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3)
2023(7241)
2022(5848)
2021(5794)
2020(4295)
2019(10244)
2018(9948)
2017(18480)
2016(9396)
2015(11041)
2014(10786)
2013(10715)
2012(10070)
2011(9310)
2010(9242)
2009(8523)
2008(8298)
2007(7231)
2006(6469)
2005(5953)
作者
(25532)
(21755)
(21321)
(20573)
(13802)
(10206)
(9636)
(8609)
(8301)
(7555)
(7406)
(7124)
(7083)
(6832)
(6740)
(6682)
(6502)
(6311)
(6215)
(5893)
(5492)
(5178)
(5121)
(4866)
(4781)
(4738)
(4609)
(4557)
(4318)
(4300)
学科
(46813)
经济(46777)
管理(22483)
(21233)
贸易(21214)
(20698)
(20552)
方法(18587)
中国(16276)
数学(16144)
数学方法(16073)
(15153)
企业(15153)
(12424)
关系(9785)
业经(9366)
(9093)
(9022)
地方(8260)
农业(7924)
(7662)
出口(7661)
出口贸易(7661)
环境(7631)
(7533)
(7526)
(7376)
银行(7368)
(7295)
金融(7294)
机构
大学(138491)
学院(138305)
(72506)
经济(71564)
研究(54961)
管理(49497)
中国(42979)
理学(42232)
理学院(41784)
管理学(41402)
管理学院(41149)
(29470)
(29312)
科学(28468)
(26690)
研究所(24281)
经济学(24228)
财经(23364)
中心(23177)
经济学院(21970)
(21592)
(20175)
(19754)
北京(19417)
(18479)
(17835)
财经大学(17437)
(17286)
师范(17174)
科学院(17017)
基金
项目(90349)
科学(72043)
研究(70419)
基金(67497)
(58640)
国家(58223)
科学基金(48728)
社会(47501)
社会科(45231)
社会科学(45224)
基金项目(34237)
(31676)
教育(31439)
资助(27836)
自然(27691)
(27663)
编号(27421)
自然科(27074)
自然科学(27068)
自然科学基金(26627)
成果(22746)
中国(22137)
(22022)
(21413)
国家社会(21299)
重点(20859)
课题(19531)
教育部(19321)
(19133)
(18426)
期刊
(78445)
经济(78445)
研究(46497)
中国(29003)
(19648)
(19444)
管理(18923)
科学(18191)
学报(17806)
(17310)
国际(16192)
经济研究(15093)
(14479)
金融(14479)
大学(14445)
教育(14121)
农业(13867)
学学(13521)
问题(12025)
业经(11835)
世界(11743)
财经(11702)
技术(10908)
(10365)
(8351)
贸易(8351)
(8245)
国际贸易(7047)
技术经济(6683)
(6587)
共检索到21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方韵诗  
"内循环"夯实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基础,"外循环"确立了中国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方向,双边经贸深度合作的内生关系基本形成。当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过程中存在以陆域经贸合作为主,海洋经贸合作缺失;双方经贸关系不对称,贸易投资便利化效应减弱;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变化对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带来冲击。为此,双边经贸合作深化应从海陆经贸合作双驱动、经贸合作关系重构及区域价值链重构等方面加以推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晶  李光辉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精诚合作之下,《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相继签署实施,201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自贸区的目标,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巨大成绩。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也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全球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振对双方贸易投资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东盟各国在金融危机后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显示出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东盟投资环境的改善、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其在吸引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正加速赶超中国。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机制正日趋成熟,随着东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双方竞争力水平的相对变化不仅对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和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如期建成,本文从斯密定理思想内涵及后人对斯密定理的补充和拓展出发,论述了促进市场规模扩大的因素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市场规模情况,指出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并分析了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及需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广西与东盟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和平  
世界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愈加明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这增加了广西扩大与东盟经贸合作的良好机会。广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壮大经济实力,尽力拓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双边经济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林珊  智佳佳  廖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在"粗放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遭遇发展瓶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威胁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且明确的战略部署。东亚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实现国际经济外循环的重要桥梁。本文从内需主导模式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场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探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经贸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并提出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武芳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的西亚非洲国家共计29国,其中既包括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以色列和海湾合作理事会(GCC)六国,也包括埃及、苏丹、坦桑尼亚等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这一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和丰富的天然气、矿藏资源,交通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和工程承包的主要市场。未来,中国应继续深化与该地区全方位能源合作,加快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好  王耀华  刘志超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广西利用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以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为重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基于"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的划分导向,以双边贸易额、投资合作度、五通综合优势三个维度为划分依据,综合分析得出:越南和马来西亚应该是广西最优先发展的重点市场;借助产业贸易互补指数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机械、电子应该是广西与越南、马来西亚优先合作的重点产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应采取通推结合、差异化发展、资本产业跨界融合等策略,深入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示范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宏兵  徐孟云  王恬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李彬  玉泉  
一、中国与东盟当前合作环境与基础(一)多数东盟国家经济运行良好。东盟由文莱、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越南、缅甸十国构成,基于各国的比较优势与经济结构,各国大都沿循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内的经济互补与合作。当前,在东盟国家内外环境相对宽松、政局总体平稳的条件下,各国发展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耀华  宁龙堂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旅游、运输、建筑、通讯和金融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和较大的发展前景,是广西与东盟应该优先发展服务产业。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和东盟发展优先服务产业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贸易基础和贸易需求,剖析了具体优先服务产业的贸易合作潜力,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晔  
当各经济体之间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在整个区域层面建立一体化组织较为困难时,次区域合作方式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上海合作组织要在经济合作上有所突破,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在次区域层面上从局部开始突破,在有条件的局部临近区域率先进行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安排,以此为突破口,最终以渐进的方式推动整个区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三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昌盛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为中国特别是广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投资合作、信贷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多年来,我国未能充分挖掘东盟贸易区的潜力,与东盟的投资贸易合作占比较低,存在北部湾经济区战略规划不够完整以及广东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我们通过分析广东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比较优势,提出当前推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需要进一步发挥广东的带头作用,采取调整广东经济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战略规划的支持、构建广东与东盟的合作平台、促进广东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等四大建议,积极推动广东与东盟的经贸与金融合作,全面实现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