程设置尚待优化。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并借鉴德国经验,构建了融专业性知识、教育学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三个维度知识为一体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分为本硕连读、企校实践两个层面。职教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应体现"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个特点,重点做好本科阶段、硕士阶段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三次评价。实施职教师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应先行试点,强化培养目标定位,严格培养过程管理,拓展职教师资生源,强化法律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娥  
为了增强高职教育适应酒店业发展的能力需求,广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酒店业发展背景以及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构建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效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庆峰  
建设一流大学的立足点是办一流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社会适应性又是对人才培养效度的有效检验。当前,本科教育主要存在着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分轻能力的问题,导致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坚持以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通过积极树立为行业服务的"定性"意识、以提高能力为本位的"定型"教学模式、以培育"三感教育"为核心的"定心"情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高等教育史,拥有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以其在全球高质量的教育而闻名于世,其优质的教育水平与成功经验可归结于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并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课题按照"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采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英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在美国访学的一手资料和对美英著名大学的案例研究,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适合于经管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