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1)
2023(8509)
2022(7376)
2021(6853)
2020(5621)
2019(12565)
2018(12439)
2017(24811)
2016(13541)
2015(14986)
2014(15205)
2013(14833)
2012(14025)
2011(12906)
2010(13169)
2009(12701)
2008(12535)
2007(11401)
2006(10354)
2005(9839)
作者
(36714)
(30634)
(30357)
(29247)
(19743)
(14452)
(13997)
(11712)
(11485)
(11400)
(10424)
(10187)
(9973)
(9898)
(9862)
(9479)
(9142)
(9125)
(8937)
(8873)
(7920)
(7435)
(7390)
(7085)
(7024)
(6934)
(6927)
(6888)
(6066)
(5987)
学科
(49238)
经济(49158)
管理(45048)
(40212)
(34597)
企业(34597)
方法(18863)
(18433)
(16524)
数学(16014)
数学方法(15766)
(14416)
中国(14110)
业经(12004)
(11664)
贸易(11659)
(11452)
(11432)
银行(11424)
(10882)
金融(10879)
(10866)
(10858)
(10853)
财务(10826)
财务管理(10800)
(10753)
企业财务(10270)
(9437)
体制(8998)
机构
大学(192562)
学院(191415)
(84097)
经济(82241)
管理(73627)
研究(64585)
理学(61904)
理学院(61298)
管理学(60416)
管理学院(60031)
中国(55168)
(45965)
(39713)
财经(34400)
科学(33909)
(31733)
(31115)
(31029)
中心(30770)
研究所(27677)
经济学(26278)
(26169)
财经大学(25427)
北京(25401)
(24199)
(23995)
师范(23830)
经济学院(23505)
(23137)
业大(22304)
基金
项目(114736)
科学(91645)
研究(89434)
基金(84568)
(70934)
国家(70312)
科学基金(61351)
社会(57756)
社会科(54846)
社会科学(54837)
基金项目(43313)
(42928)
教育(41421)
自然(37518)
编号(37358)
自然科(36637)
自然科学(36628)
(36290)
自然科学基金(35997)
资助(35520)
成果(33018)
(28079)
(27185)
课题(25635)
重点(25370)
(24567)
教育部(24224)
(24045)
(23806)
国家社会(23647)
期刊
(99169)
经济(99169)
研究(66758)
中国(40991)
(36745)
(31711)
金融(31711)
管理(30465)
(24527)
学报(23060)
教育(22017)
科学(21924)
大学(18900)
财经(17592)
学学(17089)
技术(15683)
经济研究(15504)
农业(15298)
(15045)
业经(14638)
问题(12197)
(11726)
图书(10842)
国际(10811)
理论(10726)
实践(9433)
(9433)
现代(9186)
世界(9026)
(8748)
共检索到31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刘艺  
本文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中国的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效果,并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援助陷入暂时性资金短缺的金融机构并稳定市场利率,是其他常规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在新兴市场国家,采用有价证券与优质贷款资产为抵押方式的借贷便利类工具使用频率更高,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微调工具;我国的常备借贷便利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熨平经济的不正常波动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璞  许译文  刘天珏  
本文基于上市城商行流动性关键指标、市场货币利率与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运作的相关数据,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与中小银行的流行性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的运作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水平具有相对稳健且显著的积极影响;(2)中央银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使得市场利率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有效提升了中小银行抵抗临时性、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增厚了中小银行的“安全垫”;(3)流动性风险的根本问题还是由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除了有效利用央行的创新型货币工具,中小银行还应结合自身特点,丰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姗  朱森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德仁  张洪武  程智军  
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许多学派的观点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的学派对货币、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等要素强调的不同。本文将阐述其中的货币渠道 ,重点分析利率、汇率变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其中已经包含了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中关注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昀  郭强  李向前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在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得不依靠非传统货币政策来稳定宏观经济。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力图厘清美联储的两大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前瞻指引与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内涵、演变脉络与传导机制,分析非传统货币政策对美国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指出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美联储信誉、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劳动力市场运行和宏观经济走势带来的一些潜在风险与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桂  何帆  
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虎  索彦峰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一传导机制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第一是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资产价格,第二在于资产价格变化能否影响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关于资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争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锦玲  韩复龄  赵成珍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不仅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进行实证验证,还针对商业银行的不同微观特征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进行研究。本文总结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概念、研究缘由以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伟  
本文从常见研究视角和常用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展开综述。通过综述本文发现,参考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模型设定思路和量化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S-VAR模型作为重要工具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诸如"价格之谜"和"产出之谜"等问题,而且其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西方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述评谢平廖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历来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由于它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等共同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效果。关于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尽管西方货币理论界始终存有分歧,但无论是新古典综合派的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彬  金雯雯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成思  
2007-2008年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面临新的巨大挑战,随之涌现出一批新的前沿研究成果。本文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归纳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两大类新渠道,即流动性直接投放渠道与广义金融市场渠道。文章对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进行了针对性地述评,并探讨了这些新兴理论对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