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8)
2023(16302)
2022(13917)
2021(12972)
2020(11036)
2019(25221)
2018(25105)
2017(48762)
2016(26198)
2015(29264)
2014(28888)
2013(28498)
2012(25769)
2011(22678)
2010(22435)
2009(20752)
2008(20177)
2007(17552)
2006(15118)
2005(13282)
作者
(72872)
(60661)
(60248)
(57250)
(38747)
(28929)
(27440)
(23872)
(23139)
(21476)
(20764)
(20340)
(19115)
(19025)
(18667)
(18460)
(18226)
(18006)
(17412)
(17330)
(14923)
(14734)
(14626)
(14034)
(13545)
(13501)
(13417)
(13368)
(12018)
(11976)
学科
(106482)
经济(106366)
(99282)
(89469)
企业(89469)
管理(88632)
方法(51641)
数学(42137)
数学方法(41564)
(33118)
业经(32881)
(32648)
(24562)
财务(24493)
财务管理(24459)
中国(24431)
企业财务(23195)
农业(23025)
技术(20926)
理论(20113)
(19977)
(19222)
(19044)
(18498)
贸易(18488)
地方(18441)
(17969)
(17742)
(16862)
环境(15687)
机构
学院(366310)
大学(363102)
管理(153516)
(147208)
经济(144255)
理学(133354)
理学院(132041)
管理学(129875)
管理学院(129215)
研究(111461)
中国(87938)
(75684)
科学(68559)
(68111)
(59743)
财经(55201)
业大(54544)
(53948)
(53461)
中心(52795)
(50369)
研究所(48996)
北京(46947)
农业(46704)
(44937)
师范(44503)
经济学(43621)
(43166)
财经大学(41184)
商学(41064)
基金
项目(252801)
科学(200773)
研究(186154)
基金(185181)
(159809)
国家(158428)
科学基金(138992)
社会(117775)
社会科(111706)
社会科学(111676)
(99325)
基金项目(98774)
自然(91341)
自然科(89310)
自然科学(89287)
自然科学基金(87693)
教育(85633)
(82494)
编号(76275)
资助(76064)
成果(59422)
(55718)
重点(55564)
(54680)
(53249)
课题(51001)
创新(50444)
科研(48470)
教育部(48280)
国家社会(48238)
期刊
(158502)
经济(158502)
研究(103932)
中国(63903)
管理(59352)
(55211)
(54617)
学报(53150)
科学(50604)
大学(41702)
学学(39570)
农业(37723)
教育(37365)
技术(34635)
(33864)
金融(33864)
业经(28788)
财经(26789)
经济研究(24211)
(22916)
(21494)
问题(20582)
技术经济(19724)
现代(17644)
理论(17640)
财会(17486)
科技(17323)
商业(17136)
(16547)
图书(16515)
共检索到525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欧阳志刚   李伟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在2018年6月1日扩容了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的担保品范围,将优质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框架。本文利用这一准自然实验,将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引入传统的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借贷便利工具担保品扩容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将优质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显著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且主要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抵押担保要求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受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类的小微企业受到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专精特新类的小微企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全林  
使用国内某商业银行2012年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对影响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批准通过概率和违约概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利率越高的贷款申请获得批准的概率显著较高,但与此同时贷款出现违约的概率出现上升的幅度更高,较高的利息收入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的增加,表明了逆向选择现象的存在。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商业银行不应简单地追求高定价,而应采取各种手段,积极消除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唯此才能真正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霍源源  冯宗宪  柳春  
本文通过建立度量抵押担保贷款市场中关于利率主导权力偏离程度的双边随机前沿计量模型,分析了该权力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认为,能够满足抵押担保贷款要求的大部分小微企业比商业银行拥有更强的利率决策主导权力,平均而言,该权力使得实际贷款利率低于基准价格9.46%。文章的研究启示在于,过分依赖抵押担保条件判断企业质量的信贷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及小微企业融资可获性的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川  
本文利用微观层次的混合横截面数据,使用双重差分估计量方法对江西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收入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表明,创业者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带来的收入增加占到收入总增幅的43.6%;同时,参加创业培训与创业者收入之间有显著关联。本文还对提高小额贷款政策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峰  董永强  
■贷款担保是银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有些金融机构中部分贷款循环担保现象严重,使贷款担保流于形式,形成事实上的信用放款,企业一旦无力偿还贷款,贷款风险全部由银行承担。本文通过剖析贷款循环担保的企业,分析企业贷款担保的有效性,进一步防范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审计的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雪莲  傅元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文章运用博弈论对小微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信贷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与无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相比,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银行贷款和小微企业偿贷的意愿,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雪莲  傅元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文章运用博弈论对小微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信贷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与无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相比,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银行贷款和小微企业偿贷的意愿,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雪莲  傅元略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文章运用博弈论对小微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的信贷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与无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相比,小微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银行贷款和小微企业偿贷的意愿,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凡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出现了担保贷款模式,但是它并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组织的信用风险会导致连锁反应并造成巨额亏损。针对这个问题,文章对中小企业在担保贷款组织中的信用行为进行了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涌  
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与信用担保意愿适配过程分析,并研究信用担保产品在风险与价格两个维度下,如何达到市场均衡。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与信用担保意愿不是"低配"就是"高配",信用担保产品市场均衡的最终的适配区域被信用风险制约。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意愿的措施,可使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意愿处于较高的适配区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户兴磊  
融资担保机制是小微企业融资增信的有效途径,但小微企业信贷与融资性担保业务却呈现背离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刚性兑付偏好、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担保公司的刚性反担保措施和风险收益不对等的业务模式是主要原因。要实现融资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除需打破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刚性的风险管控机制以外,更重要的是担保机构要积极探索"股权+担保权"联动等业务模式,有效解决担保机构风险和收益不对等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熊  谭健美  张维  张永杰  杨奕  
运用博弈论对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三方的合作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我国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特别是比例担保和反担保机制的设计上。研究发现,比例担保是比全额担保更为有利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担保机构应承担较大的比例;另外还论证了要求企业提供足额的反担保品能够有效防范其道德风险,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对反担保品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依据理论分析成果,对于担保比例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宋卓霖  
本文以2010~2013年某大型银行的非上市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为样本,比较了保证担保与抵押担保两种担保方式在贷款风险缓释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的对象具有高风险特征,贷款的违约风险也更高。这意味着保证担保不但没有缓解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加剧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现实来看,不合理的"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保证人专业性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银企关系提高了银行的信息优势,减少了银行对保证担保贷款的发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浩宇  孙育平  熊焱  
当前农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凸显出农村金融贷款投入与企业资金需求矛盾加剧,主要表现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在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中农业企业贷款占比偏少。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对融资需求的现状分析,深入剖析农业企业贷款抵押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从拓宽农业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的渠道,着重探索适应我国现阶段农业企业抵押担保的新形式,提出了一些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