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3)
2023(9806)
2022(7926)
2021(7630)
2020(6140)
2019(14074)
2018(13808)
2017(27383)
2016(14902)
2015(16628)
2014(16090)
2013(15517)
2012(14505)
2011(13077)
2010(13407)
2009(12176)
2008(11887)
2007(10816)
2006(9818)
2005(8831)
作者
(38612)
(31976)
(31526)
(30606)
(20389)
(15108)
(14426)
(12177)
(12164)
(11646)
(10809)
(10686)
(10286)
(10105)
(9992)
(9872)
(9332)
(9290)
(9260)
(9169)
(7883)
(7708)
(7597)
(7434)
(7128)
(7120)
(7086)
(7058)
(6352)
(6314)
学科
(50409)
经济(50338)
管理(43308)
(38623)
(30306)
企业(30306)
(20541)
(18456)
中国(15967)
地方(15673)
方法(15397)
业经(13554)
(13474)
农业(13316)
数学(12641)
数学方法(12408)
(10948)
贸易(10941)
(10895)
(10625)
财政(9497)
理论(9314)
(9017)
(8968)
(8933)
银行(8930)
工作(8831)
(8824)
国家(8600)
(8585)
机构
学院(195469)
大学(191049)
(77654)
经济(75681)
管理(75435)
研究(66264)
理学(63562)
理学院(62845)
管理学(61980)
管理学院(61563)
中国(52209)
(41914)
(40606)
科学(36951)
中心(32208)
(31945)
(31766)
财经(30575)
(28469)
研究所(27997)
(27828)
师范(27666)
(27539)
北京(25724)
(25509)
(24669)
业大(24346)
经济学(22738)
财经大学(22156)
师范大学(21853)
基金
项目(124953)
研究(100497)
科学(98370)
基金(87699)
(74332)
国家(73601)
科学基金(63387)
社会(62351)
社会科(58856)
社会科学(58841)
(49529)
教育(46019)
基金项目(45737)
编号(44177)
(41112)
成果(38240)
自然(37774)
自然科(36811)
自然科学(36804)
自然科学基金(36139)
资助(34915)
课题(30750)
(27974)
重点(27818)
(27474)
项目编号(26553)
(26480)
(26256)
(26096)
(25565)
期刊
(95655)
经济(95655)
研究(63229)
中国(44510)
(33476)
教育(28424)
(28061)
管理(27891)
科学(23262)
(22929)
金融(22929)
学报(22745)
农业(18947)
大学(18465)
技术(17260)
学学(16837)
业经(16530)
经济研究(14828)
财经(14548)
图书(13097)
(12554)
问题(12153)
(10229)
(10104)
论坛(10104)
(9899)
书馆(9685)
图书馆(9685)
现代(9528)
职业(9356)
共检索到310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策执行面临多中心工作、顶格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严格等强制度约束。基于鄂东H县的乡村振兴案例叙事,研究发现为突破制度刚性约束,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确立运动式执行模式为常规政策执行增势赋能,并通过“一把手挂帅”的强政治动员、跨科层的组织赋能与整合、权力下放的主体性激活等手段,促使常规工作搭乘运动式治理便车,阶段性解决与应对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治理之困,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理性与政策执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但其被广泛使用易造成基层政权行政化、自利性,政策目标替代,农民去主体化、边缘化等困境。长远来看,运动式治理有待于通过“确权”与“确责”等形式完善政府职责体系,保留合理政策调试空间,进而实现政策执行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双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霞  米展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就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借鉴府际关系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撤点并校"的政策执行过程,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机械执行的问题。文章从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优化政策执行主体、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建立专项资金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改善政策执行的现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广庆  
以山西省某市为例分析当前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模式、成效和面临的困境发现,非税收入立法滞后、激励两难、管理技术不足三大因素是制约非税收入改革继续深化的关键原因。尽快出台全国性非税收入管理法规,使非税收入管理有法可依;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强化部门协作的激励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构建征管、监督、稽查为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公开,扩大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是走出改革困境的出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承昊  
乡村振兴以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支撑,要求引入现代化新要素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创业动力引擎,通过"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实现了农业资源及产品的重新配置、集成与关联,创新了乡村发展动力。以传统农业大县为例,分析地方政府主导下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产业效应,发现存在政府产业认知错位与职能发挥有限、政策效能低、产业带动与品牌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在提升自身产业主导作用的同时,更需要回归电商链源头,以互联网技术为新要素赋能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这既有地域发展的特殊性,又有传统农业区的普遍性。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分析电商赋能县域乡村发展与地方政策供给间的问题所在,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进而促使二者合力的形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宇  姜丹  
我国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地方政府处置失当极易引发公共决策困境,甚至导致公共安全事件。若干典型案例表明,公共决策困境中的公众网络参与逻辑如下:公民网络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网络舆论失控是公共决策困境的重要原因;理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走出公共决策困境。为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地方政府要走出公共决策困境,其对策思路如下:确立多元化民主参与理念、确保公共决策中公民充分而有效的参与、重建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话语权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华方  潘镇  鲁明泓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晓辉  
2008年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政府提供担保、中央代发公债等方式融资,在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同时,形成了巨额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本文结合鄂东某县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就强化地方性债务管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晓黎  郑志荣  
我国自1998年已连续5年出现大幅预算赤字,国债余额水平增长迅速,然而积极财政政策的使用并未使国民经济恢复较快的增长速度,反而导致财政政策进入困境。本文着重论述了引入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基础建设的必要性:既可以满足政府支出规模扩大、支持一定经济增长率的要求,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为保证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利进行,还必须进行下列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官员监督体制,适当规制地方债券的发行,建立偿债保障机制,规范企业税收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关系、明确各自的政府职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晓丽   韩明阳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收益及政治好评、治理失能下政府公信力损失、惩罚性收入、政府奖励支出等要素积极作用于政府决策行为中。当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监管策略时,环境治理效益提升,监督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中央政府加强数字监管;当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成本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效果得到提高时,地方政府选择积极配合。可见,研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点,推导出政府决策最优情景,为政府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晓丽   韩明阳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收益及政治好评、治理失能下政府公信力损失、惩罚性收入、政府奖励支出等要素积极作用于政府决策行为中。当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监管策略时,环境治理效益提升,监督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中央政府加强数字监管;当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成本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效果得到提高时,地方政府选择积极配合。可见,研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点,推导出政府决策最优情景,为政府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军  
我国地方债务预算的编制、运行正处于试点改革的过程中,建立符合现代预算管理要求的框架体系、细化债务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基于财政责任性要求与公共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应加强我国债务预算框架体系建设。配套预算体制改革、硬化债务预算约束、提高绩效评价的水平是其重要内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对于地方债的"自主发行"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与学界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地方政府对外发布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之所以难产,主要原因在于:尚未理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和产权关系。基于上述困境,应从改制国有企业、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完善社保制度和改革土地财政等方面实施应对策略,以利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顺利、准确编制,实现地方政府从"自行发债"到"自主发债"的过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王琳  
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以排污收费为例,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刻画了环境规制的约束性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Peltzman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构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阐述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形成机制。基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分析了制度因素、环境规制政策标准、治污成本和污染削减技术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调节环境规制执行强度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而达到环境规制执行的均衡状态。中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