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4)
2023(3665)
2022(3072)
2021(2871)
2020(2536)
2019(5556)
2018(5473)
2017(11081)
2016(6115)
2015(6402)
2014(6528)
2013(6376)
2012(5928)
2011(5234)
2010(5367)
2009(5005)
2008(5060)
2007(4490)
2006(3731)
2005(3644)
作者
(17631)
(14848)
(14507)
(14067)
(9617)
(7162)
(6649)
(5595)
(5507)
(5372)
(5216)
(5022)
(4859)
(4824)
(4761)
(4573)
(4337)
(4307)
(4297)
(4263)
(3699)
(3696)
(3662)
(3454)
(3406)
(3314)
(3292)
(3239)
(3047)
(3014)
学科
(21449)
经济(21425)
(16034)
管理(15484)
(13279)
企业(13279)
方法(10754)
数学(9524)
数学方法(9378)
(7582)
(6103)
(5222)
(5162)
财务(5157)
财务管理(5146)
(5082)
银行(5074)
(5073)
金融(5073)
中国(5067)
企业财务(4927)
(4761)
(4624)
(4293)
贸易(4292)
(4220)
业经(4198)
技术(3479)
(3340)
(3327)
机构
大学(83951)
学院(82182)
(32640)
经济(31931)
研究(28976)
管理(28619)
中国(25027)
理学(24386)
理学院(24058)
管理学(23524)
管理学院(23355)
科学(18531)
(17696)
(17506)
(17189)
(15438)
中心(14240)
财经(14031)
研究所(13973)
农业(13588)
业大(13232)
(12858)
(12598)
北京(10891)
经济学(10822)
财经大学(10729)
(10486)
(10354)
(10017)
(10010)
基金
项目(55570)
科学(43329)
基金(41775)
(37755)
国家(37485)
研究(37463)
科学基金(31369)
社会(24177)
社会科(23044)
社会科学(23037)
基金项目(21783)
自然(21268)
自然科(20835)
自然科学(20828)
(20614)
自然科学基金(20467)
(18139)
资助(17744)
教育(17166)
编号(13532)
重点(12725)
(12709)
(11929)
成果(11457)
(11447)
科研(11225)
(11156)
计划(10890)
创新(10800)
教育部(10689)
期刊
(32689)
经济(32689)
研究(25311)
学报(16806)
(15590)
金融(15590)
中国(15512)
(15031)
(14872)
科学(13684)
大学(12474)
学学(11892)
管理(10039)
农业(9277)
财经(7426)
教育(6643)
(6219)
经济研究(5588)
技术(5270)
(5229)
(4722)
业经(4431)
问题(4361)
业大(4316)
理论(4305)
财会(4101)
(4038)
国际(3955)
实践(3897)
(3897)
共检索到12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国俊  
《财会月刊》2013年第8期刊登了张马沙的《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完整性探索》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读后感觉获益良多。张文不仅对我们在运用借贷记账法中的"先借后贷"和"左借右贷"等"默认规则"提出了予以明确规定的建议,而且对基础会计教材中的"多借多贷"的理论缺陷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但在实务工作中,还存在一种略显"另类"的记账规则,笔者称其为"科目方向同,金额方向反",即在对某项业务或事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赖剑波  
《财会月刊》2013年第12期刊登了黄国俊老师《与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完整性补充——兼与张马沙商榷》(简称《黄文》)一文,其中提到,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存在一种"另类"记账规则,即"科目方向同,金额方向反"的记账规则。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商榷意见。(一)借贷记账法属于复式记账的一种,为目前世界各国通用。我国《会计法》早已明确规定所有会计核算均采用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马沙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是会计初学者必须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它应该尽可能严谨、完整。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指出了现行会计教科书中所述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存在的重大缺陷,并尝试着进行了修补和完善,同时对补充的规则逐条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释,对可能引发质疑的多借多贷规则采取了举例进行演示,佐证了设置相关规则的合理性和实践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继义  
一、"红字冲销法"与借贷记账法的关系在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发现错账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更正方法更正。常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和红字冲销法。应用这种方法更正错账时,先用红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第x号凭证错误",并据以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中文  
1878年,意大利圣塞波尔克罗镇的居民为卢卡·帕乔利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碑文曰:"他创立了复式簿记"。但是,有些人却不买这个账:《巴其阿勒会计论》英文版序作者A·R·詹宁斯(Alvin·R·jennings)说,"人们往往误认为卢卡·帕乔利是复式簿记的创始人。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复式簿记的真正创始者。"葛家澍教授在《巴其阿勒会计论》中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波  
本文采用质证分析的方法,对借贷记账法在会计核算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电子发票的普及将会挤压借贷记账法存在的空间。这是因为在电子发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就数据传输技术而言,借贷记账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管理创新的可能性而言,记账凭证可以不再是会计核算程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在手工核算环境下和纸质发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借贷记账法和记账凭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郭德贵  
记账方法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从客观上要求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改革。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论述借贷记账法对会计核算的负面影响及其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I/O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I/O记账法构建的记账凭单数据库结构,提出了全面改革现代会计模式的初步设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公衍照  余万林  
理解国际收支的借贷记账法是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借记出,贷记入"是一个很好的理解方法。由于现实中国际收支统计与一般的会计记账过程不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面失衡是通过净差错与遗漏项调整的。国际收支顺差、储备增加,它反映一国对外资本的净输出地位与国际收支的借贷记账法并不矛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么秀杰  
将借贷记账法涉及到的内容分为物权对应、形态转换和形式转换三种类型,分析分录产生的原因,并按照资金运动的逻辑顺序将筹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经营成果计算及利润分配以图形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对损益结转的原因进行了逻辑上的推导,重新解读累计折旧、生产成本等科目,说明了借贷记账法的各种转换,降低了理解难度,将枯燥的记忆转变为形象的图形化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爱文  王如峰  
审计人员对于发现的审计差异需要制作审计调整分录,会计人员对于发现的前期差错需要制作会计调整分录,司法(法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检查中发现的调整事项需要制作调整分录。本文结合借贷记账法的数学意义设计了一种制作上述各种调整分录的方法,希望能对实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洪波  
本文采用质证分析的方法,对借贷记账法在会计核算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电子发票的普及将会挤压借贷记账法存在的空间。这是因为在电子发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就数据传输技术而言,借贷记账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管理创新的可能性而言,记账凭证可以不再是会计核算程序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在手工核算环境下和纸质发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借贷记账法和记账凭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孝林  
初级会计学复式记账原理中流行4个平衡公式,有三个是错误的。本文对平衡公式提出两种新的论证方式,并用运动理论说明复式记账原理,对个别会计论著的质疑进行说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海侠  
一、借贷记账法运用现状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左方和右方,一般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分别用"借"、"贷"两个记账符号来表示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和权益、收入的减少;"贷"表示资产、费用的减少和权益、收入的增加。初学者对于此类的论述如果死记硬背不讲究技巧的话,刚开始运用借贷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光军  袁小平  
目前,实务中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要采用日记账法,即在会计科目下专设现金流量表项目,期末直接生成现金流量表。但这种方法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对会计人员要求较高,实务中还存在请人代编、挤兑数字的不良现象。而理论层面的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现实可行性也较弱。基于此,笔者在实务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摸索出采用借贷记账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新方法,以下做一介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