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4)
- 2023(8035)
- 2022(7310)
- 2021(6922)
- 2020(5990)
- 2019(14292)
- 2018(14297)
- 2017(28149)
- 2016(15794)
- 2015(18220)
- 2014(18798)
- 2013(18733)
- 2012(17772)
- 2011(15916)
- 2010(16549)
- 2009(15440)
- 2008(15894)
- 2007(14924)
- 2006(13174)
- 2005(12342)
- 学科
- 济(63036)
- 经济(62965)
- 管理(43215)
- 业(41072)
- 企(32635)
- 企业(32635)
- 方法(29138)
- 数学(25586)
- 数学方法(25261)
- 财(23353)
- 税(22019)
- 税收(20537)
- 收(20362)
- 农(19151)
- 贸(18203)
- 贸易(18196)
- 易(17796)
- 中国(17246)
- 制(14443)
- 出(13657)
- 学(13266)
- 地方(12885)
- 业经(12436)
- 农业(12179)
- 务(12168)
- 财务(12137)
- 财务管理(12087)
- 银(11378)
- 银行(11351)
- 企业财务(11302)
- 机构
- 学院(227310)
- 大学(227236)
- 济(94123)
- 经济(91925)
- 管理(82042)
- 研究(76145)
- 理学(68494)
- 理学院(67703)
- 管理学(66510)
- 管理学院(66085)
- 中国(62277)
- 财(52449)
- 京(48732)
- 科学(45955)
- 所(40346)
- 农(39985)
- 财经(39004)
- 江(38772)
- 中心(36559)
- 研究所(35423)
- 经(34970)
- 业大(32359)
- 北京(31575)
- 农业(31066)
- 州(30488)
- 经济学(29862)
- 范(29173)
- 师范(28901)
- 财经大学(28292)
- 省(27435)
- 基金
- 项目(134979)
- 科学(103477)
- 研究(101438)
- 基金(95226)
- 家(81953)
- 国家(81244)
- 科学基金(67941)
- 社会(61515)
- 社会科(58184)
- 社会科学(58162)
- 省(53096)
- 基金项目(49704)
- 教育(47095)
- 划(44385)
- 编号(43657)
- 自然(42489)
- 自然科(41438)
- 自然科学(41425)
- 资助(40886)
- 自然科学基金(40663)
- 成果(37643)
- 部(30335)
- 重点(30327)
- 课题(30051)
- 发(29024)
- 性(27603)
- 创(27437)
- 大学(26271)
- 项目编号(26257)
- 科研(25991)
共检索到366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飞虎
关于借款利息支出如何税前扣除,还存在一些问题:由纳税人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不尽合理;"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与"分配给实际税负高于企业的境内关联方"的含义不尽一致;超过借款额度不得扣除利息支出计算公式表述不太准确;向非关联关系自然人借款利息支出与司法机关相关规定不太衔接;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不够协调;境外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借款利息 税前扣除 问题 评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利娜 张伟
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够扣除,在理论层面一直众说纷纭,在实践中,各地规定也不尽一致,给纳税人造成了很大困扰。2009年的最后一天,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飞虎 邱正山
税法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企业既存在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情况,又存在从多个关联企业取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情况,因而使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额的确定复杂起来。笔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解读了企业向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额的确定问题。
关键词:
关联企业 债资比例 利息支出 税前扣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陈啸
关于非金融企业向个人借款的利息支出能否在税前扣除,税法未直接予以规定,在实务中,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中只规定了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扣除,没有提及向个人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扣除,因而非金融企业向个人借款的利息不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全洪 荣建军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部分行业亏损严重,现金流异常紧张,为增强融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许多企业集团公司采用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或提供股东方担保等多种方式取得融资,再转贷给下属子公司使用,由子公司向集团公司支付利息,集团公司统一对外支付利息。本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俊坤
目前,有关关联方借款利息税前扣除的政策仍然不很明确。本文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就关联方借款利息税前扣除的法律适用、税前可扣除借款利息支出限额的计算、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的构成、关联方借款利息资本化与费用化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关联方 借款利息 所得税 税前扣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星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2018年12月公布的国发2018年41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分别规定了住房贷款利息税前扣除的标准和扣除方法。本文从税收公平、税收效率、反避税、稳房价、去杠杆等多个视角对住房贷款利息税前扣除政策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税收公平 住房贷款利息 税前扣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宗智 张咏梅
实务操作中,一些涉税工作人员对利息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和因利率选择扣除多少等方面概念模糊,导致企业因此多缴或者少缴税款,甚至产生滞纳金、罚款等税收风险。本文基于一个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中的实例,对利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探讨和梳理。
关键词:
利息支出 企业所得税 税前扣除 税务稽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何启菲 刘厚兵
企业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问题,一直是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所得税征管中的焦点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执行关联企业间借款利息税前扣除政策要把握的几个政策问题。
关键词:
关联企业 借款利息 税前扣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小青 刘厚兵
企业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由于涉及资本弱化问题,一直是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所得税征管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规范企业利息支出税前扣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对企业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进行了明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伦 潘雷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股票期权计划形式激励经营者。本文认为,虽然从性质上判断,公司的股票期权支出应视为购买经营者劳务而允许税前扣除,但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这种税前扣除制度的推出应慎之又慎,应充分考虑扣除可能引致的避税效应和调节效应。
关键词:
股票期权支出 避税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程德元
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其利息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呢?有两种截然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支付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息不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珩
本文对企业所得税扣除的概念、分类和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传统的税前扣除概念不足以涵盖扣除的全部内容,所得税扣除既包括税前扣除,也包括税额扣除。关于扣除的种类,可以划分为税基式扣除与税额式扣除;对人的扣除与对物的扣除;全额扣除、限额扣除和超额扣除;收益性支出扣除和资本性支出扣除;经济性扣除与政策性扣除。关于扣除的意义,本文认为,扣除是所得税原理的必然要求;扣除可以避免侵蚀资本,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扣除可以为企业获取适当利润提供制度保障,使企业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扣除是政府实现某种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手段;扣除是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扣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纵向公平的角度,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800元的税前扣除标准不宜提高,可以通过扩大最低税率级距的办法对中等收入者进行照顾。从横向公平的角度,不宜实行不同地区不同税前扣除标准。对于已有工资薪金所得并已进行税前扣除的个人获得的劳务报酬、稿酬等应全额征税,不再进行税前费用扣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