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9)
- 2023(8045)
- 2022(6764)
- 2021(6310)
- 2020(5478)
- 2019(12026)
- 2018(12263)
- 2017(23691)
- 2016(13227)
- 2015(14838)
- 2014(14738)
- 2013(14420)
- 2012(13138)
- 2011(11867)
- 2010(12126)
- 2009(11560)
- 2008(11492)
- 2007(10513)
- 2006(9451)
- 2005(8570)
- 学科
- 济(52462)
- 经济(52387)
- 业(47960)
- 农(44893)
- 管理(31890)
- 农业(29827)
- 企(25690)
- 企业(25690)
- 方法(19684)
- 数学(17468)
- 数学方法(17324)
- 业经(16579)
- 中国(16339)
- 制(15839)
- 财(13951)
- 银(13022)
- 银行(13003)
- 行(12355)
- 体(11623)
- 险(11081)
- 保险(10990)
- 融(10972)
- 金融(10965)
- 地方(10524)
- 策(10142)
- 农业经济(9981)
- 发(9533)
- 村(9093)
- 农村(9087)
- 学(8963)
- 机构
- 学院(182701)
- 大学(176452)
- 济(77478)
- 经济(75793)
- 管理(71610)
- 理学(60514)
- 理学院(60020)
- 研究(59566)
- 管理学(59070)
- 管理学院(58778)
- 中国(54304)
- 农(53158)
- 农业(40549)
- 财(37279)
- 京(36640)
- 科学(35156)
- 业大(34162)
- 中心(30356)
- 所(30226)
- 江(29953)
- 财经(28462)
- 研究所(27061)
- 经(25871)
- 农业大学(24433)
- 州(23309)
- 北京(22685)
- 经济管理(22399)
- 省(22306)
- 经济学(22104)
- 范(21156)
- 基金
- 项目(118139)
- 科学(92744)
- 研究(89776)
- 基金(84694)
- 家(72991)
- 国家(72227)
- 科学基金(61872)
- 社会(57199)
- 社会科(53704)
- 社会科学(53687)
- 省(48759)
- 基金项目(45046)
- 教育(39677)
- 划(38838)
- 编号(38608)
- 自然(38292)
- 自然科(37390)
- 自然科学(37381)
- 自然科学基金(36743)
- 资助(34083)
- 成果(30492)
- 农(30417)
- 部(26568)
- 发(25983)
- 课题(25920)
- 重点(25833)
- 创(24814)
- 性(23552)
- 制(23375)
- 国家社会(23366)
- 期刊
- 济(93820)
- 经济(93820)
- 农(57814)
- 研究(55632)
- 中国(43116)
- 农业(38269)
- 融(31296)
- 金融(31296)
- 学报(28449)
- 财(28234)
- 科学(26167)
- 大学(22711)
- 管理(22146)
- 业经(22128)
- 学学(21895)
- 业(17933)
- 教育(17756)
- 技术(16233)
- 农村(14869)
- 村(14869)
- 财经(13864)
- 农业经济(13772)
- 问题(13219)
- 经济研究(11657)
- 经(11607)
- 版(10986)
- 世界(10356)
- 经济问题(10043)
- 技术经济(9730)
- 农村经济(9107)
共检索到288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秀川 高远东 梁义娟
通过构建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组织讨价还价的理论模型,在纳什议价均衡的基础上分析新型经营主体最优产出水平与其借贷能力、风险收益的关系。基于中国12省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双边随机边界检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能力不足是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无效率的主导因素,最终使平均净效率下降了8.13%;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均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有显著影响,并且民间借贷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更强;新型经营主体的负责人能力、盈利能力、组织化程度等,与其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提出应通过金融体系创新、完善民间借贷法规等途径,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提高其负责人的经营水平,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鲁钊阳
基于西部地区10省市、2703份有效问卷,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结果显示: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P2P网络借贷产生影响,在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方面具有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容易接受P2P网络借贷,而种养殖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并无本质差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鲁钊阳
基于西部地区10省市、2703份有效问卷,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结果显示: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P2P网络借贷产生影响,在户主禀赋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区域特征变量方面具有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容易接受P2P网络借贷,而种养殖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并无本质差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可权 张启文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手段。目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缺乏针对性、差异性和技术性,对现代农业领域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了抑制作用。应坚持均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农贷利率定价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并辅之以相应配套的支持措施,以优化改进利率定价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绩效,切实发挥好利率定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贷款利率定价 融资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少华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合约关系构建,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当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合约签订、履行及违约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风险亟待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甫
市场是激励,法治是保障。因此,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都将法治和市场理念贯穿于政府建设、政策制定、贯彻落实以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相关的各个环节。一是坚持法治立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注重打造守法、诚信、高效、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营造相对宽松、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三是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防控非农化和非粮化倾向。四是既注重农业教育科技投入,也注重农业教育科技实效。在对其经验、做法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朗 陈杰 刘晨
基于对黄淮海平原2017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冬小麦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小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中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的差异较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集中在70%以上的水平,而小农户集中在10%~30%的水平;(2)结合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可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空间;(3)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用水成本和是否采用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都会有正向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户的年龄、灌溉面积、灌溉设施等因素能够影响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对于小农户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无显著的影响。小农户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对象。加快传统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加大公共服务建设等措施有助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王斯烈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发展,订单合同、专业合作等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蓬勃兴起,多种联结方式并存的混合模式日获青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与农产品的行业特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农户的素质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双方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当前要准确把握小农户的发展趋势,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自愿选择,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正向激励和失信名单机制,进一步优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亟须金融信贷资金的扶持,然而调查发现,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或内部的合作金融,均难以为主体提供足够的金融信贷支持。从主体本身、金融信贷提供方、金融基础设施三个层面出发,对金融信贷支持不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主体金融信贷状况的政策建议,包括引导主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创建信用档案及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并推进"两权"抵押、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及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拓展、鼓励发展合作金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琴 周振亚
基于天津市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研究发现,天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较高;经营主体未达到经营完全有效状态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效率低;经营主体规模不是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约七成农民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约六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民合作社内部的效率差距较小,发展较均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开始显现;经营主体投入冗余不多,改进比例较小,但净产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带动农户的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出改进空间远大于农民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荣平 曹冰雪 周佩 郑风田
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调查,本文从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较多的带动层面是涉农业务收入、农户带动、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而在三产融合、技术服务供给、公共物品供给、信息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供给层面涉及尚不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带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营主体类型、人力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带动效应 利益联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