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7)
- 2023(21074)
- 2022(18239)
- 2021(17055)
- 2020(14366)
- 2019(32971)
- 2018(32528)
- 2017(62299)
- 2016(33955)
- 2015(38462)
- 2014(38372)
- 2013(37612)
- 2012(35085)
- 2011(31915)
- 2010(32168)
- 2009(29916)
- 2008(29322)
- 2007(25921)
- 2006(23276)
- 2005(20644)
- 学科
- 济(149363)
- 经济(149137)
- 管理(97174)
- 业(89654)
- 企(74411)
- 企业(74411)
- 方法(63942)
- 数学(54902)
- 数学方法(54049)
- 中国(40283)
- 农(37663)
- 财(34994)
- 学(33435)
- 业经(31549)
- 地方(30609)
- 贸(26223)
- 贸易(26209)
- 制(25689)
- 易(25423)
- 农业(24806)
- 理论(24745)
- 环境(23470)
- 和(23068)
- 银(21217)
- 银行(21143)
- 务(21013)
- 财务(20919)
- 融(20905)
- 金融(20901)
- 财务管理(20872)
- 机构
- 大学(495003)
- 学院(492373)
- 济(203122)
- 经济(198852)
- 管理(187764)
- 研究(174120)
- 理学(162132)
- 理学院(160244)
- 管理学(156965)
- 管理学院(156099)
- 中国(129036)
- 科学(108089)
- 京(106513)
- 财(92065)
- 所(88958)
- 农(82878)
- 研究所(81219)
- 中心(77137)
- 业大(73726)
- 财经(73556)
- 江(72632)
- 北京(67721)
- 经(66908)
- 范(66080)
- 师范(65385)
- 农业(65112)
- 院(63000)
- 经济学(62133)
- 州(58151)
- 经济学院(55645)
- 基金
- 项目(331813)
- 科学(260654)
- 基金(241251)
- 研究(238398)
- 家(212216)
- 国家(210497)
- 科学基金(179503)
- 社会(151326)
- 社会科(142922)
- 社会科学(142878)
- 省(127901)
- 基金项目(126116)
- 自然(117777)
- 自然科(115049)
- 自然科学(115013)
- 自然科学基金(112952)
- 教育(110510)
- 划(108914)
- 资助(101395)
- 编号(95546)
- 成果(78649)
- 重点(75170)
- 部(73481)
- 发(70990)
- 创(67921)
- 课题(67192)
- 创新(63520)
- 科研(63520)
- 教育部(62676)
- 国家社会(62405)
- 期刊
- 济(225883)
- 经济(225883)
- 研究(148051)
- 中国(94304)
- 学报(81510)
- 农(75108)
- 科学(74795)
- 管理(70362)
- 财(69546)
- 大学(61757)
- 学学(58254)
- 教育(54738)
- 农业(51775)
- 技术(43454)
- 融(42264)
- 金融(42264)
- 经济研究(37012)
- 财经(36700)
- 业经(34329)
- 经(31608)
- 问题(29855)
- 业(27242)
- 技术经济(24587)
- 统计(24397)
- 图书(24285)
- 贸(23786)
- 版(23540)
- 科技(22456)
- 世界(22276)
- 策(21724)
共检索到733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业强
关于城市规模问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受到广泛关注,各种关于城市规模的理论和政策争论的焦点在于,城市规模效率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倒"U"假说是否成立。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系统测算和分析了中国城市和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5-2010年的规模效率及其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其规模正相关,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规模效率与其规模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倒"U"曲线顶点对应的城市规模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据此,本文提出"促进中小城市发展、限制超大城市、完善城市管理、协调区域城市发展"的政策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行东 鲁志国 王云霞
借鉴汉森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密度为门槛变量,采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经济密度的任一区间,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密度的提升,城市会获得更多源自城市规模的效率提升。据此认为,应重视城市规模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有效提高经济密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玉龙
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平方以及绿色经济效率均具有正空间自相关性。城市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倒"U"型曲线顶点处的城市规模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空间效应分解表明,城市规模与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在现阶段,城市规模对相邻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绿色经济效率 空间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英涛 陈磊 雷晓霆
城市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就问题的本质——城市间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却鲜有研究,更缺少相应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的进一步研究。为此,基于2005—2015年中国275个地级城市的有效数据,从城市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新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即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并未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规模偏小了,因为规模越大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更高。同时,不同规模城市应有不同发展路径:特大与超大城市应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发挥土地生产率优势,适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规模;大城市应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劳动力规模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加强投资效率的管理和提升;中小城市应谨慎扩张建设用地规模,应加大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产业发展实现城市规模扩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鲁志国 汪行东
将城市经济效率分解为综合经济效率、纯劳动经济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使用2003-2013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综合经济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符合倒U型假设;纯劳动经济效率与城市经济效率呈U型关系;在引入经济密度变量后,城市经济效率与经济密度呈U型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鲁志国 汪行东
将城市经济效率分解为综合经济效率、纯劳动经济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使用2003-2013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综合经济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符合倒U型假设;纯劳动经济效率与城市经济效率呈U型关系;在引入经济密度变量后,城市经济效率与经济密度呈U型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久文 李姗姗 张和侦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城市规模等级来看,大城市集聚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中小城市依然能从集聚经济中获得较大收益;大城市"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带来的损失程度高于中小城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晓雨 郑军
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000年和2010年中国209个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效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了我国城市效率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布,并实证了城市效率变化的机制。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从350万人增加至717万人,增长104.86%,而城市规模均值仅增长50.47%,城市集聚不足的情况加剧,城市效率整体下降;城市效率变化和城市规模呈U型曲线关系,处于544万左右的城市效率降低最快,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半参数估计表明计量设定和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段瑞君
文章结合新经济地理学、二元经济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1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的影响逐渐降低;公共财政支出对高分位数城市规模的影响最大;在中等城市规模附近,知识溢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城乡收入差距对中等及中等偏上城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文章分区域研究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分位数回归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著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生态系统 城镇化 集聚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永安
使用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产出数据,传统的DEA方法与超效率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中国城市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重点探讨各种城市条件因素对城市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较低且空间差异明显,各城市效率类型不但统计特征十分明显,而且地域分布上存在很明显的集聚特征。各种城市条件因素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一步地综合作用于城市效率,并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弟海 范志勇
本文以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为出发点,研究货币政策变量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货币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中国经济中包含着不稳定机制,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中国并不存在简单的上下游价格传递关系。这些发现不仅刻画了中国货币经济的特征,也为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事实基础。
关键词:
货币经济 典型特征 国际比较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关键词:
经济系统 资源位 凹集模型 整合资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建设。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估计发现,城市规模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呈"倒U"型关系,曲线最高点处的市辖区人口规模在600万人左右。研究还发现,低技能农民工能够从城市集聚中获得更大的城市融入红利。此外,随着城市居住时间的延长,无论是低技能农民工还是高技能农民工,城市规模的城市融入效应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低技能农民工能够获得更多的城市融入收益。而随着移民持续时间的延长,短期内低技能农民工获益更大;但长期来看,高技能农民工获益更大。因此,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不应该实施限制城市人...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农民工城市融入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