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9)
2023(5305)
2022(4492)
2021(4465)
2020(3925)
2019(9212)
2018(9198)
2017(18753)
2016(9825)
2015(11126)
2014(11033)
2013(10585)
2012(9347)
2011(8326)
2010(8553)
2009(7826)
2008(7596)
2007(6774)
2006(5883)
2005(5475)
作者
(27161)
(22938)
(22527)
(21549)
(14727)
(10876)
(10292)
(8793)
(8675)
(8077)
(7875)
(7569)
(7253)
(7210)
(7099)
(6991)
(6860)
(6540)
(6512)
(6413)
(5666)
(5580)
(5538)
(5333)
(5192)
(5165)
(4973)
(4905)
(4616)
(4362)
学科
(40438)
经济(40409)
(29143)
管理(28594)
(23859)
企业(23859)
方法(22452)
数学(20672)
数学方法(20183)
(11384)
(9934)
中国(9001)
业经(8500)
农业(8055)
(7577)
贸易(7570)
理论(7502)
(7493)
(7472)
银行(7463)
(7350)
(7303)
(7206)
金融(7205)
(7052)
(6874)
财务(6843)
财务管理(6827)
企业财务(6482)
技术(5842)
机构
大学(135420)
学院(135106)
管理(57771)
(55844)
经济(54752)
理学(50537)
理学院(50063)
管理学(48899)
管理学院(48671)
研究(39936)
中国(35475)
(27891)
(25599)
科学(24336)
(23899)
业大(21234)
中心(20554)
财经(20544)
(19658)
(19612)
(18799)
农业(18483)
研究所(17749)
北京(17275)
经济学(16781)
(15998)
经济管理(15940)
财经大学(15555)
(15150)
经济学院(15072)
基金
项目(92656)
科学(74285)
基金(69827)
研究(65177)
(60930)
国家(60509)
科学基金(53587)
社会(41966)
社会科(39816)
社会科学(39807)
自然(36720)
基金项目(36622)
自然科(35997)
自然科学(35993)
(35829)
自然科学基金(35388)
教育(30839)
(30009)
资助(29805)
编号(26664)
成果(20548)
重点(20318)
(20309)
(19708)
创新(18335)
(18231)
科研(17981)
教育部(17801)
大学(17743)
国家社会(17518)
期刊
(55534)
经济(55534)
研究(37085)
中国(25203)
(21048)
管理(20910)
(20270)
金融(20270)
学报(20037)
(19764)
科学(19271)
大学(15915)
学学(15081)
技术(13620)
农业(13151)
教育(12183)
财经(10187)
业经(9518)
经济研究(9434)
统计(8632)
(8581)
(7954)
(7463)
技术经济(7422)
决策(7016)
理论(6885)
问题(6732)
商业(6552)
图书(6298)
实践(6263)
共检索到19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广营  徐二明  
近年来,P2P网贷借助互联网金融大潮迅速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业行为。当前行业已经进入规制与成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资本市场涌入,国资、银行、上市公司、风投背景的企业不断增多。本文以P2P网贷平台类型为切入点,从宏观行业数据着手对借贷利率、用户规模与P2P网贷交易额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制平台类型对借贷利率影响P2P网贷交易额的路径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用户规模充当着完全中介。对此,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合法性视角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广营  徐二明  
近年来,P2P网贷借助互联网金融大潮迅速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业行为。当前行业已经进入规制与成长期,企业间竞争加剧,资本市场涌入,国资、银行、上市公司、风投背景的企业不断增多。本文以P2P网贷平台类型为切入点,从宏观行业数据着手对借贷利率、用户规模与P2P网贷交易额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制平台类型对借贷利率影响P2P网贷交易额的路径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用户规模充当着完全中介。对此,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合法性视角进行了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二明  谢广营  
P2P网贷是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变革了传统民间借贷制度与正规金融机构信贷制度。从行业发展经验来看,借贷利率、用户规模与P2P网贷交易额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悖论,主要表现在借贷利率的下降反而伴随着用户规模和P2P网贷交易额的增加。文章运用实证数据验证了这种负向相关关系,并检验了用户规模在借贷利率与P2P网贷交易额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最后,文章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对这种悖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博  张峻琪  
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融资模式,正在成为我国正规金融的补充。由于我国绝大多数P2P网络借贷平台并非单纯的信息中介,而是具有信用中介的职能。因此,本文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异质性的视角,研究产品预期收益率对交易规模及客户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产品预期收益率对无背景平台不具有显著地正向刺激交易规模的作用,但对有背景平台则具有显著地正向刺激作用;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会强化投资者对低声誉平台的避险情绪、降低平台的交易规模,而对高声誉平台的影响则相反;无背景平台的客户粘性对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正向敏感性要比有背景平台更高。上述研究有助于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管理者厘清如何运用产品预期收益率来提高交易规模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光  
在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借贷双方均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本文分析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模式、主要客户对象与积极意义,从客户权益保护的角度入手,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技术手段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燕春  周浩然  
作为新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P2P网络借贷中最重要的是对风险的把控,而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地揭示借贷交易风险。从借款人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以外,还包括对借款用途的披露。本文以"人人贷"平台的交易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借款人披露的借款用途和借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将借款用途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借款用途对融资可得性和平台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借款人明确披露借款用途能够提高借款成功率。投资人更偏好于生产性用途的借款人,但是这种偏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文禹  
P2P网络借贷是指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小额资金借贷,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自2007年拍拍贷诞生之后,我国P2P网贷平台在过去5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因征信模式缺失已引发较多风险事件,并严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以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出发点,对其在征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冷建飞  张雨微  
近几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段,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独立于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以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缺乏规范和监管,使得P2P行业蕴含着巨大的营运风险。文章在梳理我国P2P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基于层次分析方法,从经营性指标体系、用户体系以及风险体系三个层面构建P2P平台运营稳定性的评估指标体系,探讨影响我国P2P平台运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稳定民间借贷市场、促进其良性发展,帮助投资人理性投资提供参考和帮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磊  刘安雄  
本文首先收集了网贷之家的网贷平台档案数据,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公司类型、平台背景、高管数量、登记备案等基本信息以及诸如平均收益、债权转让、保障模式、业务类型等营运信息的分析,系统地描述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档案信息现状,并给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网贷行业发展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青  李增泉  徐伟航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磊  刘安雄  
本文首先收集了网贷之家的网贷平台档案数据,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公司类型、平台背景、高管数量、登记备案等基本信息以及诸如平均收益、债权转让、保障模式、业务类型等营运信息的分析,系统地描述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档案信息现状,并给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网贷行业发展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倪海鹭  
分析P2P平台运营模式及现状,探讨将P2P平台纳入征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从完善法律框架、设计接入模式、出台制度规范和制定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将P2P平台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晓光  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Melissa Guzy  
现有文献多聚焦于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带来的风险及其监管模式,缺乏对于其业务模式的研究。少量针对业务模式的研究成果也仅限于横向比较国内外平台的表象特点,缺乏细致、深入分析。本文不讨论P2P网络借贷平台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各种风险及其监管,而是关注平台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改进来降低借贷行为内生的信用风险,从而扩大用户基础,实现规模经营和盈利。理论和西方行业领导者的实践都表明,提高平台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的能力,平台确定贷款利率以及规模经营是平台盈利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