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
2023(640)
2022(566)
2021(477)
2020(334)
2019(725)
2018(741)
2017(1640)
2016(818)
2015(974)
2014(914)
2013(1047)
2012(992)
2011(941)
2010(900)
2009(725)
2008(721)
2007(677)
2006(566)
2005(503)
作者
(2376)
(1938)
(1907)
(1849)
(1240)
(947)
(878)
(776)
(767)
(729)
(676)
(630)
(618)
(608)
(602)
(591)
(561)
(555)
(541)
(520)
(518)
(502)
(479)
(464)
(450)
(425)
(401)
(400)
(398)
(389)
学科
(6647)
经济(6645)
地方(3056)
产业(2884)
(2425)
地方经济(2225)
业经(1978)
(1601)
企业(1601)
(1541)
结构(1532)
管理(1497)
方法(1362)
技术(1231)
数学(1157)
数学方法(1157)
产业结构(1155)
中国(1131)
农业(1131)
(938)
新技术(883)
高新(883)
高新技术(883)
信息(833)
总论(812)
信息产业(807)
市场(794)
农业经济(765)
文化(760)
文化产业(716)
机构
学院(13026)
大学(11675)
(7055)
经济(6978)
管理(5125)
研究(4564)
理学(4366)
理学院(4332)
管理学(4297)
管理学院(4280)
中国(3098)
科学(2607)
(2391)
(2335)
经济学(2236)
(2194)
中心(2086)
经济学院(2058)
研究所(1952)
(1915)
财经(1890)
(1819)
(1652)
(1651)
经济管理(1639)
(1622)
科学院(1600)
(1591)
业大(1576)
北京(1532)
基金
项目(8414)
研究(6788)
科学(6688)
基金(5608)
社会(4613)
(4604)
国家(4563)
社会科(4443)
社会科学(4443)
科学基金(3936)
(3861)
(3118)
基金项目(3054)
(2849)
发展(2823)
(2789)
编号(2707)
产业(2651)
教育(2468)
资助(2145)
(1954)
课题(1915)
自然(1906)
国家社会(1892)
成果(1866)
重点(1844)
自然科(1834)
自然科学(1834)
创新(1808)
自然科学基金(1806)
期刊
(8958)
经济(8958)
研究(3915)
业经(2154)
管理(2141)
中国(2075)
(2059)
农业(1611)
经济研究(1592)
科学(1408)
(1402)
问题(1248)
技术(1199)
商业(1120)
学报(1065)
经济问题(949)
财经(944)
学学(908)
大学(907)
技术经济(906)
(904)
改革(889)
(889)
(846)
金融(846)
经济管理(822)
现代(800)
(790)
世界(769)
科技(764)
共检索到19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坤伦  
本文通过对成都地区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综合状况的现状以及成都市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的分析 ,提出了促进成都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需借助资本市场的路径 :(1)借助资本市场 ,为成都市经济建设和发展融集资金 ;(2 )借助资本市场 ,完善产业结构和布局 ,提高成都市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3 )通过资本市场 ,对拥有的资本进行新的合理投放 ,将资本与本地区现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新的结合 ,为成都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4 )通过资本市场 ,实现成都地区经济向国内和国际经济方向拓展的转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新进  王锐兰  
纵观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在一般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罗新星  
培育和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于中部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部地区集群发展结合中部塌陷现象和自身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存在集群关联性不高、植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应选择政府扶持、创新源驱动、外资带动、跨区域互动以及产业振兴与特色培育相结合等发展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军  赵海东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欠发达地区必须正确把握产业转移的内涵、特征、机理和效应,科学区分产业转移类型,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在科学界定相关关键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获得的重要启示是:可以通过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对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前提条件,集群的目标,集群模式选择的约束条件,主导型文化产业的确定,集群中各类组织的确定及功能定位,以及集群的基本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指出,建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规划引导、制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优先到位,才能引导其他组织有序进入和多组织和谐运作,这是大遗址区发展可持续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晓华  郭旭  王昀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要素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构造了既体现规模又体现方向性的产业转移指数,依据测算结果刻画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业转移地图,总结出中国制造业转移的空间特征。同时,基于产业关联的思想设计了由地理密度、专业化水平与行业相似度共同表征的要素集聚指数,测算比较了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制造业集聚水平。进而,以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转移通过要素集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地区间要素成本差异的扩大,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呈现出向周边次发达地区转移的洼地效应,中西部落后省份的生产要素则向区域经济中心不断汇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制造业集聚程度自2004年开始持续上升,产业转出地的要素集聚水平要明显高于承接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产业转移与要素集聚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传统制造业的迁入在改善承接地生产率水平的同时,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制造业迁出尽管降低了转出地的劳动生产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节能减排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旻  
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是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附加值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与传统产业耦合是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创意产业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性出发,分析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探讨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存在性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能够通过筛选效应、内部技术溢出和外部技术溢出,促使绿色经济效率形成"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滞性,长期治污投资能显著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各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建发  陈伯庚  
本文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认为上海房地产业与地区社会经济基本协调,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上海房地产业和谐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付京  向秋兰  
循环产业集群由于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发展效应和竞争优势效应,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产业集群,需要从内部成长机理入手,通过创造其适宜生存的外部环境,调动其内部自组织机制,以实现他组织作用与自组织机制的结合。结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集群的基础和障碍,需要从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循环产业体系以及加强制度法规建设来构建和发展欠发达地区循环产业集群。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建军  张海燕  杨宗锦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本缺乏,而社会资本培育和积累的主要途径在于微观经济主体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的充分互动。商业集群由于入群门槛低、内部高度竞争性和开放性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培育和积累的首要阵地。在商业集群和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中以商业集群所带动的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产业化经营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李健健  龚芳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理论界的许多实证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要正确理解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