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
- 2023(300)
- 2022(305)
- 2021(264)
- 2020(216)
- 2019(521)
- 2018(452)
- 2017(912)
- 2016(558)
- 2015(615)
- 2014(610)
- 2013(567)
- 2012(531)
- 2011(495)
- 2010(464)
- 2009(486)
- 2008(467)
- 2007(395)
- 2006(364)
- 2005(324)
- 学科
- 济(2212)
- 经济(2208)
- 方法(1201)
- 数学(1167)
- 数学方法(1104)
- 管理(1028)
- 业(990)
- 学(854)
- 企(795)
- 企业(795)
- 中国(543)
- 农(475)
- 财(426)
- 地方(355)
- 理论(328)
- 环境(319)
- 农业(316)
- 技术(305)
- 收入(295)
- 业经(294)
- 策(272)
- 制(268)
- 发(267)
- 划(266)
- 和(256)
- 经济学(242)
- 及其(220)
- 融(218)
- 金融(218)
- 发展(212)
- 机构
- 大学(7847)
- 学院(7536)
- 研究(3524)
- 济(3048)
- 经济(2973)
- 管理(2554)
- 科学(2553)
- 中国(2461)
- 理学(2295)
- 理学院(2260)
- 管理学(2134)
- 管理学院(2125)
- 所(2108)
- 农(2000)
- 研究所(1981)
- 京(1843)
- 业大(1685)
- 农业(1574)
- 院(1531)
- 中心(1381)
- 研究院(1273)
- 财(1221)
- 省(1211)
- 北京(1185)
- 江(1179)
- 室(1174)
- 实验(1079)
- 范(1035)
- 实验室(1034)
- 科学院(1016)
共检索到1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随着公有经济从低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收入分配差别将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长期趋势,此即倒U理论模型(陈宗胜,1991)。本文先对倒U曲线进行数学论证;然后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引入分析,论证“阶梯形”收入差别曲线。 一、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 笔者对公有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阐释,主要是通过揭示这样一些变量关系而进行的: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剩余—生计比、两部门结构转换等。(陈宗胜,1991)其中前几个因素同收入差别的关系都是单调正相关的,对这些关系的检验主要是经验问题;最后一个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Md. Zulhash Uddin K. Maekawa H. Ohkubo
最近 ,小型倾斜河流中的阶梯形鱼道建筑以它的简易与实用而变得日益重要。在这种鱼道中出现的滚动流将产生波涌 ,并继续向下传播 ,而且它的周期性滚动可能会严重危害鱼道。因此 ,我们着手研究了它的严重性以便设计者在设计鱼道时能考虑这些因素。由实验证实滚动流源于阶梯形鱼道的上游。滚动流在稳定流与半平滑流间转变 ,它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不断地从稳定流变成半平滑流 ,又从半平滑流变成稳定流。它的流量值随着阶梯形水道的几何形状变形而呈现上下限。流量值和时间间隔均随着水池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鱼道 阶梯形道 滚动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财政分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吗?分权能够一视同仁地促进不同地区相同程度的经济增长吗?文章通过构建区域间追赶模型指出:(1)财政分权在带来区域竞争激励并促进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从而使得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倒U形"曲线状。曲线背后的逻辑在于"政治锦标赛"下的竞争压力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并不一样,不同压力来源可能诱发出地方政府的不同努力水平。(2)利用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四类财政分权指标,证实了分权促进区域内经济增长且依据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倒U形曲线的基本推论。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区域竞争 倒U曲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张耀伟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状况的改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关键词:
董事会 董事会治理 公司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冉聃颉 王文娥 胡笑涛
【目的】设计一种体型简单、过流能力强的梯形渠道梯形喉口量水槽,为提高小流量时的测流精度和减小大流量时的水头损失提供支持。【方法】对梯形渠道4种喉口收缩比ε(0.427,0.506,0.557,0.681)的梯形喉口量水槽,分别在12种流量(15.39L/s,19.44L/s,23.62L/s,29.39L/s,35.91L/s,39.15L/s,45.00L/s,49.59L/s,54.28L/s,61.15L/s,65.70L/s,71.96L/s)工况下的测流精度、水头损失、临界淹没度、适宜喉口收缩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润珠
近几年来,女性投保不断增长,担负着女儿、妻子、母亲角色的女性也开始意识到要通过合理投保来构筑安全生活。未婚女性:意外险+医疗险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小琳在职场打拼了两年。如同大都市的其他白领一样,小琳每天要顶着业绩压力卖命工作,偶尔还要熬夜加班。奋斗了两年的小琳渐感精力透支,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各种小病缠身,时不时还往医院跑。小琳担心,这样奋斗下去,辛苦赚来的钱最后只能为身体埋单。于是,她便开始转变人生计划,除了挤时间锻炼身体,还购买了一份医疗保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杨娟
实施递增式阶梯电价,既可保障低收入居民基本用电需要,也可使居民电价整体水平与其供电成本相符,效率与公平兼顾。本文基于我国居民电价"积重难返"的现实,综合分析各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在我国实施递增式阶梯电价不失为一种有效而稳妥的改革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阶梯增电价的设计方案和路径。在普遍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时,也应防止对能源消费结构合理调整的阻碍。
关键词:
居民用电 阶梯电价 政策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向
针对管理理论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众多流派,根据社会经济成长阶段脉络,提炼划分了从早期管理、家长式管理、经验式管理、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虚拟化管理到创新管理等由低到高的七个管理阶段,确立了管理理论发展的逻辑主线,提出了管理阶梯理论,形成了管理阶梯理论体系。
关键词:
管理阶梯理论 逻辑主线 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鹏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环境库茨涅茨双倒"U"形曲线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双倒"U"形曲线是对传统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的一个补充。文章以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成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木华
早在2011年6月1日和12月1日,国家发改委曾两次在全国范围内上调电价。出台阶梯电价的一个理由是,5%的高收入家庭的用电量占到居民用电量的24%,10%的高用电量家庭消费了33%的居民用电,强调这一点,无疑是想告诉普通居民家庭,阶梯电价不会加重普通居民的生活负担。然而,阶梯电价会不会成为涨价阶梯,令人担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衔 王洪东
库兹涅茨倒U曲线提出后就引起经济学界的讨论,讨论的核心议题是该曲线是否存在。一些文献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而且认为该曲线不仅适用于收入差距问题,也适用于包括环境在内的其他现象,并创造了多种库兹涅茨倒U曲线。另一些文献采用实证方法没有证实库兹涅茨倒U曲线,从而对该曲线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人们普遍把库兹涅茨倒U曲线看成一个无须政府干预就可实现的自发过程。然而,库兹涅茨的文本表明,他是在统计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提出假设的;他不仅分析了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也提出并分析了使收入差距缩小的多种因素,其中政府干预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库兹涅茨对经济落后国家简单类比发达国家的做法提出了严肃警告。这些都表明,将库兹涅茨倒U曲线视为一个自然过程并将其模型化是不符合库兹涅茨本意的。虽然库兹涅茨对政府干预的强调没有引起人们普遍足够的重视,但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禹德 王文娥 胡笑涛
[目的]研究梯形主渠分水口水流形态,分析分水口附近水面变化规律以及分水口水头损失,建立矩形支渠分流量公式,为灌区量水技术的精确化提供支持。[方法]对灌区广泛应用的梯形渠道90°分水口进行分流试验研究,采用分流模型试验设置了5种梯形主渠来流量Q_1,每种Q_1下又设置5种分流比,共进行25组试验,通过9个控制断面的水深变化分析其水面线变化,规律以及矩形支渠分流量系数(m)与断面Ⅰ傅汝德数(Fr_1)的关系;根据矩形支渠分流量Q_2与主渠水深和傅汝德数的相关性,建立Q_2的计算公式,并对上游傅汝德数和分水口水头损失进行了探讨。[结果]当Q_1为26.40和33.17 L/s时,5种分流比下梯形渠道水深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水深在分水口附近变化很大,水位在分水口口门处有所下降,接近分水口下唇时略有壅水,最大相对壅水高度为上游水深的0.18倍。在同一Q_1下,Fr_1与m之间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分流比的增大,相对水头损失减小,最大相对水头损失为26%;当分流比大于0.6时,相对水头损失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支渠引水。[结论]最终建立的Q_2与水位关系式的决定系数大于0.9,操作简便。梯形渠道90°分水口的分流比控制在0.6左右时相对水头损失最小,该分流比为利用分水口实现流量一体化测控提供了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松 杨超 杨珺
研究了变质物品在一般梯形需求率下和缺货部分拖后时的库存模型。假定变质物品的需求为一般形式的梯形需求率函数,允许缺货且缺货部分拖后,缺货拖后率是到达下一周期补货等待时间的凹函数,物品的变质率为一般形式的Weibull时变函数,根据一般梯形需求函数不同的参数取值,建立了不同情形下变质物品的库存决策模型,给出了每种情形下模型的最优订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库存系统最优库存减少为零的时刻不依赖于具体的需求参数,但库存系统的最优订货策略却依赖于具体的需求参数。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云书
在数学问题中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等差数列的计算,若学生没有掌握它的核心知识理论,在解题中会花费很多时间,勉勉强强凑出一个结果,还不一定正确。但如果准确地运用好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这一原理进行计算就会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关键词:
面积公式 等差数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