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0)
- 2023(14683)
- 2022(12667)
- 2021(12494)
- 2020(10293)
- 2019(24177)
- 2018(24245)
- 2017(45253)
- 2016(25740)
- 2015(29435)
- 2014(29571)
- 2013(28706)
- 2012(26881)
- 2011(24617)
- 2010(24822)
- 2009(22742)
- 2008(22511)
- 2007(19857)
- 2006(17777)
- 2005(16222)
- 学科
- 济(96998)
- 经济(96873)
- 管理(67018)
- 业(62072)
- 企(50969)
- 企业(50969)
- 方法(43211)
- 数学(36602)
- 数学方法(36074)
- 中国(32901)
- 农(26381)
- 学(25185)
- 财(24211)
- 教育(23920)
- 业经(20931)
- 理论(20201)
- 贸(20106)
- 贸易(20097)
- 易(19573)
- 制(19043)
- 地方(17999)
- 农业(17302)
- 和(16395)
- 银(15855)
- 银行(15810)
- 融(15178)
- 金融(15176)
- 行(15126)
- 技术(15016)
- 环境(14918)
- 机构
- 大学(373747)
- 学院(364304)
- 济(141388)
- 经济(138184)
- 管理(134851)
- 研究(130741)
- 理学(115431)
- 理学院(113957)
- 管理学(111843)
- 管理学院(111166)
- 中国(94944)
- 京(82656)
- 科学(80801)
- 所(67375)
- 财(66347)
- 研究所(61336)
- 范(58525)
- 师范(58108)
- 中心(56913)
- 农(56528)
- 江(54277)
- 北京(53954)
- 财经(52912)
- 业大(51482)
- 经(48062)
- 师范大学(47592)
- 院(46487)
- 农业(44137)
- 州(44049)
- 经济学(43023)
- 基金
- 项目(238893)
- 科学(188021)
- 研究(180589)
- 基金(171391)
- 家(149333)
- 国家(148001)
- 科学基金(124764)
- 社会(111011)
- 社会科(104771)
- 社会科学(104742)
- 省(90798)
- 基金项目(89709)
- 教育(87983)
- 划(79570)
- 自然(79440)
- 自然科(77557)
- 自然科学(77537)
- 自然科学基金(76130)
- 编号(74903)
- 资助(71200)
- 成果(65513)
- 部(55017)
- 重点(54990)
- 课题(54341)
- 发(51433)
- 创(48858)
- 教育部(47491)
- 项目编号(45753)
- 大学(45630)
- 创新(45423)
- 期刊
- 济(158224)
- 经济(158224)
- 研究(120437)
- 中国(76246)
- 教育(67189)
- 学报(59387)
- 科学(53934)
- 农(51799)
- 财(49535)
- 管理(49258)
- 大学(45395)
- 学学(41033)
- 农业(36173)
- 技术(32536)
- 融(30731)
- 金融(30731)
- 财经(27032)
- 经济研究(24494)
- 经(23159)
- 业经(23157)
- 图书(22493)
- 问题(21285)
- 业(18979)
- 贸(18247)
- 理论(17515)
- 版(16974)
- 坛(16622)
- 论坛(16622)
- 技术经济(16615)
- 世界(16581)
共检索到555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任何学术研究都有一个向度问题,尽管不同国别和学者对比较教育目的、功能的认识不一,但就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其诸功能与目的的关系和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看,借鉴仍是当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向度。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弱化这一基本向度,而是要深刻分析其弱化表征及成因,探明如何拓展和完善其实现路径,以使其更好地为当前我国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向度 借鉴 中国之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虹斌
自1817年至19世纪末,“借鉴”作为比较教育的重要功能,受到比较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进入20世纪后,因素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借鉴的功能开始式微。60年代以后,定量的方法受到重视。80年代后,定量与质的研究方法两者呈现出兼容性特征,比较教育解释的功能凸现出来。
关键词:
借鉴 解释 比较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梁明伟
在借鉴时代比较教育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研究方法论,这是比较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之一。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论能够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方法论的发展也对各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借鉴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意义,以期从中对我们当前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借鉴时代 方法论 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大卫·菲利普斯 钟周
如何学习借鉴外国教育政策和实践一直是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主题。本文研究了教育政策借鉴的方法和案例,提出了教育政策借鉴过程中的四步模型,即外国教育吸引力,及与之而来的教育决策、实施和内化/本土化。这一模型仍需不同国家的实践来检验、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
教育政策借鉴理论 国际与比较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中美两国高校科研道德教育在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色。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从抓好入学新生教育、强化科研规范训练、发挥教师示范和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生的科研道德教育。
关键词:
科学研究 科研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文
通过我国教育投入与国外教育投入的相互比较 ,可见我国当前教育投入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我们认识到教育在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和调整教育投入的措施及改进教育经费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
教育投入 公共产品 政府财政 义务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爱武
比较了中日两国借鉴他国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主要比较了两国借鉴他国研究生教育的 过程、特点并进行了归因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雯
世界高等教育旧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中国高等教育逐渐由世界边缘走向中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关系逐渐由以美国为师变为平起平坐,各种对中美高等教育现状的认识和判断纷纷涌现。从学理上厘清我国学界在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仰视心态、实用主义心态和对一手资料缺乏深入了解、对统计数据误读等,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进路,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结构、科技人才培养、学生资助体系和本科教育上的差异与特性,以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整体把握中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科学研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复杂性,进而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从借鉴走向超越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邓禾
环境税制的完善有助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环境税制的国外理论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追溯环境税制的理论基础和演变历程,分析国际环境税制的设计方法,总结国际环境税制的设计经验,可以给我国环境税制的设计提供原则、目标、实施路径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原
中国的比较教育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近代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救亡图存""开启民智"以及"改革开放"等不同的时代使命。新世纪以来,比较教育推动着新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进程,这也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新的教育问题的回应。但是我国比较教育对于西方的借鉴并不等同于全盘西化,我国当代教育本土意识的觉醒既源自对现代性问题的自觉反思,又源自对"西方中心"的文化绝对论的批判。作为对教育与文化当中的现代性问题的回应,我国的比较教育应当努力通过扎根传统,实现"现代性的救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樊勇
高等教育是一项有规律 ,特点和相对独立性的系统工程。二战以后 ,各国都更加注重发展和挖潜本国的高等教育 ,以发挥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中西方一些国家间的高等教育有较强的可比性和互补性。在许多方面 ,波中两国的高等教育有着相当特色 ,代表性和影响力。通过对两国高等教育在一些层面及视角间的比照 ,有了一些的感触和认识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立德
关松林教授撰著的《日本学习借鉴外国教育之研究》于2010年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日本如何学习借鉴外国教育的学术著作,也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比较教育文库》(顾明远总主编)的其中一部。日本的学习借鉴能力举世公认,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的价值也许就在于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兴德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讨论既凸显了学界对于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热切愿望,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及缩小这种差距的现实困难。近年来较流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观点从前提到结论都有可商榷之处,其实质是混淆了高等教育"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两种发展道路的根本区别。中国高教强国建设应当在"借鉴-超越"思想指导下,通过文化自觉与自主创新,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
依附发展 自主创新 文化自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